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16【彩塑】

- - -指尖上的山西

030
彩塑
彩塑是把黏土、纤维、沙子的混合物用水成泥,在木质的龙骨上塑造成型,然后打磨、着色描绘而成的造像。其融合了雕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用料特别,手法独到,在中华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土,为万物之本,一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源。在我国人类起源神话中,就有女娲抟土作人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生命起源于泥土的思考与探索。我国有实物可考的制作泥人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4千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唐宋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彩塑艺术保持着相对完整的传承体系和体量规模。彩塑艺术是用双手传递心灵、智慧和情感,是心手完美相应的历史瑰宝。
彩塑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 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山西依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保存了一万两千余尊彩绘泥塑,分别属于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8个历史时代,历史悠久和艺术价值在全国居于首位,其艺术特点也随时代变迁与地域不同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1、唐代彩塑: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具有造型优美、神态生动、比例适度、面形丰满、衣饰华丽、神态自若的艺术特征。
2、辽代彩塑: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留存的《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4、明代彩塑:采用了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特色,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塑、绘技艺高超,达到了“传神”的意境。
5、清末彩塑:将前朝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 比如“泥人张”的作品,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和对世俗趣味的认同,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民俗人情。色彩丰富,刻画细腻,集多种风格技法于一身,作品具有现实性、世俗性和艺术性。
面对古人留下的这些艺术精品,我们叹服,敬畏之余走进了代县“天顺昌”泥塑殿堂,在十九代传人胡华泰先生的讲述中,开始对这一古老艺术有所了解。代县泥塑彩绘源于为佛教、道教造像,作品遍及城乡佛寺庙观,成像用特制泥土塑造并施以彩绘。由于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艺术基础优良,又有特殊的地理优势,佛教圣地五台山,道教的北岳恒山相邻而居,深受佛、道两教文化艺术的感染,使代县民间艺人形成了我国北方佛、道两教造像流派的代言人。
据胡华泰先生先生介绍:明末清初,一代泥塑彩绘大师创办了代县“天顺昌”老字号泥塑艺术坊之后,一直延续至今。清道光年间,有号称“四明”的四位艺人,从事壁画、泥塑,本县及晋北一带多有其作品,声扬周边一带。清末“天顺昌”第十六代传人李亨旺、王虎虎善绘画,且精于泥塑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十七代传人孙元枝,画塑一体,曾参与“牛拉寺”等众多寺院的泥塑,尤以“天宁寺”的雕塑而闻名,名字收入代州志。孙元枝于1952年收梁荔叶为弟子,这师徒两代的泥塑彩绘工艺更加成熟,独具雁门文化和地域特色。第十八代传人梁荔叶先生收徒有胡华泰、梁华月、梁华尊、胡华川等十几人。
胡华泰先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既不同于长江以南的南派,也不同于西藏佛教密宗造像的独特风格。代县泥塑体型圆浑、曲线优美、裙裳凝重、衣带轻盈、动静有制、刚柔相济、神态自若、庄严,具有独特的造像艺术价值,为北方泥塑造像艺术的主流派系。
彩塑具体工艺流程有:
1、设计:确定塑造对象后,根据建筑物及场地大小确定塑造对象的高低尺寸,绘制设计图纸。设计原理要力求表达不同身份形象的性格、体态,根据解剖结构,做到造型准确,突出重点,夸张合理,取舍得当,形神兼备。
2、龙骨制作:根据造型设计扎制木质骨架,选取陈放后不易变形的木材,按照结实,稳固的原则扎好木龙骨。
3、粗泥:采用古河道沉积多年的细粘土,“滤沙澄泥”保证质地特殊,细而不滑、坚而不燥,不易风化。和泥要遵循古法“三揉三捣”,将泥千锤百炼,揉制劲道。
4、造型:使用特制粗泥进行头泥堆塑,使之基本成型。特殊部位用泥还需“加麻重制”,其中用麻还需特殊处理,以确保成像不裂不爆,永久传世。泥塑时要手到眼到,准确将设计理念表现准确,在结构精炼上、线条流畅上做好基础。
5、加固:用泥草绳或麻皮固扎,保证泥塑的稳定性。
6、精泥塑制:精泥必须选用澄泥,加棉花“五揉五捣”处理,以确保面部、手指、头插衣带细致逼真。塑造佛像体态尺寸,除必须遵循设计的尺度规制外,还需根据造像高度、角度,调整头面部角度或加减尺度等,以达到观看时舒展逼真。
7、打磨:将泥塑阴干,用特制腻子精心填补,然后用不同砂纸打磨多次,做到泥塑表面柔光细滑。
8、彩绘:分为打底粉、彩绘、上漆等三道工序。经过修整,涂以胶质泥合了白垩的底色,然后用点、染、刷、涂描等绘画技法敷彩,画出细部,在手、足、颜面和肌肤露出的部分,涂以颜料润饰皮肤,使之色泽鲜亮,并呈现柔软和韧性。
讲究线条柔美,色彩分明,与传统工笔画的手法相结合,把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精、气、神表达的淋漓尽致。进一步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态,通过夸张,合理地体现出人物的动态,给作品赋予灵魂。
彩塑作品在胡华泰先生和他团队的精心塑造及彩绘中栩栩而生,汗水滴滴入泥,造像精美绝伦,其中艰辛即便亲历现场也难以体会。泥塑彩绘每一道工序不止需要手工点滴累加,更需要每一位艺人具有艺术家的天赋。每一尊造像虽然有设计初稿,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艺人有洞察一切细节的智慧目光,摆脱世俗坦荡若谷的胸怀。
从造像的形制、面貌、衣饰、色彩等各方面,或威严、或慈祥、或柔美、或刚毅,都需要在一刀、一笔中倾尽心中的宁静、飘逸、仁爱,需要将千百次浏览过的前人塑像,将几十年凝聚的美学修养在着这一刻全力释放。我们一起凝视着那一尊尊神采奕奕,飘逸自得的造像,它们似乎去尽了人间烟火。那种消瘦或丰满的身躯,不可言述的神情,带着一个时代的强烈色彩,以洞察一切的神态对着它们的缔造着微笑。
越过时空浩瀚,我们今天可以欣赏到千年以上的抟土艺术,感受到不同时代的精美彩塑带着那个时空的精彩奔涌着,呼啸着,突兀地陡立于面前。我们应该感谢每个时代的抟土艺人,他们用磨砺的意志、凝练的艺术手法、神灵活现的雕刀,穿越了悠悠岁月,留下了每一个时代的完美符号,让我们仰而敬之。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胡先生这一代艺人,在这难以攀援的陡壁上砥砺前行,承前启后定格出这个时代的灵魂造像,并赋之于生命的质感和超脱。
一把泥,一把刀、一支笔把人生修炼得尽善尽美,何其辉煌。

