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养护:科学引领、智慧高效
文 /供图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1996年江苏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江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也开启了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新征程。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坚守“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初心,历经5年起步、10年探索、5年发展、5年提升,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体系,屡创行业新佳绩,彰显江苏高速公路新形象。
近年来,基于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实践和发展,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交控”)围绕“养护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三大核心,打造了具有江苏特质、行业特性、企业特色的“苏式养护”品牌。“苏式养护”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也是江苏20余年高速公路养护成果的展现、养护能力的体现和养护经验的积淀,更是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心血的凝练、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传承。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认为,20多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创新、精准、务实”的养护理念,以匠心深耕养护,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平台优聚资源,实现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推动了“互联网+养护管理”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的“苏式养护”品牌。“‘苏式养护’就像是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心中的旗帜标杆,指引着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持续探索高速公路发展规律,不断总结高速公路管养经验。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接力传递着‘苏式养护’的‘匠心’精神,以‘高质量、长寿命、可持续、稳发展’为愿景,涵养‘苏式养护’的品牌内涵。” 江苏交控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任杰表示。
2020年8月,江苏交控出版了《苏式养护——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一书,从发展历程、核心价值、发展愿景、品牌内涵、养护理念等方面对“苏式养护”进行了阐述,重点围绕理念、机制、举措三个方面对“苏式养护”的养护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三大体系进行总结。
本期本刊编辑部将对“苏式养护”做深入报道,以期为全国高速公路养护同行在养护方法、养护模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苏式养护”能为国家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苏式养护”始终以管理现代化为目标,以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为核心,通过集中统筹、五方协同的工作机制,立足五维转变,聚力五化推进,促进五极提升,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养护管理体系,始终保持着“苏式养护”管理方式方法的先进性。
“苏式养护”在养护管理上坚持“探索规律、把握本质、科学精准、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而言,“苏式养护”科学管理思想为:探究规律,认识问题;运用规律,揭示本质;精准决策,精益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提升。
为实现高效养护管理,江苏交控基于分级管理、内外协作的工作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江苏交控工程技术部宏观把控、养护技术公司技术支撑、路桥管理单位执行管理、专业养护单位具体实施、外部合作单位融合协作的 “五方协同”工作机制。
“苏式养护”从“五维”“五化”“五极”三个层面着手,明确目标,细化举措,持续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从被动到主动,实现全寿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坚持预防性养护理念,围绕“检测、评定、决策、实施、评估” 五大环节,江苏交控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规律探究和趋势分析方法体系,以及适应性评估方法体系,精确评估、精准预测,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掌握养护主动权,做到全寿命周期养护科学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粗放到精细,实现全尺度数据评价多元化。坚持精细化养护理念,江苏交控建立了“现状检测+动态监测” 的多尺度检测体系、“技术状况+技术性能+影响因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路面结构,建立“表观+内部、整体+分层”的检测监测体系,以及“路网公里级+项目百米级”的评价方法;针对桥梁检测,建立“技术状况评定+性能长期监测+ 结构响应实时报警”的检监测体系,以及“部件+构件”的评价方法。
从经验到科学,实现全要素养护决策精准化。坚持科学化养护,构建养护全要素数据库,江苏交控建立了基于规律性和趋势性的决策方法体系,实现养护决策由表观式检测、表象性分析、经验型判断向全结构检测、本质性分析和规律性总结评价转变。江苏交控实现了在把握本质、运用规律基础上的精准科学决策。
