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也称同相位/反相位成像,是一种可显示组织和肿块同时含有脂肪和水成分之特性的重要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人体的磁共振信号主要来自水和脂肪,由于两种结构中水分子的氢质子感受到的磁场强度相比脂肪略高,因此水分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略快于脂肪分子中氢质子的进动频率(相差3.5ppm),且这种进动频率差随着磁体场强的增加而增加。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便是利用人体组织中自由水分子的氢质子和脂肪分子的氢质子之间的化学位移效应,选用合适的回波时间在两种质子磁矢量分别位于同相位和反相位时采集信号,从而获得同相位和反相位图像。
临床上有不少病变,病灶中含有脂肪成分,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的出现,则对正确识别病灶中是否含有脂质成分,对缩小鉴别诊断范围以及对病灶作出及时准确的定性诊断具有积极的作用。
■ 化学位移成像特征
同相位图像即普通的T1WI,主要特征体现于反相位图像:
1)水脂混合组织信号明显衰减;
2)纯脂肪组织信号没有明显衰减:由于其信号来源主要是脂肪,所含水分子极少,因此在反相位图像上,两种质子能够相互抵消的横向磁化矢量很少,导致信号衰减不明显;
3)勾边效应:一般脏器信号主要来自水分子,其周围脂肪组织的信号主要来自脂肪,所以在反相位图像上,脏器和周围脂肪组织的信号衰减不明显,但两者交界线上各体素中同时夹杂水分子和脂肪,导致反相位图像信号明显降低,在脏器边缘呈现一条黑线,将脏器轮廓勾画出来。
■ 化学位移成像在临床中的常规应用及表现
脂肪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脂肪与水中的氢质子共振频率不同,化学位移成像可显示肝脂肪浸润。在反相位图像上,脂肪浸润的信号比同相位图像的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同相位(左) 反相位(右)
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上腺腺瘤是发生在肾上腺皮质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其肿瘤细胞含有大量细胞内脂质,表现为反相位上肿块信号强度明显减低。
同相位(左) 反相位(右)
肾脏或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其他含脂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上由不同比例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当病灶含有较多脂肪成分时,T1WI呈高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当病灶中含有较少脂肪成分时,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施加脂肪抑制技术后信号可出现明显下降。
同相位(左) 反相位(右)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是一种少见特殊组织类型的肝细胞癌。在病理组织学上,肝透明细胞癌胞质内含有大量糖原及一定量的脂质成分。反相位相对于正相位图像上可见明显信号减低。
同相位(左) 反相位(右)
参考文章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09/18/92853_635331174.shtml
http://www.docin.com/p-1633064753.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0f77247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d.html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0c25ea62490640e5490ed5ab5afe9158318947a18e7f9386.html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CFS201908017.htm
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8/09/1107/40702979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