【地方史精编收藏版】黑山历史沿革篇|史前时期——清代

       很多人认为黑山历史很短暂,以前是荒无人烟之地,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改道前,黑山大部分地区是沼泽地,确实没有人烟。明代辽河改道冲出辽中城西新河道后,下游与绕阳河汇流到一起,把绕阳河及周边湖泊水引入渤海,沼泽地变成平原耕地,清朝“闯关东”才有人在黑山中部平原地区、南部平原地区落户。

      黑山的历史分三部分,一是东部大吴台原始社会及土城子湖泊地带历史,平民以渔业为主,是新民历史的一部分;二是西部丘陵地区,平民以放牧狩猎为主,是北镇和阜新蒙古历史的延伸,从商周时期至今没有断代,白厂门三台子方台商时期遗址是黑山最早祭祀活动场所,也是黑山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三是平民“闯关东”落脚在中部平原地区后,以农耕为主的近代历史。而恰恰中西部地区有人烟的地方在1902年设镇安县(黑山县)以前都不归黑山管辖,这就是很多人认为黑山是闯关东后才有人烟的原因。

      我们考证黑山历史主要集中在古代无虑县、望平县,即现在的大兴大吴台、姜屯土城子、白厂门、芳山镇、八道壕、段家蛇山子这几个重点出土的考古证据和周边地方史志的资料上。

    本篇根据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王根、韩耀刚、史济坤编著的史料著作《解读黑山》缩写。其中第一部分“走进黑山历史”由王根进行考古、验证、整理、编纂。2009年受黑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委托并召开研讨会,研讨会由渤海大学教授、辽西区域文化学会专家学者24人组成的专家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论证,最终确定的结论。

作者简介:王根,1964年生,黑山人。现任黑山县文联副主席、写生中国常务副主席、渤海大学辽西区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特邀黑山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编纂《黑山工商联志》,合著地方史志书籍《解读黑山》(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黑山通史》及《黑山文联志》(待印),《中国艺术大师张仃》《我爱芳山》,主编《黑山诗词百家作品选》《李小博文集》等文艺作品书籍12部。曾荣获“新视野杯”中国散文创作一等奖;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优秀奖。

           目  录

一、史前时期的黑山

二、夏、商时期的黑山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黑山

四、秦朝时期的黑山

五、汉朝时期的黑山

六、三国(曹魏)时期的黑山

七、晋朝时期的黑山

八、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黑山

九、隋、唐时期的黑山

十、大辽时期的黑山

十一、金朝时期的黑山

十二、元朝时期的黑山

十三、明朝时期的黑山

十四、清朝时期的黑山

注:宋朝没有管辖过黑山,此时黑山正是辽金时期。

一、史前时期的黑山 

【点击音频】

①史前时期的黑山|朗读王曼妤来自荷乡文艺00:0006:44

黑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距今约6000-8000年。据史料记载,当时黑山地理位置在绕阳河与羊肠河流域之间,新石器时期,大吴台和莲花泡(今姜屯土城子)一带,有以捕鱼和猎取小动物为生的人类散居在此活动,有几个部落人口数百人。黑山新石器时期遗址主要分布在大兴乡大吴台、芳山镇蛇盘山、大虎山等地。

大吴台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大兴乡大吴台村。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为细沙形成的高低不等的丘陵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文物有“之”字纹陶片、陶纺轮、夹砂红陶、灰陶、鱼骨陶及大道沟纹残陶片,其中以夹砂红陶、素石磨光的器物残片为多,纹饰复杂,还有大绳纹、抹沟纹、回纹、交织纹等,器物有三足器的残足、豆柄、器耳、器底、口沿等。

大吴台新石器时期遗址距今约6000-8000年,属辽西红山文化范畴。据专家推断,这里散居着一个相对较大的部落,先人们已经彻底摆脱了居住天然洞穴的状况,知道修建房屋,从近千平方米的居住面积看,约容纳十余座草房,大约有一百人。从陶质器型来看,相当于商、周、春秋时代的遗物。这里只见陶器,未见石器、骨器,可推断农耕生产迹象不明,由此也可以间接断定当时人类以捕渔为主。遗址文物属典型的汉代陶器特征,未发现汉代以后器物,因此可断定大吴台遗址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消亡于汉代。

大吴台遗址出土的夹砂红陶是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素石磨光的器物残片较多,纹饰复杂,还有大绳纹、抹沟纹、回纹、交织纹等。在遗址上未发现烧陶的窑址,可见,这里的陶器是从其它地方交流所得。在大吴台东北方向1公里处还有一个小吴台,应存在同一个时期。因此,可以说大吴台遗址不是孤立存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住地和葬地。大吴台遗址只发现住址没发现葬地。大吴台新石器时期灰坑被风、雨水冲噬,或者人类将垃圾直接倾倒湖泊。从大吴台出土的器型有三足器的残足、豆柄、器耳、器底、口沿等类似祭祀器皿的陶器可以断定,大吴台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与辽西文化已融为一体,有祭祀活动。

石龙新石器遗址位于黑山县城北部石龙小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施工时挖到一个打磨光滑的石斧和一些散落的夹砂红褐陶碎片,经文物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物。从打磨光滑的石斧可以断定,当时磨制石器的技术比较熟练,应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4000——5000年,从夹砂红褐陶碎片来断定属于辽西红山文化范畴,从居所形状和面积可以断定为半地穴式,人字形草房,是散落而居的部落。

黑山县的新石器遗址具有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性质, 具有典型的红山文化特征,最早可追溯到红山文化的早期的查海文化。查海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阜蒙县沙拉乡查海村西)距今约有八千年。查海遗址已被考古专家确定为中华龙的形象诞生地,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是C型玉龙,早期的C型玉龙因其首似猪,被称之为玉猪龙,也称猪首龙,猪首至龙首有一个渐变的过程。黑山早年出土过一件猪首饰件,材质为青石,器型为猪首圆柱直柄,直径约1.4厘米,长约15厘米。直观感觉比玉猪龙更加古朴写实。2002年12月,省政府验收黑山文化先进县时,有文物专家认为此器物应是猪首器物形成的早期,属于查海文化范畴。此为黑山县歌“沧海桑田八千年”的初始依据。

