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只要不烂尾就给满分

这年头,追韩剧撞上糟心款的风险太高。

像前不久《偶然发现的一天》《请输入搜索词:WWW》。

还有稍早前的《迷雾》《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一部部溜粉剧,统统遵循着高分开画、跳水下降,最后烂尾到想给编剧寄刀片的铁律。

这种现象反复的出现,不仅让不少剧迷对新韩剧起了提防之心。

换个角度看,也体现了眼下韩剧整体的后期无力。

然而最近,一部新剧的上线倒是有所不同。

一口气追一半,可以先大胆地预言一波:

车速稳定的它,翻车概率不大。

这便是今天要说的——

《精神变态日记》

如果光看剧名,你可能会觉得此剧长相略凶。

然而打开豆瓣评论的页面,你就会发现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

一路爬升至8.7的高分,配以满屏哈哈哈哈哈哈。

透露的是它凶残外表下,二货搞笑的潜质

喜剧+悬疑+犯罪,沉重的题材,放飞的表现。

这正是韩国编剧为了拒收刀片,想出的新玩法。

此外,这部《精神变态日记》还剔除了韩剧霸屏八十年、爱来爱去的感情线。

没有甜甜的爱情戏码打扰,一心专注于描绘变态养成的心路历程。

凭着“变态”自身的圈粉实力,也能散发出真香的迷人魅力。

01.

众所周知,以前的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

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长腿、养眼、赛土豪。

而最近的韩剧,则开始热衷于精神变态的题材

从有缘由的人,到毫无慈悲心的反社会人格杀人魔。

为了增强故事的紧张感,编剧们通常会搜罗出各种残忍的犯罪手段。

而放在观众眼里,就是杀了又杀,血色乱舞。

▲电影《勺子杀人狂》

事实上,精神变态的元素在影视题材中蔓延并不值得意外。

有研究显示,具有这一倾向的人大概能占到社会整体人群的1%

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往往就会有一个已知或待确认的精神变态患者。

只要不犯下大罪,他们大多都安稳地隐匿于社会。

不但拥有自己的人际圈、自己的生活;

一旦进入职场,还总是比一般人更能获得成功。

▲电影《理发师陶德》

活的很狼系,是他们表现出的最大共同点。

因为精神变态虽易冲动,却比大多数人更富理性。

他们总能敏锐地掌握状况,善于分析。

常常是眼前的人在想什么他们都知道,只不过他们自己没这份感情。

例如《沉默的羔羊》中,嗜杀食人的汉尼拔。

虽阴险,但也深邃、睿智。

让人分不清,究竟是精神病学家的身份成就了他;

还是他催化了自身精神分析的专业性。

也因为他们总是不需要在意旁人,而表现出极度的自信。

一般能用华丽的话语和理论武装自己,将自己的行为美化。

类似《美国精神病人》里,精致利己的Patrick Bateman。

出于对消费主义的沉湎迷失,让他的情感与欲望在拜金中扭曲。

在一场场谋杀或暴虐性行为前,还能夸夸其谈一番对音乐的了解与看法。

更因为一股出自本能的自私,与自我保护。

使得他们不管做什么选择,道德价值都不是必备的考核标准。

好比《蝙蝠侠:黑暗骑士》中,邪到癫狂的小丑。

在他的认知里,就从未保留过罪恶感或责任心。

也正因如此,他鲜少会体验到情绪起伏带来的犹疑。

想法与行动趋向无限自在,稍有不顺,就能做到把痛苦还给世界。

精神变态们总是在自由与疯狂的边缘游走。

危险、贪婪、自我。

放在光影世界,一系列看似消极可悲的词汇牢牢依附在他们身上。

而放在成功至上的现代社会,很遗憾,这些也都是有利于竞争的优点

在《精神变态日记》中,就诞生了这么一枚经社会全方位盖章认可的成功人士。

他名叫徐仁宇(朴成勋 饰)。

别看人是一表人才,出身财阀,还投身于精英领航的金融证券业。

对外严肃有气场,走哪都能收获一票人的尊敬;

对内则是个扭曲真变态,挑日子化身雨衣屠夫。

由于身上狼性自带的捕食冲动,他连杀六名路人才能体验到少许生活的爽感。

而与此同时,100个人中,往往还有另外1人是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他们的内心活动纵然也很丰富,却无论在哪一件事上都选择委屈自己。

从不敢把自己最真实的意见说出口。

当自己遇到了问题时,即使再艰难,也都自我消化。

从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更害怕麻烦别人。

比起抱怨的话,他们总是在努力理解对方的立场。

善良、大方、懂事。

小绵羊的性格,却在现实社会中被冠以诸如此类的赞美。

社畜?讨好型人格?