从单体到系统,实现全路网养护组织协调化。坚持系统性养护,从养护组织管理效率、效益出发,江苏交控建立了基于路网和路段相协调的技术目标体系及养护实施组织体系,实现养护项目路网级的统筹组织控制和路段级的分级协同管理,推动养护与通行协调,实现养护作业对路网运行效率影响最小化。
从传统到现代,实现全过程质量管控最优化。坚持现代化养护理念,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手段,江苏交控建立了养护施工全过程智能监控体系,实现后场(生产)、中场(运输)、前场(作业)各施工环节的质量全过程动态控制,提升养护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五方协同”工作机制
宏观把控。江苏交控确立养护理念,把握养护发展方向,统一政策制度,统筹规划计划,统一技术研发。以五年发展规划为纲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南,以年度工作计划为任务,有序推进养护工作。
技术支撑。养护技术公司协助江苏交控工程技术部,做好技术管理支撑;主导技术研发和推广,做好技术创新支撑;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做好人才培养支撑;围绕“检测、评定、决策、实施、评估”五大环节,做好技术服务支撑。
执行管理。路桥管理单位贯彻落实江苏交控养护理念、政策制度、规划计划;建立健全以目标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基于全过程控制的高效养护执行管理体系;全面组织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的实施管理与控制。
专业养护。专业养护单位以系统内养护公司为依托,以路面、桥梁为重点,强化具有试验、检测、设计、施工、技改、抢险等综合能力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建设,实现江苏高速公路养护的日常保障、项目保障和应急保障。
融合协作。外部合作单位通过养护技术创新联盟、专业化工程技术中心,打造产学研用平台,汇聚智慧,为江苏交控提供养护技术支持和服务,实现协作各方理念、管理、技术和服务的全方位融合,推动养护事业创新发展。
构建养护标准体系。江苏交控从全局角度出发,统筹规划两个体系:一是养护管理文件标准体系。江苏交控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保障标准三个方面开展顶层设计,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配套、层次分明、划分明确、科学有序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技术、保障文件标准体系。二是养护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江苏交控以养护保障和应急保障为导向,以标准化养护基地和工区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设“分类明确、布局合理、功能清晰、运行高效、绿色环保”的高速公路标准化养护基础设施体系。
稳步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有序推进养护基础设施标准化。江苏交控规划标准养护基地15个(道路养护基地11个、跨江大桥养护基地4个)、标准养护工区85个(道路养护工区74个、跨江大桥养护工区11个)。全面推进了7个道路养护基地和3个跨江大桥养护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二是持续完善管理标准化文件。截至目前,江苏交控编制有关行业、地方、团体及企业标准共计58项,其中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5项、团体标准6项;已发布及在编的江苏交控养护类企业标准共计36项,其中标准体系类2项、日常养护类13项、桥梁养护类10项、路面养护类7项、其他4项。
江苏高养道路工程处就地热再生工程项目部施工现场
养护资源集约化。依托系统内专业养护单位,江苏交控通过养护基地和工区建设,实现系统内养护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更好地服务和保障高速公路养护。科研工作集中统一,依托养护技术公司,建立“科研需求、项目研究、成果应用、成果推广、效益评估、产权管理”的科研链,实现江苏交控高速公路养护科研资源的集中统一。
组织实施集约化。以快速养护为抓手,江苏交控尽可能减少养护对通行影响为目标,推行专项集中养护和日常集约化养护,以路网通行“交互影响最小、养护效益最大、公众满意度最高”为原则,合理决策养护项目的时空分布,尽量减少养护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实现施工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双提升。
创新专业化。从养护实际问题出发,江苏交控联合兄弟省(区、市)和多家科研院所成立了2个合作联盟,以及交通运输部BIM技术应用行业研发中心、长大桥梁健康监测数据中心、江苏省钢桥结构安全与铺装工程中心、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数据中心等9个专业研发及工程中心。按照钢桥结构铺装、索承桥养护、智慧公路等专业分类和实际需求,江苏交控开展了专业技术的研发、服务、咨询工作,切实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施工专业化。强化自有专业养护力量,在人才、设备和资源上提供保障。江苏交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涉及的工序安排、材料与资源分配、空间布置、进度控制、质量监管等诸多内容,对工程实施的各环节实施程序化管理。针对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排水路面、桥梁检测、桥梁维修加固、钢箱梁维修等技术,江苏交控有针对性地打造专业的施工团队,服务于路网的养护大中修需求。
多元数据辅助决策。江苏交控以“建设、交通、养护、性能、环境、检测、监测”七维数据为核心,打造养护数据网,实现养护全要素数据的融合,建立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分析机制,形成更精准的评估、决策方法。江苏交控运用大数据技术,更精准地把握道路设施技术状况发展规律,更清晰地认识道路设施技术状况演变本质,更全面及时地掌握路桥使用状态, 信息平台赋能管理。江苏交控按照“1+1+3+N”架构,以“数据一中心、运行一平台、管理三板块、功能多系统”为总体建设目标,以路面、桥梁、隧道、环境、计划、科研等为核心管理要素,统筹创建江苏交控养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业务+技术”融合,实现养护数据的集中采集与管理,以信息化推动标准化建设进程,提升养护管理效能。