本版编辑|王大志

二、夏、商时期的黑山

(一)夏时期的黑山历史

黑山约在公元前2000年入华夏版图。大禹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为九州,分别是冀州、豫州、雍州、扬州、兖州、徐州 、梁州、青州、荆州。《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幽、营是从青州里分出的,指渤海的西北岸及辽东一带,黑山在远古时代属于营州之地。

在黑山境内发掘夏时期的文物,基本是新石器时代的延续,从黑山发掘商青铜器和陶器的文明程度与石龙、大吴台文化进行衔接,可以大致看出一个发展的过程。

黑山地势西高东低,史前时期东部属湖泊沼泽地区域,以捕鱼为主;西部干旱区则为山地丘陵地貌,以采集野果和捕获小动物为主,从出土的古化石和陶器可以看出,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和手工制造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造就了黑山史前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类型和多元性的形态。

(二)商时期的黑山历史

黑山在商属古孤竹国地。商时期,黑山地域属于古孤竹国地。在夏朝时期,黑山虽然属于华夏九州范围之内,只是大的区域范围,没有实质的界线。随着商奴隶制的产生,东北部游牧民人口增多,活动范围加大,逐渐南移,黑山逐渐脱离中原的控制之中。

方台商遗址。在黑山县白厂门镇南面4公里处三台子村南有一处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的方台遗址。考古专家曾在附近区域发掘出一柄双刃宝剑,剑长25厘米左右,现保存在锦州市博物馆。经文物专家对金属物品和复土层进行测定而推断,三台子遗址建于商时期。现被命名为锦州市文物保护遗址。三台子遗址是祭天之坛,按祭天之坛位置的规律北面应有人类居所,而白厂门镇和三台子村的位置与之相符,可见此地历史之悠久。研究表明,三台子遗址是红山文化的组成部分。红山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个中心,西辽河流域、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本版编辑|王大志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黑山

商至春秋战国时期,黑山脱离华夏版图,受山戎、东胡的控制。

公元前664年(周惠王十三年),黑山属于屠何方国。当时屠何方国到侵犯燕国。燕国国弱,向春秋霸主齐国求援,齐燕联军打败屠何军,擒住了屠何王,屠何方国从此灭亡。屠何方国中的一部分人融入了古燕国之中,大部分人跑到了漠北的乌桓山和鲜卑山一带,成为东胡族后来的支系,乌桓、鲜卑、室韦、契丹等民族的祖先。所以《汉语大词典》解释“屠何,古代少数民族部族名,东胡之先人”。东胡分为两个部分,后来被匈奴消灭。

公元前300年黑山属燕国。燕在今辽宁(含河北北部)设置辽东、辽西两郡,黑山为辽东郡地,辽东郡治所(政府驻地)在襄平(今辽阳市)。当时辽西、辽东的划分以大凌河为界,所以在燕国大将秦开打败东胡之后黑山属燕国领地。

战国时期燕国设郡管辖黑山。燕昭王时,设郡以辖地。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驻地。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黑山为辽东郡地,治所(政府驻地)襄平(今辽阳市)。

本版编辑|王大志

四、秦朝时期的黑山

公元前221年黑山入秦朝版图,属辽东郡,辽东郡治所在襄平,今辽阳市。辽东、辽西两郡,以北镇医巫闾山分界,以西为辽西郡,以东为辽东郡。秦国设立辽东郡管辖黑山,将土地进行重新分配,郡县分别设郡守和县令。

早在秦朝黑山就属无虑县地,经考,燕国的辽东郡初置于辽宁北部,属古幽州境地。秦灭燕后,秦、前汉袭之。《前汉书·地理志》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县十八: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侯城、辽队、辽阳、险读、居就、高显、安市、武闪、平廓、西安平、文、番汉、沓氐”。襄平为十八县之首县,黑山为辽东郡无虑县。

无虑县的地方政权组织,设县令或县长,掌管全县政务。另设县尉掌管军事,设县丞协助县官并负责司法。县之内分为若干乡,设三老掌管教化,啬夫管司法和征税,游徼管理治安。乡以下的基层组织是里,设里正和监门。郡县的长官亦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郡县制的推行对于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套统治机构,好象一张庞大的权力网,中央对郡、县、乡、里以至什、伍,层层控制,整个权力集中到中央,再通过中央集中到皇帝。郡县制度为秦朝继承和发展,成为后世历代王朝中央政权控制地方行政的基本形式。

秦朝初期黑山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化,允许自由买卖,奖励垦荒,按土地数量多少收税,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极大地加强了政府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秦朝时我县以农业为主,所以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和手工业,打击商业以及其它与农业无关的经济活动,其目的在于维护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这种政策的实行,在当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秦统一后,为了防范关东六国的反抗力量,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于咸阳,以削弱关东地区的经济实力。筑长城、修驰道、建阿房、击匈奴、戍五岭、营造骊山墓、滥发徭役兵役、横征暴敛赋税,资料证明,负担者主要是关东人,这样黑山与所有北方人一样被边缘弱化。

本版编辑|陆朝龙

五、汉朝时期的黑山

汉代,仍为郡县两级制。西汉置辽东郡,黑山属辽东郡无虑县地。辽东郡西部都尉治所在无虑县(今北镇县东南大亮甲村古城址;也有专家认为在今黑山县蛇山子),今北镇县至黑山县东境属辽东郡。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黑山为辽东属国地,仍属无虑县。

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汉初辽东设营兵。《资治通鉴》记载:“元初二年秋,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复攻扶黎营,杀长吏。”该营设在辽东。东汉营兵作为征战部队,是举足轻重的边防武装力量,对巩固边防曾起了重要作用。

西汉时期黑山仍人迹罕至,到西汉文景时代,黑山仍是汉人与少数民族的接壤区。面对匈奴的多次袭击和大举进攻,汉朝的策略虽然只能做到将匈奴“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但还是保证了内陆中原地区的安宁。同时,文景两代皇帝都采取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方针。半个多世纪农业文明的发展让汉朝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繁衍出众多的人口。文景两朝皇帝崇尚黄老哲学,以无为治理天下,对内减免严苛的制度,对外采取容忍的外交策略。因此,文景之治时期黑山得到发展。

