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大师:八十五年跌宕人生,却从万历朝活到了康熙朝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愧在灯前。”于明朝遗老们而言,大清的江山始终不如他们所愿。尽管他们清楚仅凭一己之力,要想扭转大明衰退的局面恍如痴人说梦,但他们还是会忍不住为没能守住大明而感到惭愧和痛心。朱舜水、顾炎武,乃至黄宗羲,他们都在晚年陷入如此的挣扎之中,无法自拔。

于黄宗羲而言,“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他无法放下多年来为大明操持的那颗心,也无法从此续简易俗。他怎么也没办法抹平三十多年来大明刻在他心头的印记。

万历三十八年(1610)八月初八,传说中这天是王母娘娘的瑶池大会。而这一天,在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大抵是有头麒麟“反其道而行之”,来到黄家给这家人送来一份珍宝。这珍宝,便是黄宗羲。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在黄宗羲出生六年后考中进士,后来成为御史。可黄宗羲给这个家带来的福气,好像并没有太多。天启四年(1624),黄尊素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夺去一年俸禄。天启五年(1625),黄尊素又因政敌构陷而被贬为平民。不久后,他又被魏忠贤一派污蔑,严刑拷打,终在无奈之下自尽于狱中。而此时,黄尊素四十三岁,黄宗羲十六岁,大明离灭亡还有十八年。

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等奸臣被铲除,黄宗羲得以为父亲平反。被叫去做证人的黄宗羲愤怒地痛殴了当初残害父亲的一些奸臣余党。当时有人愿给黄宗羲金三千,以求他不要去当堂指正。可黄宗羲直接将此事上奏,明言:“实今日犹能贿赂公行,其所辨岂足信?”崇祯皇帝见黄宗羲如此正直,都忍不出夸耀黄宗羲“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而在替父亲讨回公道之后,黄宗羲并未借着他的好口碑直接去朝廷谋一官半职。他深感科举行至此时,已对人的思想有着颇多禁锢,必须有些调整和发展,所以他更加专心于学问,力求成为一个有实力去治愈这些顽疾的人。

此后的几年间,黄宗羲积极参加一些学社。当时有名的复社和由何乔远引领的诗社,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后来,他还与志同道合的万泰、陆符和自己的两个弟弟一同在家乡建立了梨洲复社。

崇祯十五年(1642),怀着凌云壮志的黄宗羲前去参加会试,期望就此去大展身手,把历年来积累的学问都用在为天下苍生谋福利之事上。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名落孙山。而更让他无法接受的事是崇祯十七年(1644),当初夸耀他的崇祯皇帝吊死在了一颗歪脖子树上。

而复社的诸位还没能从亡国的悲痛之中缓过神,南明弘光政权就把他们当做社会的蝗蝻给抓进了狱中。第二年五月,弘光政权被清军推翻,黄宗羲趁乱逃回家乡,开始了他的反清复明之业。

为了支持行动,黄宗羲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召集了六千余人投靠盘踞浙东的明朝鲁王朱以海。然而黄宗羲手里的那点兵马,完全无法与清军抗衡。顺治三年(1646),一面被清军追击,一面因扰民而被当地民众抵制的黄宗羲残部彻底四分五裂,黄宗羲左躲右躲,躲进了化安山(今浙江省余姚市境内)。

三年后,黄宗羲再次投奔鲁王,受命与阮美、冯京第等人一起前往日本请求支援。结果当一行人穿过波涛到达日本的长崎一带,却只得到冷冰冰的拒绝。回国后的黄宗羲一时觉得心灰意冷,便辞去了鲁王给的官职,再次回到家乡隐居。

只是相比自己经历的些许挫折,黄宗羲更放不下的还是大明。虽然他人不在反清复明的前线,但他始终通过自己的渠道沟通鲁王和其他反清复明势力,并向他们传递清军情报。也正是因此,顺治七年至十一年(1650至1654),黄宗羲老是被清军通缉。

然而随着一封封信件的收寄,黄宗羲愈发感觉到绝望。反清复明,越来越成为他不可触摸的虚无缥缈的梦。从顺治十年(1653)起,他开始著书立说,四处讲学。康熙十七年(1678),声名远扬的黄宗羲第一次正式收到清廷递来的橄榄枝,但他选择了拒绝。康熙十九年(1680),清廷再一次诚邀黄宗羲前去修撰《明史》,但他还是婉拒。当初气血方刚的那个复明义士一去不回,只留下一位学富五车的智者, 在浙江埋首纸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廷再次邀请黄宗羲北上去做皇帝的顾问,但他还是拒绝了这份好意。实际上,在两年前,他就已经在父亲墓旁为自己备好了生圹,做好了去见父亲和故国的准备。