可以这么理解。

只是1/100的概率,大都要更极端些。

就像《精神变态日记》里故事的主人公——陆东植

在生活中,他为了顺从别人, 即便懂得很多道理,也从不吵架。

就算吵架了,往往也是最先道歉的那一个。

大半夜邻居扰民,陆东植纠结再三想要找对方理论。

然而门一开,还是本能的缩回去说自己敲错门。

在职场中,他为了迎合别人,即使对方万般不好,也会牺牲自己的一切去妥协。

自发包揽了替同事加班、买咖啡、向上级汇报进程等等正事杂事。

关键事情做完了,人家还未必领情。

面对提出工作漏洞的陆东植,上级给出的评价是:

你还不如狗崽子会看脸色。

后来工作果然出问题,结果也是他被同事和上级集体甩锅。

他说活着太累了。

可纵使如此,却还是没办法说出“拒绝”二字。

《精神变态日记》原始的台本——

精神变态徐仁宇,强势如捕食者;

而陆东植,则只是个唯唯诺诺的“极端讨好型人格”。

在看不见食物链的社会生活中,后者无疑是最佳的猎物。

然而一场意外,却让原本的猎物陆东植误以为自己是天生的捕食者

狼与羊的身份发生了重叠,偏偏这羊还自带哈士奇属性。

02.

在《精神变态日记》里,干最累的活,背最沉的锅的陆东植即将失业。

同时,在家人“谁让你成天窝囊让人瞧不起,所以才被陷害啊”的埋怨中,彻底丢失了人生的信念。

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憋屈、委屈,到头来还无人理解。

生活了无期待的他,准备找个地方了断自己。

然而自杀撞上谋杀——

他选择的地点,偏偏是捕食者徐仁宇的杀人现场。

眼瞧凶案发生,他在逃跑中遭遇了一场事故。

不得不说,目睹了多年的车祸,被警车撞这位精神小伙还是头一次。

醒来之后,陆东植不记得自己的过去。

而唯一留下的线索,就是手边的一本日记。

日记中包含了杀人魔徐仁宇所有的犯罪证据。

可巧合的是,各种状况让陆东植误以为日记本的主人正是自己。

就这样,处于食物链底端的陆东植开始相信——

自己就是那位可怕的“捕食者”。

所以接下来,陆东植开启了他半真半假的异想世界。

带着零星的错位记忆,他脑补自己是行走在黑夜中的杀人魔头。

一旦接受这个设定,他不但生理上腰不酸,腿不疼了,没事还能跑上八百米。

不过八百米之后就即刻累瘫。

面对外界的欺负与不公,他心理上也不再把棱角戳向自己

楼上邻居又想挑衅,他立马科普了杀人的一千零一种方法。

吓得对方魂飞魄散。

事后再配以邪魅眼神表示不屑:

“还不能露出獠牙。”

甩锅上级又想刁难他,他会假意顺从,转过头就尾随其到厕所。

一边做出冷漠表情在内心os:

“我可是精神变态连环杀人魔。”

一边就操起马桶盖,作势要敲晕对方。

连捕食者徐仁宇发现他的骚操作后,也开始主动接近他。

可陆东植一通“别惹我,小心会受伤”的憨式拒绝三联,弄得真变态一脸懵逼。

大约是吊桥效应作祟,让小心翼翼享受杀人的徐仁宇以为遇见了知己。

一种紧张又刺激,急于分享的心情随之而生。

不仅给陆东植升职,带着他去上流社会的圈子,还基情表白。

▲真假变态的关系一度很微妙

03.

在陆东植身上,这是一个关于“身份错位”的老式悬念故事。

却因为观众自带的上帝视角一早消解了悬念,而造成了“反讽”的效果。

于是,《精神变态日记》也就变成了喜剧。

实际上,类似的反转设定,日影早有涉猎。

堺雅人主演的《盗钥匙的方法》,则恰恰相反——

杀人狂失忆,误以为自己是好人。

洗心革面的角色定位,让故事注定会在搞笑反差中走向温馨和谐。

而《精神变态日记》里,光是陆东植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强拗“杀人狂”大小号切换已戳够笑点。