东汉时期黑山民心安定。东汉中后期实行恩信招降、“以夷制夷”的边防战略。在文献中有时又称“属国骑”或“属国胡骑”,这是在属国都尉统辖下服属于汉廷的少数民族兵,它与一般泛指的“夷兵”在性质上不尽相同。东汉中期以后,属国远比西汉时多。除西汉原有的一些属国,自汉安帝以后,又增设了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张掖居延属国、辽东属国、酒泉属国、涿郡属国等,黑山为辽东属国。这在战略思想上是一个重大发展,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十万大军,乘胜追击,陆续攻占原属袁绍的冀、青、幽、并四州。建安十二年,又消灭曾收留袁绍二子、以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为根据地的少数族乌桓势力,基本统一北方,黑山归属曹魏。

本版编辑|陆朝龙

六、三国(曹魏)时期的黑山

三国时代,黑山为昌黎郡所辖。公元238年(魏景初二年),司马懿东征辽东,诛公孙渊父子于梁水(今太子河),原公孙氏所辖平州(今辽阳市)五郡地均属魏。魏合平州入幽州,置昌黎等郡,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魏于正始五年重置辽东属国,后改昌黎郡,郡府在昌黎县(今义县)。

曹魏灭乌桓殃及黑山。三国魏时,乌桓部族发展起来。这时,有三郡(辽西郡、辽东郡、右北平郡)的乌桓人对魏国有很大威胁。曹操为了平灭三郡乌桓人,于公元107年率军从滦河北上,到今朝阳柳城一带消灭了三郡乌桓,辽东属国消失,黑山人也随着这场灾难逃到中原或其它地方。

司马懿经黑山攻打公孙渊。公元238年,魏明帝派司马懿攻打公孙渊,司马懿率军走辽西古道,从幽州出发,穿过卢龙塞(在今河北省),从六股河北上到今朝阳,然后通过医巫闾山经黑山,再到台安,过辽河达辽东襄平(今辽阳)。

司马懿把公孙政权推翻后,杀害了公孙政权的所有官员,还屠杀了辽东军民一万多人,还命令从中原来的中原人必须回到中原去,致使辽东一带人烟稀少。这时,黑山也是人丁冷落,由于没有人烟,曹魏把当地政府撤掉合并。

曹魏时期黑山边境地广人稀,政治、经济以中原为主,黑山为曹魏辽东属国地方即今锦州区域内,后慕容鲜卑族始进入这一地区。据《三国志·魏书·少帝纪》载:“鲜卑内附,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此辽东属国为后汉辽东属国的沿袭,其治所昌黎为前汉之交黎,后汉之昌辽。

本版编辑|陆朝龙

七、晋朝时期的黑山

西晋时期,黑山仍属昌黎郡(今义县),隶平州(今辽阳市)所辖。东晋及十六国时.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崛起,慕容氏进行地方割据,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先后建都在龙城(今朝阳)、都蓟(今天津省蓟县)、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黑山为前燕属地。慕容皝四年,即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燕迁徙昌黎郡于龙城(今朝阳市),黑山属昌黎郡地。

晋太康十年即公元289年,西晋朝廷招抚慕容鲜卑,册封慕容廆为昌黎公。晋元康四年即公元294年,慕容廆正式建立燕国,历史上称为“前燕”。立国之后,开始了锦州地区最早的改革开放。

慕容廆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在昌黎营造了一种无形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随着进一步的文治而膨胀,随着持续不断的武功而兼容,进而发展成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文化在内的复合文化土壤、传统和氛围,与文治武功互成因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正是这关键的一点,成为他备受后世黑山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公元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子慕容皝继位,正式称帝。他实行一系列的开明政策措施,使燕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加雄厚,具备了进军中原的条件。公元342年,为了便于向中原扩张势力,慕容皝决定将国都由棘城迁往新建的龙城(即今日的朝阳)。国都迁徙,原昌黎郡治与棘城属县同时西迁。起初同迁至柳城,后昌黎郡迁至好城,棘城则回迁到今义县万佛堂以西15公里大凌河与柳河汇合处。而原棘城因是燕国兴盛之地,乃改名燕昌。

东晋与十六国的对抗时期,东晋多次北伐,企图统一全国。北方的某些王朝也有统一天下的意图,前秦就是其中之一。公元351年,苻坚建立前秦。公元380年(东晋太元五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82年,又灭鲜卑拓跋部在代北建立的代国,统一了北方。黑山就此归前秦属地。公元384年(太元九年),前燕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复国,史称后燕。后燕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黑山又地入后燕,仍属昌黎郡(今朝阳市)所辖。公元407年冯跋推翻后燕的统治,再建燕国,即天王位于昌黎(今朝阳),史称北燕。黑山又为北燕地,仍属昌黎郡(今朝阳管辖)。

本版编辑|丁   宁

八、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黑山

南北朝时代,后魏时锦州市属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市),今义县有那时营造的万佛堂石窟寺及太和二十三年碑可考。公元447年(后魏太平真君八年),并徒河、永乐、燕昌3县置广兴县(今锦州)。公元520-524年,置辽东郡(移置),郡府在固都城(即宿军旧址,今北镇),辖襄平县(前徒河城,今义县附近)、新昌县(北镇附近或大凌河下游距义县不远),乐浪郡(移置)辖永洛(即永乐,今锦州)、带方(小凌河流域今锦县附近)2县,郡府在连城(在今义县西北,大凌河东岸)。乐浪郡包括今义县北,万佛堂以西、以东及东南地。东魏正光末置营丘郡,辖富平、永安2县(在今大凌河下游近海及其以东地)。北齐北周时锦州市属营州地,有永乐、带方、大兴(即广兴)等县。各县治址与后魏时同。

黑山地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北魏置营州于龙城(今朝阳市),领昌黎等郡,黑山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属境。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黑山地属北齐,仍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地。