黄宗羲曾写过一组诗,名为《周公谨砚》。其中有一首这些写到“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于他而言,自明覆灭那天起,他就永远都是大明的遗民,徒留于世而渐渐失去希望,渐渐失去生机。他没能实现最初改革科举的壮志,也没能实现后来反清复明的奢求。他被留在这世上,静静地做授业解惑,沉默地等待与家人重逢,最后黯然地走向消失的故国。

(0)

相关推荐

  • 这样一个晴天都打伞的怪人,却是个硬骨头的忠臣

    在明末清初,生逢乱世的文人们,纷纷有了自己的选择.比如东林党的领袖之一的钱谦益,虽然也曾抵抗清军,最终却还是开门投降,留起了辫子.然而在他同时,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展现出令人敬仰的气节,他就是 ...

  • 黄宗羲:课徒讲学以终,致死不仕清廷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比照了历代税赋改革,发现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黄宗羲将此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

  • 洪承畴明清两朝为官算不算奸臣?乾隆如此评价他

    撰文|赵立波 说明:本文不持任何立场,从历史角度来看,影响明亡清兴,变节.投降主义的人物,完全不存在翻案的任何可能.但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洪承畴曾作为崇祯寄予厚望的人,其个人能力均十分出色,为何最终 ...

  • 康熙帝宣布,要善待明朝后人,可崇祯皇子一现身,他却翻脸无情

    公元1699年,清朝康熙帝在南京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以此收买人心,又召谕天下,要「访察明室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 然而,九年之后,当崇祯帝四皇子朱慈炤被清廷发现,虽然他此时已经是75岁高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五) 永远存在的监察系统

    (八十五) 永远存在的监察系统 批评与自己我批评,是我们的组织,可以永褒青春的一个重要保证. 这个,并不是现代才发现的,古代的统治集团,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也会用制度,保障各种批评的声音存在. 因为 ...

  • 卷三百五十四 ◎兵部八十五

    ○槊 <通俗文>曰:矛丈八者谓之槊. <晋书>曰:刘迈,毅之兄也.迈字伯群,少有才幹,为殷仲堪中兵参军.桓玄之在江陵,甚豪横,士庶畏之,过於仲堪.玄曾於仲堪厅事前戏马,以槊拟仲 ...

  • 认知世事(六百八十五)

    不同的人,为你做同一件事,我们就会感到天壤之别. 因为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是做事的人. -------------------------------------------------- ...

  • 第一百八十五个故事——致遥远的你

    今天的早上七点,温度稳定在27度了,这是我不知道多少个早晨看到的卢塞纳的天气,阳光明媚.那么,千里的之外的家呢,只有7度.前一阵子寒潮刚过,雪是终于才下. 在这年关年尾的节点,仅仅闻着阳光下晒被子的味 ...

  • 词话楹联第八十五期

    中华国粹网校中班作业: 先填空成句再应对.古今音自辨.要求:成句通顺流畅,表意明确,平仄合对联格律,对仗工稳,不犯禁忌: 1.半屋诗书()()() 2.春约()()()()() 第一题,是很平常的一个 ...

  • 词话赏析第八十五期

    七律·退休感怀 文/张志民 烛影摇红四十年,一枝粉笔结情缘. 园中桃李香浮梦,诗里春秋句满篇. 屈指华年惊逝水,凝眸夕照对青天. 今朝喜作退休赋,拙韵飞扬杯酒前. 明山才子点评: 此诗高度慨括了张老师 ...

  • 人间词话第八十五期

     八声甘州·祭 文/汾河之畔 看一江逝水向东流,魂魄浩千秋.自炎黄舜禹,唐宗宋祖,独领神州.四十周年依旧,举国念思愁.巨匠泽东伟,大业传留.     帷幄笑谈天下,灭中华战火,信步洲头.抗东瀛倭寇,平 ...

  • 这个版本最好!八十五式完整演示带口令字幕

    这个版本最好!八十五式完整演示带口令字幕

  •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八十五)三根汤治咽炎【...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八十五) 三根汤治咽炎 [治法]板兰根.山豆根.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日一剂 [疗效]急性者效果佳. [来源]国防科委司令部门诊部丁燕林 [验证]唐山铁路医院秦皇岛卫生所冯立夫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