物 语 档 案

采集地点: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采集时间:2019年8月
匠       人:胡华泰,男,1956年生人。代县“天顺昌”泥塑艺术第十九代传人。
现        状:省级非遗,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彩塑之美应该如何欣赏? 又怎样辨别不同时代的彩塑风格呢?

    *所有线上课程均支持不限次回听 当我们走进一座石窟或寺庙, 经常看到各式不同时代风格.工艺特征的塑像. 也曾无数次听到这样一种声音: "这些残破的泥人有甚好看的?"  到底是&qu ...

  • 苏州紫金庵十六罗汉 宋代彩塑

    江苏苏州紫金庵十六罗汉 宋代彩塑 紫金庵创建于梁陈,唐贞元年间复建,宋.元.明三朝屡建屡毁.清乾隆十一年,住持僧道宏创建罗汉堂正殿.净因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前庵后宅"小型佛教建筑 ...

  • 山西这俩大师彻底火了!

    本文作者和范永亮先生在一起 世人皆言燕赵之地无文脉,余尝亦以为然.而今以范永亮.张晋峰观止,方知此论之谬久矣! 范永亮,山西祁县人也,生于农家,而后入山西艺术学院,专攻雕塑,凡五年毕业. 是五年余,范 ...

  • 专家忍痛拆除千年宝塔,却发现更欣喜的文物,两大博物馆竞相收藏

    在浙江温州瓯海区南白象街道上,可以看到一座仿古的宝塔白象塔,街道就是以此为名的.可惜的是,这座白象塔是1999年重新建造的,原塔则在1964年被拆除.当时的白象塔是唐朝贞观年间所建,历经一千多年,砖木 ...

  • 【精品艺术】清代彩绘泥塑艺术家、“泥人张”彩塑创始人

    原文地址:清代彩绘泥塑艺术家."泥人张"彩塑创始人-天津泥人张作品选作者: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       张明山(1826年-1906年),名长林,字明山,后以字行,天津人,祖籍 ...

  • 藏在一家科研单位里的大悲殿

    大慧寺大悲宝殿建筑局部 北京大慧寺位于海淀区大慧寺路,在钢铁研究院内,距离国家图书馆很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一座大悲殿. 大慧寺为明正德八年(1513年)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张雄是明武宗朱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