北魏时期,黑山社会经济有明显的恢复发展。农业方面,均田制的推行造就一批小农,对北方农业的恢复颇有推动。屯田也有相当成绩,全国州郡取民户十分之一经营屯田。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显著。《齐民要术·耕田》载,耕犁有三脚、两脚和一脚耧犁以及辽东长辕犁、齐人的蔚犁等多种。用于田间管理的耙、锄,收获用的镰都已齐备。讲究深耕细作,因地制宜。水稻、旱田作物、豆类、瓜果园艺等各有细致的种植管理方法。手工业中,政府对手工业和工匠的控制稍有放宽。《颜氏家训·治家》也谈到北方民间丝织业“大优于江东”,说明北方丝织业产量很大,水平较高。矿冶业方面,北魏后期有以灌钢炼造的宿铁刀,锋利无比。北方产煤很多,人们以煤炼铁。其它如制盐、酿酒等产业也有一定成就。民间商业活动渐有发展,北魏与南朝在边境上有互市贸易。与西域、西亚也有贸易往来。总的来说,北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南朝。

南北朝时期,黑山风俗变化大。政府发布禁令,使社会风俗大变:

第一,禁胡服。鲜卑旧俗披发左枉;妇人冠帽著夹领小袖短袄。迁都之同年,下令禁胡服,服装一依汉制。

第二,断北语。原来,鲜卑人自然使用本族语言。北魏军中也是用鲜卑语。朝廷上则鲜、汉语杂用。迁都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在具体实行上,因为三十岁以上的不能一下改变,尚不强求;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廷上必须用汉语讲话。

第三,改姓氏。鲜卑人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如拓跋、独孤、步六孤等。姓氏与汉人不同,标志着民族的差异,影响胡、汉贵族合作。因此,迁都的第三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第四,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魏书·高祖纪下》)要求迁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这就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五,定族姓。太和十二年(496年),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拓跋氏为首姓,取义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匕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闻四姓相当。其他稍低一些的贵族姓氏亦改汉姓,其等第与汉族的一般士族相当。孝文帝还设法使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以此为光荣。

孝文改制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融合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本版编辑|丁   宁

九、隋、唐时期的黑山

(一)、隋朝时期的黑山

公元581年,隋朝统一中国,时东北辽东为高句丽控制。公元583年,后魏营州地始入隋版图。隋初废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后炀帝又将州改称郡,实行郡县两级制。时锦州市西属辽西郡,郡府在辽西县(今义县附近)。后辽西郡治所寄籍营州,改置柳城郡,郡府在柳城县(今朝阳市,包括今绥中、兴城县地),柳城郡辖泸河镇(今锦州)。东属燕郡(今义县),辖怀远镇(今北镇、黑山县地)。

隋炀帝大业八年于柳城燕郡(今义县)之北,取秦汉旧名置辽西郡。统怀远等三县,黑山为辽西怀远县(今北镇附近)所辖。

隋朝统治37年,隋炀帝时进行了三次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第一次出征是在大业七年二月,炀帝下诏为伐高句丽做好准备。八年春,四方兵众共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人聚集涿郡,分左右各十二军,由宇文述等率领,经辽东进入高句丽,由于去辽东自山海关至锦州人烟稀少,沙碛遍地,灌木横生,交通不便。因此,隋唐时期,隋炀帝和唐太宗父子多次发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国,其陆路都是出山海关后转北行到营州 (今朝阳),再经义县、过北镇闾山经黑山而去辽东的。行到黑山辽泽(四家子绕阳河下游)泥泞难行,人马不可通,大军抛车当桥才勉强通过,此时的辽泽上面漂浮有很多隋军将士的尸体,还未征战就已损兵无数。而炀帝就亲往辽东督师。水路方面,来护儿率江淮水师,由山东渡海先行登陆,至平壤郊外,因遭高句丽伏兵突袭,败退。陆路方面,三十万隋军渡鸭绿水,高句丽兵佯败退,大军追至平壤城下,被围击。隋军大溃,仅二千七百人退还辽东。  

大业十四年,炀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杀,李渊即废恭帝而自立,建国号曰唐,隋朝至此灭亡。 

(二)、唐朝时期的黑山

唐灭隋以后改郡称州。唐太宗贞观初在州上设道,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并改置柳城(今朝阳)为营州,黑山为河北道营州所辖。其后因渤海侵据,安东都护府内迁至辽东地区,旋治辽东城(今辽阳)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黑山县又为安东都护府辖地,属巫闾守捉(今北镇)。至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节度使再行南迁,都护府废。

唐朝时期黑山人烟稀少。历史上两次造成黑山地域几乎没有人烟。一次是司马懿征公孙渊以后,把辽东的人口几乎全部掠到中原,致使黑山地域人烟稀少。再一次是北燕时,北魏消灭了北燕后,北燕国天王冯跋带辽西地域的百姓到朝鲜去避难,致使锦州地域的人口锐减。

隋唐时期九次征高句丽,隋时征了三次,唐太宗征了五次,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征了一次。唐太宗第一次征高句丽的时候,对大臣韦挺说,从幽州到辽东(今辽阳)两千里,这期间是没有州县的,我们要征高句丽一定要带足粮草。唐太宗这样说,可以看出锦州这个地区是人烟稀少的。大部分人活动在朝阳、义县、河北一带。

唐太宗征高句丽途经黑山。唐朝建立后,高句丽虽然向唐朝朝贡,但实际上却对唐朝怀有敌视态度。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为援助处于高句丽和百济围困中的新罗,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

黑山兵士参加征东先遣队。《资治通鉴》载,贞观十八年十一月甲午,太宗命李勣出兵辽东,而“庚子,诸军大集于幽州”,中间只用了六天,能在六天到达幽州的只有在幽州附近的军队。贞观十八年(644年)七月,诏营州都督张俭归幽、营二州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连兵击辽东高句丽,以观其势。太宗在洛阳下诏谕天下,宣布东征高句丽。《新唐书·地理志》载:“甲午,下诏遣营州都督张俭等帅幽、营二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击辽东以观其势”。记载了黑山、北镇部分守军充当唐太宗征高句丽担当先锋部队的事实。