品牌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江苏高速公路养护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江苏交控从决策科学化、管理制度化、科研精细化、工程精准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绿色化、操作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成本最优化角度出发,打造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苏式养护”品牌。通过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将品牌理念进一步转化为实际养护目标,实现江苏高速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品牌经营,促进可持续发展。江苏交控坚守 “苏式养护”品牌,持续保持江苏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舒适耐久、智慧高效、绿色经济,实现养护技术支撑链、项目保障链和资源供应链的全产业链发展。江苏交控助力打造绿色养护、生命安全、智慧养护、高效养护和养护保障五大工程,塑造 “世界前列,中国样板”的高速公路养护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养护管理的发展价值,服务于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
江苏交控构建高速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一是保持道路质量。自江苏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以来,面对路龄长、流量大、荷载重等多重考验,全路网路况长期保持高水平。二是保证工程质量。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材料、机械、技术等多因素相互融合,施工前场与施工后场相互配合的管理手段,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控制,打造优质工程。三是保障执行质量。围绕养护执行过程中的质量保障,对施工资源、技术成果、交通组织、人员配置、关联方协作等质量要素进行合理筹划,全面保障养护过程质量。
江苏交控重点实现效率“三个提高”:不断完善和强化制度建设,细化养护计划、风险、成本、质量和施工管理等管理标准和流程,规范养护管理行为,打通管理“经脉”,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从能力培养、知识积累、监督指导、考核激励、结构优化等方面优化资源,做好培育,淬炼管理“根骨”,提高执行效率。不断完善和强化作业标准化、装备机械化、实施快速化、组织集约化,持续研发应用“速度快、影响低”的养护技术、工艺和材料,形成成套的规范化手册,提升管理“内力”,提高实施效率。
沪苏通大桥全景
江苏交控立足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决策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基于长期保存目标,实行精准决策,实现决策效益最优。以高质量支撑长寿命,实现路面结构长期保存、桥梁结构安全耐久和养护投入效益最大。目前,江苏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已确保达到20年以上,并向“三十年路面百年桥”的目标迈进。江苏交控秉承持续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养护,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基于施工全过程的能耗、碳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率的综合评价,保持高速公路路面废旧材料回收率100%,循环利用率达100%。其中,大力应用就地热再生和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节约作业时间50%,降低雨天事故率40%,公众满意水平不断提升。
江苏交控建立健全质量、效益等管理评估方法,量化江苏高速公路养护对路桥、公众、行业、社会的贡献程度,强化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人在养护事业、服务和发展上的责任意识。在事业责任方面,永葆一颗匠心,执着追求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事业,在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和能力保障方面精益求精。在服务责任方面,通过不断提升江苏高速公路路桥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出行体验。在发展责任方面,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为全国交通行业探路,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养护行业、社会经济的开放共享和共同发展。
江苏交控不断拓展“苏式养护,匠心为你”的品牌内涵,提高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企业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面向国际方面,两次承办国际缆索承重桥梁运营机构会议(ICSBOC);“苏式养护”品牌首次亮相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举办了江苏高速公路高品质养护论坛。面向国内方面,江苏交控连续举办三届江苏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论坛,线上线下参与人次累计超3000人,成为“苏式养护”的特色名片。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路面快速无损监测与养护智慧化技术、特大跨径索承桥梁养护技术、“苏式养护”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列入江苏省交通强国品质工程样板工程任务,为交通强国贡献江苏智慧。江苏交控联合组建华东区高速公路养护发展联盟,加强区域交流、共享成果,共同促进华东地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
(点击查看大图)
本文选自
《中国公路》杂志202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