就连原本满是惊悚感的悬疑类电影和书籍梗,也统统变得有趣起来。

那本紧密联系真假捕食者命运的日记本,里面全是左手反写的镜像字。

这点是效仿达芬奇,意在暗示精神变态智商之高与行事诡异。

然而在陆东植眼里,歪七扭八的字被自我安慰:是车祸受伤的手还没复原。

悬疑类电影十级学者的傻憨男主,还总想刻意不分场合的致敬经典

恐吓仗势欺人的富二代,随口便是一段《美国精神病人》的台词battle。

在工厂意图干坏事,抱着个铁柱子都能模仿《闪灵》的魔性杰克。

和撞到他的警察——女主沈宝景(郑仁仙 饰)聊天时,又一本正经地问人家记不记得《杀人回忆》

事实上,幕后知识点是女主就是当年问宋康昊“你在看什么”的小女孩。

悬疑梗的壳,全部孵化成了密集的喜剧笑料。

这是《精神变态日记》的编剧高段位的一招。

而这部剧值得赏玩的,也不仅仅是表面——青铜冒领王者的爽文系反差萌

还在于搞笑背后,徐仁宇与陆东植的人性本色差异

两人虽都自认捕食者,针对的猎物却截然相反。

徐仁宇从一开始,就只敢虐杀处在他阶级之下的边缘人物

出身财阀,从小母爱缺失,又遇上强权的父亲。

父亲对他铁血式教育,却对同父异母的弟弟百般偏爱。

这让生性要强的徐仁宇在扭曲中成长。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

“幸运的人是用童年治愈一切,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徐仁宇的不幸童年,最终靠的是彻底的疯狂和无差别报复发泄。

他自称是做艺术品,专挑一无所有又懦弱的人下手。

对他来说,虐杀这些人就像用手按死努力搬运面包渣的蚂蚁。

而陆东植的“半路黑化”,则是始终在怼天怼地怼一切强势的代表中前进

从身边的邻居,到同事,到甩锅上级,再到部门理事,最后是“捕食者”徐仁宇。

打破阶级的压制,这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

《精神变态日记》的故事趋势真正显露的时候,就让观众开始为男主担忧:

铁憨憨陆东植失忆,自以为是王者。

“心理暗示”“精神胜利法”或许是短而有效的方法,能帮助他改变人生。

那么当他恢复记忆时,一切诙谐的氛围是否会崩毁

从人设来看,伪变态陆东植原本一无是处。

而真变态徐仁宇却藏于幕后,众人敬仰。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种锐利的设定造就了目前剧情的悬念,使观众在开怀大笑中也不免隐隐紧张。

编剧正是用这点挑逗了观众的心理——

陆东植究竟会不会真的放弃自己的底线,尽情地做个变态坏人?

04.

其实失忆前的陆东植何尝不算清醒?

他就是太清楚自己抵抗不了,才走到自杀那一步。

韩国一年自杀人数13000人,自杀率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自杀大国”。

畸形却“习以为常”的现象,最终引申出的是:

自杀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

言下之意,多的不要问。

这正是精神变态徐仁宇利用的大众心理。

与明知别人有自杀倾向,反而发送大量短信怂恿他“拥抱死亡”不同,徐仁宇实施的,是真正的谋杀。

但在最后,他会更为恶臭地通过伪装,诱骗家属与警察相信——

这就是失败者走不下去,所以自我了结罢了。

偏偏这个理由,大多数旁观者都选择了接受。

有些人活着活着,把自己给活死了;

有些人要死死不得,把自己给逼疯了。

生不如死,死不如疯。

这是一条暗藏于陆东植世界的食物链。

表面看很讽刺,其实内里是人性悲欢的暗流涌动。

所以究竟社会变异到了何种地步,才能让人在这样妖魔化自我中才能得以慰藉?

归根结底,还是文明的皮囊下,社会筋骨的兽性依旧未脱。

然而尽管如此,结合后期的剧情来看,陆东植真正“黑化”的可能性却并不大。

因为事实证明,不是喜欢看杀人悬疑片就真的会变成杀人犯。

也因为,陆东植的本质并非是个坏人

与自己平级的女同事,被甩锅上级威胁着诬陷他偷拍。

他考虑到女同事家里负债,不能失业,打算硬忍下不检举对方。

一心想要报复处处给自己下绊子的甩锅上级。

好不容易等到大好机会一雪前耻,却在最后时刻狠不下心收手。

放在失忆前的陆东植身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怂,窝囊。

但如今明明有“杀人狂”的身份掩护,他却仍不能理直气壮地泄愤。

说到底,还是心中残存的善良让他没法成为真正冷血的捕食者。

从前的他也善良,但一味妥协、无原则的善良让他成为了受害者。

但这并不代表善良有罪。

关键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性本善的他逐渐领悟到:

就算杀掉懦弱无力的人,也不能满足自己涌动的欲望。

所以靠着模仿日记本和悬疑类电影的反抗,他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

学习如何以机智又不失勇敢的方法,去正面处理别人的恶意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个精神趋向极端的自己。

他代表着暴力、无序、混乱、嫉妒、贪婪、自私等一切负面价值。

但我们的内心,同样可以选择去感化他、认可他、同情他、改变他。

而不是像一个怪物般的捕食者,任由他控制了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