当时,唐朝设营州总管府(今朝阳市),州府在辽西县(今义县附近),辖怀远县(今北镇、黑山附近)。征东由黑山军队的上级都督张俭任总指挥,并且,高句丽已占领辽阳、沈阳、新民,黑山是前沿阵地。因此,黑山兵士作为先遣队出征高句丽。

唐太宗途经黑山沼泽地被阻。公元645年阴历五月十日,唐太宗亲率六军经北平(今河北卢龙)、燕郡守捉(今义县),巫闾守捉(今北镇),辽泽(今黑山县四家子绕阳河下游)渡过辽水。《资治通鉴》载:“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馀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此时太宗遇到的难题与隋炀帝是一模一样的,辽泽泥泞难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用土和蒲草连成桥大军才勉强得过。渡过辽水之后太宗下令毁去土桥,以此向士卒表示背水一战的决心。

由于傍海一线地区人烟稀少,沙碛遍地,灌木横生,交通不便,因此,隋唐时期,隋炀帝和唐太宗父子多次发兵辽东征讨高句丽国,其陆路都是出山海关后转北行到营州(今朝阳),再经义县、过北镇闾山经黑山而去辽东的。由于交通不便,唐初在今锦州境内只设几个军事防务组织——守捉城。后来,随着辽西走廊的海浸平复,唐德宗贞元二年( 786 年)将燕郡守捉城(今义县)升为军城,置镇安军加强防护。

黑山是历史上连接关内外唯一的通道,黑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黑山战略地位的确立与辽西走廊的形成密切相关。辽西走廊是指西起山海关沿渤海湾东行,经绥中、锦西(今葫芦岛)至锦州的狭长地带。它是渤海辽东湾西海岸与松岭南麓之间形成的一条天然的通道。在这条傍海之路没有开通之前,人们多走辽西故道,辽西古道傍渝水(大凌河)延展,从山海关外北行绕道营州(朝阳)折转义州(义县)、过医巫闾山(北镇、黑山)通行,当时辽西走廊傍海路还虽未开通,沼泽难行,但连接关内外路程较近,却是出奇兵之处,成为古代军旅要途。而不管是走傍海线还是走辽西古道,最终都在黑山交汇,黑山成为咽喉要冲。

本版编辑|丁   宁

十、大辽时期的黑山

唐朝覆灭后,中原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公元906年,耶律阿保机被推选为契丹可汗,907年(后梁开平元年)耶律阿保机被八部首领推举为可汗。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自号天皇王,年号神册,是为辽太祖。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感戴辽太宗的恩德,于938年十一月,遣使奉献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等十六州给辽朝。燕云十六州的并入,使辽朝势力扩展到河北和山西北部,从此,黑山人成为契丹子民。

公元947年,辽太宗灭后晋,改国号大辽。公元983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曾改国号契丹。公元1066年,又恢复大辽国号。大辽国统治黑山自938-1125年,共187年。大辽统治期间实行“一国两制”。采用南、北两套官制进行管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职统称南面官。北面官地位优于南面官。北面官主要管理北面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南面官主管南面从事农业经济的汉族等。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黑山实行南面官制,大辽在辽西设置显州(治所在今北镇西南)并设山东县(今北镇)。黑山地属显州山东县管辖。

契丹文化对黑山影响深远。

首先,黑山人传承了契丹豪爽宽容的特点。契丹人是豪爽有度量的民族。辽国专门对汉人开设了进士科,契丹人和汉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辽并不向其它的少数民族政权那样,企图以胡化汉,而是主动接触汉族文化。契丹人的有度量还表现在不排斥外地人,辽朝的商业十分繁荣。五京是各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商业中心,与其周邻诸国的贸易交流也甚为密切。黑山人善于社交,也善于豪饮,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黑山人性格与契丹人非常相像,是契丹人的后裔。黑山人说话直白,不介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公共场合开的玩笑有时十分过火,属于比较开放的类型。黑山人对于陌生人也很热情,能容忍文化差异带来的一些不便。

其次,黑山遗存了契丹风俗。服饰,方面现在黑山人冬季喜欢穿皮夹克、貂皮衣,都是契丹人的习惯。饮食生活方面,烧烤牛羊肉,吃油炒面、饮酒,是契丹人的日常饮食,黑山人善豪饮应与契丹酒文化有关。婚姻方面,契丹人的婚姻,与汉人大同小异。

第三,黑山的部分刘姓与耶律氏有关联。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对自己的氏族规定:既可以姓耶律氏也可以姓刘氏。大辽耶律氏后人曾随成吉思汗西征,后移居广宁(今辽宁省北镇),历史上黑山、北镇一体,清末行政区划才区分开,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黑山、北镇部分刘姓可能与皇族耶律氏(耶律留哥)有关联。

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融合。为开发祖国的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也给黑山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

本版编辑|刘伟男

十一、金朝时期的黑山

1115年,完顔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1117年金兵攻取辽朝的泰州、显州。辽时显州相当于今市级政府驻地辖县级北镇,北镇辖黑山,黑山相当于今乡、镇政府驻地,自此黑山为大金国统治。1123年金(天辅七年)改辽显州为广宁府(今北镇),后改山东县为广宁府,又改山东县为广宁县(今北镇境),黑山为广宁县地。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设望平县于粱渔务,治所是今姜屯镇土城子,黑山为望平县地。金朝共存在了约120年,统治黑山95年。

黑山在金时期加速民族融合。928年,契丹强迁女真人至黑山,被契丹强迁至黑山的女真人是渤海国(今朝鲜)率宾府部分居民。现在姜屯镇长岗子村一块耕地“高丽坟”因此得名。金太宗即位后,在对北宋战争的同时,继续把大批汉族人口迁徙到金朝内陆。汉族人口的迁入,带来了我国古代东北农耕经济的重要发展时期。数量众多的汉族士人的迁入,承担了传播汉族封建文明的重要角色,使女真族原来的闭塞、愚昧的落后状态大大改观。黑山人中的契丹族也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女真、汉、蒙古等民族中,成为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

