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商机

“智慧城市”的话题,由来已久。

这一概念自2008年提出以来,已持续引发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热潮,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选择。截至2019年底,全球超过 250 个智慧城市项目成功落地。

据统计,中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且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具体领域各有探索。经过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创新发展,涌现了一批“城市大脑”、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创新应用,2019年,各地共报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实践案例531个。

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成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民眾对安全、便利、宜居的追求,一个好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尤其是2020年以来,智慧城市在“新基建”“智能经济” 等热点推动下,迎来重要机遇期。

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至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25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22.7%,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也为一大批市场参与者提供发展新契机。即便科技巨头,也希望在智慧城市中找到切口,扩展在ToG领域的服务空间。

入局智慧城市业务的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云服务提供商或者公共平台开发者,其提供的是一种基础设施;第二类是新型科技公司,致力于解决具体场景的问题,或为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一环,比如数据中心设施,或者数字孪生技术。

我们这期专题,即关注部分相关的公司及其案例。相对而言,百度和京东数科这类体量的科技巨头,高举高打,倾向于成为第一类公司;新创公司则更多从垂直领域或者某个环节切入,但这并不代表其未来空间就小。

有观察者认为,智慧城市是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本质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固有秩序和利益进行博弈,利用数据资源畅通流动、开放共享的属性,倒逼城市管理者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服务模式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城市不完全是技术导向、项目驱动,也并非纯粹的商业行为,由企业一方努力就可撬开市场。只有立足于顶层设计,优化城市治理模式,推动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