黑山被金朝统治期间,金文化对黑山有相当的影响。金文化也就是女真文化,女真文化同汉族文化的交融及演进是通过金人的不断南侵而逐渐变化的女真族入中原后,其原来臣民开始大批南迁并散居于汉域各地,汉族的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自然会对女真人产生影响,女真在黑山与汉族杂居、通婚、交往的过程中,其文化中的一些因素都被汉族所吸收,但这种吸收是以物质文化和习俗文化为主,并以民间交流为介质。金文化到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合到金世宗时期最终完成。

黑山至今流传的几种女真风俗。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女真民间服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女真人夏天戴草帽,这种草帽在黑山沿用至今。在民族风俗方面,女真人的习俗也大多被继承下来,如居住火炕习俗、饮食习俗、婚嫁习俗、祭祖习俗等等,都在黑山得到了沿袭。女真满族文化传承的一贯性,表明女真满族的历史文化与黑山本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金朝对黑山影响最大的是道教。1248年,太极祖师张三丰出生在黑山莲花湖附近的土城子(古称懿州粱渔务),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年间1314-1320到明永乐十五年即1417年。张三丰只住黑山十余载:1-4岁(1248-1251年)懿州粱渔务顽童4年;5-11岁(1252-1258年)千山碧落宫(碧云宫或碧乐宫)道人;12-17岁(1259-1264年)懿州粱渔务5-6年攻儒学,常脚踏莲花,习文研武;14岁,考取秀才,第二年称文学才识,列名上闻,以备擢用,但其志向不在此。未到18岁(1264年秋)就离家游燕京(今北京),结识了当朝平章政事廉希宪,上奏推荐他做中山博陵县令。但不到两年,因其不羁,遂断绝仕途之意,弃官出道后,不知所踪。几年后遇到全真教的邱道人,畅谈玄理,意气相投,满座风清,遂生方外之想。邱道人去后,张三丰便将家产全部交给族人,嘱托他们代为扫墓。他在《三十二岁北游》诗中写到:“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当年从黑山走出的张三丰,正是莲花湖人杰地灵的环境所造就,使之名震朝野,流芳后世。

十二、元朝时期的黑山

金大定末年,铁木真被推为可汗。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1215年夺下辽东、辽西后于同年又夺下北京,黑山也就顺其自然的归属大蒙古国。黑山归蒙古人统治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以路为制。元改广宁府为广宁府路(今北镇)。黑山隶属广宁路,归望平县管辖(望平县治所在本县境内土城子)。至元十五年(公元1355年)改望平县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黑山属之,元代在黑山统治了173年。

元朝时,黑山在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的发展。元朝实行千户制,把本族和新占领区的民户按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编管,各设“长”。千户制按地域划分,打破了氏族的血缘界限,是一种基层的军事行政合一的组织;由封户与封主的关系来看,有封建性质,也有一定的奴隶制性质。l355年黑山为望平军民千户所,驻地在姜屯土城子(另疑为芳山镇公敖)。

黑山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土地多为地主占领。元世祖初建元时,常赏赐大批土地,造成土地集中。在国家财政税收和贵族、地主及私人地租的双重剥削下,到元朝末期破产农民日益增多,加上灾荒,流民问题成了社会的主要问题,民族矛盾逐渐激化。1312年,各地相继爆发起义,东北的辽阳西北包括黑山一带也有发生。现在黑山民间仍流传“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

黑山人受蒙古文化影响很大,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绣,图案有万形图案,云纹以及各种几何形纹样等,极为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艺术。蒙古的民俗至今被黑山人接受。如:两人相见不能撸袖子,对方会怀疑要打架;在进门时不能踩门槛;在接递物品时以双手接递为敬等。如今,经过复杂的社会变迁黑山的蒙族已与满汉融为一体。

十三、明朝时期的黑山

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1387年黑山被明收复,收复后由于元朝残余势力盘踞在辽东,黑山地广人稀成为两朝对阵的战场(古代辽泽区域,今辽河至绕阳河流域),经过两年焦灼状态的征战于1390年明朝彻底打败残余势力。公元1391年至1642年明朝在黑山共统治251年。

明朝时期黑山为边境要塞。《明史·兵志》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主要指对北方蒙古的防御。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军事胜利之后,在能够控制的蒙古地区和蒙明边境建立了许多设置。根据辽东的形势,明廷修筑了东到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长城。紧接着又修筑了辽东边墙。辽东边墙全长1760华里,一共分为三段——辽东边墙、辽河流域边墙、辽西边墙。边墙从鸭绿江起,经今抚顺、昌图、辽河下游、黑山、义县、山海关等地。黑山白厂门为古代边关,明代为镇远关,属广宁卫镇静堡守备的关城。清代修筑柳条边时,将其改称为“白土厂门”,又称“白土厂关”。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黑山实行军管制度隶属辽阳。明朝,废府路制,立军卫制。将广宁路改为广宁卫(治所今北镇)。黑山为广宁卫管辖,黑山治所在镇静堡(今白厂门)。

明朝时黑山开始设牲畜市场。明朝政府在辽东通往女真地区的交通重镇开设“马市”,以便女真和汉人以及东北各族之间进行商业交易。时马市有三处,“一于开原城南以待海西女直;一于开原城东;一于广宁以待朵颜三卫,各去城四十里” 。《明史》卷二十八记载:“朵颜三卫”其中之一是指“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辽河在北镇以东,北镇以东四十里,是指今黑山团山堡。广宁马市设立一关一市。一关,指的是白土厂关(今黑山县白厂门),因为边境地区必须检查;一市,就是农贸市场。马市设置管理机构保证市场的贸易正常运转。

明朝时期黑山的民族有汉族、女真族、高丽族、蒙古族等。明朝黑山的汉族有一部分是明初来东北的兵士定居下来;另外则还有一部份是地主或是因罪流放辽东的。辽东是建州女真人的发祥地,这一支女真人辗转迁徒,最后定居在辽东地区的。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女真民族向南迁移。明代黑山地区高丽族居民不多,黑山境内的朝鲜族主要是金朝时期,被契丹强制移居在黑山的,是渤海国率宾府部分居民,其中也含女真人。明太祖建立明王朝,元朝在辽东的残余势力已被消除,而于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对蒙古族采取安抚政策。总之,明代黑山区域的居民,其民族成份极为复杂,汉族固然是多数,女真族、高丽族、蒙古军人都成为黑山的一份子。

【黑山第一位民族英雄赵忠】

1499年秋,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突遭瓦剌军围攻全军溃败。但在镇静堡之战中,使蒙古人遭到重创。

1449年7月,蒙古瓦剌首领也先以为攻明时机成熟,以明廷刁难其贡使和毁弃婚约为由,倾全力分四路大举攻明。命脱脱不花部率东路攻辽东,阿剌知院率中路攻宣府(今河北宣化)。另遣一部为西路,攻甘州(今甘肃张掖)。自率精骑攻大同。十一日,也先率师进至猫儿庄(今山西阳高西北),击杀大同参将吴浩。

1449年7月21日,三路军中,瓦剌可汗——脱脱不花率东路攻辽东直逼镇静堡(今白厂门)。脱脱不花部进入战场位置后,广宁右卫指挥使赵忠帅精锐部队立即迎战,刚开始,赵忠被打败了,退到城里以后,赵忠的妻子对他说:“咱们的城危在旦夕,城破我不愿意受侮辱,我决定死,用我的死来勉励你一心一意作战。”于是他的妻子、母亲、三个女儿自缢身亡。赵忠返回战场玩命了,双方展开激烈交战,战斗中一名瓦剌金盔武将破阵直入,直逼赵忠,后被明将射死,可见当时战场惨烈。脱脱不花被围在激战中甚至一度落马,后在兵将们地掩护下才重新换马战斗,算是虚惊一场。双方正僵持不下之时,援兵及时杀到。由于明军行动迅速,突破能力很强,使得脱脱不花感到处境十分艰难。

在这种纷乱的战场情况下,脱脱不花摸不准增援明军的数量,误认为是主力部队,于是率军首先退出战场。其余残兵败将都东奔西逃,在道上又遇到明军的伏击,死伤大半。脱脱不花不敢再战狼狈回返,途中只得攻击屠杀明朝一些驿站、屯庄以泄愤。这段历史被记载下来,这件事奏报到皇帝那里,皇帝听了之后特别感动。

编辑|王大志
十四、清朝时期的黑山

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在建州(今抚顺新宾)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先后迁都辽阳、沈阳,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清朝在黑山统治了269年。

黑山是努尔哈赤必取之地。黑山是广宁的前沿阵地,广宁是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想得到广宁必须先破黑山这道防线。在萨尔浒大战中努尔哈赤曾派两个儿子,从黑山白厂门边关入关,潜入广宁探听消息。这一次,努尔哈赤争夺辽西的战争,黑山是必取之地。

1622年,努尔哈赤带兵渡过辽河,攻克了西平堡(今台安),顺路西行直奔黑山。黑山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有四条重要的原因。其一,在区位上。从辽西地区通向山海关的一条通道叫做辽西走廊,结果黑山正好处于辽西走廊的咽喉之处。它东隔辽河,与辽阳对峙;西界锦州;背靠医巫闾山,南面濒临大海。其二,在历史上。广宁在辽、金、元三个朝代的时候,都是辽西的首座重镇,黑山是重镇边关。其三,在军事上。开原和辽阳相继失陷以后,广宁就成为辽西地区门户的一座孤城,黑山就更显重要。其四,在战略上。是一座既通向辽西地区,又通向山海关,进而通向大明朝的北京都城的要道。因此后金要想进入辽西、迈向山海关、入主中原、统一华夏和定都北京,就得先将黑山、广宁打下来,否则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明朝天启三年、后金天命七年正月十八日,后金汗努尔哈赤率领五万八旗大军,由后金都城辽阳出发,向广宁进发,在广宁与明军发生激战,后金军大获全胜,随后努尔哈赤下令将广宁城彻底毁掉,广宁城的所有人口一律迁往辽阳。

清初,黑山仍属广宁县(今北镇)。嘉庆十八年,分广宁(今北镇)、承德(今沈阳)二县地置新民厅。隶奉天府,黑山西境属广宁县,东境属新民厅。嗣后,清政府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清除鞭长莫及之弊,乃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在广宁、新民分治,置官设县,划出宁远州的西境、六股河以西地建立绥中县,划广宁县东境设立镇安县(当时属新民府,今黑山县境),并于小三家子设镇安分县,此为黑山县建县初始。1914年1月,因与陕西镇安县同名,后改为黑山县(根据黑山城北“小黑山”,今北关实验学校后山得名),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2年属奉天省,1935年属锦州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锦州市辖县至今。

进入近代后,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开关”。开放关东,于国计民生均有裨益。清廷顺水推舟,打开虚掩的大门,正式向流民敞开。

关东开禁放垦后,关内大批移民陆陆续续驻扎到黑山的中部、东部地区,从这两个区域的地名可以看出移民的迹象,以三三两两散居人家的数量和姓氏为依据取的地名。比如:两家子、三家子、四家子,张家窝棚、王家窝棚、李家窝棚、赵家窝棚,姜家屯、李家屯、张家屯、赵家屯等等,而这样的地名在黑山西部历史悠久地区却不是很多。

闯关东使关内汉文化与契丹、满、蒙文化在黑山融合一体。辽西走廊从古至今是关内通往东北的咽喉,是中原汉民族与我国东北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清初到民国末年,约有3000多万山东、河北等地先民移居东北。这时的黑山人口更是剧增。黑山人很大一部分是在闯关东时落户扎根的。此时的关内汉文化与契丹、满、蒙文化在黑山融合一体,形成了黑山特有的本土文化。

黑山作为一个各民族的结合体,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有代表性的是康熙年间的农业制度。

首先,在赋税方面,康熙初年以后,水旱灾害年全免。其次,在“奖励垦荒”吸收劳动力方面,对地方官“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千方百计鼓励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康熙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发展农业生产,承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这就是所谓“更名田”。

黑山是以汉族为主体,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同构共存的少数民族融合体。民族的文化交流主要在满、汉之间进行。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采取高压政策,强迫汉族“满化”,结果适得其反。为固守满族纯正风俗,采取闭关政策,但并不能奏效。闯关东有禁不止,满族固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因此逐渐受到侵蚀,因闯关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汉语也不鲜见。这样,一种脱胎于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也不同于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的新型区域文化,即新型关东文化逐渐形成。

本版编辑|王大志
编纂参考资料

1.《中国通史》

2.《资治通鉴》

3.《周礼·变官·职方氏》

4.《史记·夏本纪》

5.《试论山戎与奚及东胡的关系》

6.《东北历代疆域史》

7.《史记——匈奴列传》

8.《逸周书》

9.《山海经——海内西经》

10.《三国志》

11.《后汉书》

12.《尔雅·释地》

13.《吕氏春秋》

14.《前汉书·地理志》

15.《契丹风俗》

16. 新旧《五代史》

17.《契丹国志》

18.《营卫志》

19.《辽史·国语解》

20.《虏廷杂记》

21.《契丹国初兴本末》

22.《辽史·部族志》

23.《辽史·太祖纪赞》

24.《世表序》

25.《周书·文帝纪》

26.《皇朝实录》

27.《炎汉古刹说》

28.《古风·词》

29.《三国志·魏书·少帝纪》

30.《魏书·高祖纪下》

31.《旧唐书》

32.《新唐书》

33.《全唐文》

34.《唐律疏议》

35.《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出征军队数量及地域来源考略》

36.《魏书·勿吉传》

37.《金史》

38.《明史·兵志》

39.《辽东志》

40.《奉天通志》

41.《吕氏春秋》

42.《汉书·地理志》

43.《水经》

44.《郦注》

45.《李朝实录》

46.《双槐岁钞》

47.《献徵录》

48.《淮海杂记》

49.《列仙全传》

50.《消摇墟经》

51.《万历野获编》

52.《列代仙史》

53.《明史稿》

54.《清史》

55.《张三丰先生本传》

56.《盛京通志》

57.《云水集》

58.《稗史汇编》

59.《辽阳县志》

60.《阜新县志》

61.《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62.《梁兴初回忆录》

63.《医巫闾山志》

64.《黑山文史资料》

65.《黑山县志》

(0)

相关推荐

  • 【辽宁县名志】台安县名来源

    台安县位于辽河下游西岸.东隔辽河与辽中县相连,东南隔浑河与辽阳县.海城县交界,西南濒双台子河.外辽河与盘山县为邻,西与北镇县盘山县接壤,北与黑山县毗连.面积一千三百六十六平方公里.人ロ三十四万五千七百 ...

  • 辽、金东京辽阳府

          辽.金东京辽阳府-泊汋城.鸭绿江口 此线与东北最早见于史载的"古青丘道"有渊源联系,或者说,辽.金东京辽阳府--鸭绿江口路线,是古青丘道的一部分.历史文献中" ...

  • 【辽宁省县名志】北镇县名来源

    北镇县 北镇县位于辽河平原西侧.东邻黑山县,南与盘山县交界,西隔医巫闾山与义县接壤,北靠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面积一千七百八十ニ平方公里.人ロ四十九万ニ千三百六十人,多为汉族,还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 ...

  • 东汉十三州包含了哪些郡国?

    州,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 ...

  • 赏珍贵文物,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辽宁丨辽宁博物馆随记

    开疆设郡 秦汉一统 战国晚期中华大地呈现出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态势.随着燕国势力的东进,东北南部纳入燕国版图,辽宁地区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央王朝加快了开发东北的步 ...

  • 【辽宁县名志】复县名来源

    复县 复县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北邻盖县,东接新金县,西.南濒临渤海.面积三千四百平方公里.人ロ九十四万四千三百ニ十三人,多为汉族,还有满.回.朝鲜等民族.划为五个镇,二十八个农村人民公社,五个农场,分辖 ...

  • 【赣雩文艺】作者:李伊伊《筱汐》总第761期④2020年第331期④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青玉案 作者:李伊伊(筱汐) 东篱近日黄花闹.卷帘外.斜阳照.断雁声声离塞早.倚窗独伫,消金瑞脑,玉案香烟袅. 无聊又把银筝调.一曲清音指尖绕.犹忆当年琴瑟好.昨宵梦里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公孙瓒(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大体经过相当程度的美化,主要给人的印象就是刘备的师兄.恩人,总的来说是偏正面.正义的人物.正史中的公孙 ...

  • 高中历史时间轴精编!汇集历史最难重点,这样学习记忆更深刻

    学好高中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清晰的掌握历史学的三大要素:时间.人物.大事件.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要学会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正确把历史时间和大事件一一对应. 高中历史要求同学们要建立正 ...

  • 工农红军第一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在红军历史上,有两支第一军,分别是1930年3月鄂豫皖边组建的红一军和1935年由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改编成的红一军. 一.鄂豫皖边组建的红一军 1.鄂东军 1927年11月,中共领导黄麻起义,组建了工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是由华北军区第14纵队改编而来. 1948年5月,冀南军区所属部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4纵队,韦杰任司令员,石志本任副司令,高厚良任参谋长,下辖第41.42旅. 韦杰19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是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改编而成. 1.第7纵队 1947年11月,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及各军分区6个独立团合编为第7纵队.下辖第19.20.21旅. 孙毅任司令,林铁任政委,周彪任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是由华北军区第6纵队改编而来. 1.第6纵队 1947年12月,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分别改称第16.第17旅,北岳.冀晋两军区各一部编成第18旅,组建了晋察冀军区第6纵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是由华北军区第2纵队改编而来. 1.冀察纵队 1944年9月,晋察军区成立,司令郭天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参谋长易耀彩. 下辖第1.11.12.13军分区. 第1军分区, ...

  • 人民解放军第66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是由华北军区第1纵队改编而来 1.独立第1旅 1946年8月,组建冀晋军区独立第1旅,旅长曾美,副旅长罗文坊,副政委李兆炳,参谋长李克林,政治部主任王卓. 曾美.罗文坊.李兆炳 ...

  • 人民解放军第65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由华北军区第8纵队改编而来,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 1.华北军区第2纵队第4旅 第4旅的前身是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 1937年改编八路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军,由中原野战军为第2纵队改编而来. 最早可以追溯到晋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冀南军区,由由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1938年4月组建. 宋任穷任司令员,文建武任参谋长,王光华任政治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