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茅台工作仅仅55个月的李保芳董事长离职,原贵州省省委委员、交通厅厅长、党委书记高卫东接任。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相关介绍老唐就不拾人牙慧了,说点儿别处没有的个人看法吧
我对李董印象极好,对其离开略感可惜,却也对高董的到来充满憧憬。毕竟高董还不满48岁,还没有到守成养老的时候,正是出政绩,出业绩,给履历添光辉的黄金时刻。李董来茅台的55个月,正是茅台高速增长的几年,实现千千万目标的几年。但这个千千万的功绩——集团营收过千亿,上市公司股价过千元、市值过万亿——主要不是李董的功劳,是前任袁董和季老的桃子
早在2014年初,老唐就在《证券市场周刊》上发表过文章,白纸黑字的写下自己的推算结果:“2014~2018年,公司很大概率将重演2008~2012年四年的高成长故事。所不同的是,前一个成长,主要靠价格驱动,而接下来的成长,将主要靠量的驱动。”——《证券市场周刊》2014年3月28日,《价值投资实战手册》189页。这项改变,作为深度跟踪的投资者,应该都有深刻体会。在2015年之前,公司经营数据的披露非常模糊和随意,投资者需要通过各类讲话、新闻稿、会议甚至是当地政府的工作简报,拼凑和推理茅台每年的产量、销量、库存量,以及产品结构。在我自己搜集和整理茅台产销存数据的excel表格里,有很多数字都插有批注,用以记录这个数据的复杂推算过程,数据源来自哪里,怎么相互印证拼凑出这个结果的。
好处是,老唐在2013年到2014年间,靠分享这种推算过程和数据,足足从《证券市场周刊》手中换回好几瓶茅台酒——周刊的稿费标准是千字300~500元,老唐基本享受500的标准,折合一个字5毛钱,标准的五毛党
自从李董2015年来茅台后,茅台的信息披露质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只瞅股价不看“地”的炒家感觉不到。公司的产品结构,销售数据,基酒产量,库存量,全部都有了明细披露。虽然貌似只是几个数字,但对于投资者而言,那都是带来大把钞票的无价之宝
李董不仅让我省下大量时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②推动了系列酒公司营收从十亿到百亿的大跨越、大发展。2015年之前,茅台的系列酒(也称茅台酱香酒)一直是个不起眼的搭头。纯粹是因为收购了原习酒破产时的酱香生产线相关资产,整合了仁怀市怀酒生产线——这些现在看是英明前瞻,当时估计主要还是考虑为当地分忧,加上茅台酒酿造完毕后的废糟还可以废物利用,才整出这么一堆东西来。因为是搭头,也因为茅台酒本身的畅销,系列酒根本不被公司重视,其销售基本靠强行搭配给茅台酒经销商来完成。经销商也更多的将其理解为茅台酒的变相涨价,这堆玩意儿(王子、迎宾、汉酱、仁酒)根本没人考虑去推它,能处理几个钱就算几个钱吧。反正茅台酒紧俏,也就不靠这堆搭头来挣钱。这样的产品,怎么可能有Bigger、有形象、有客户美誉度呢?
结果就是一旦茅台酒本身的紧俏度下降,经销商话语权上升,首先打击的就是这堆搭头。2014年系列酒销售量仅5000多吨,销售收入不足10亿,利润几乎可以忽略。系列酒从人见人烦的搭头,变成今天的印钞机,主要转折点有两处:一是2014年12月系列酒与茅台酒分家,单独成立销售公司。这个期望早在2014年老唐就谈过:“系列酒生产及销售部分,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运作,是非常值得期盼的动作。”——《证券市场周刊》2014年3月28日,《价值投资实战手册》187页站在那时,我这样看待茅台系列酒的未来:“中端是茅台的短板,也是茅台的机会。系列酒拆出去单独运作,才可能有机会。不拆出去,销售公司永远靠着飞天,永远顾不上系列酒。”——这段话发表于2014年10月。第二就是李董2015年给出大胆承诺,允许系列酒政策性亏损三年,增加费用投放,从头开始做市场。正是这样的放手支持,茅台系列酒(一曲三茅四酱)开始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五年五级跳:2015年销量7826吨,营收11亿(不含税的财报营收口径,下同);注:2015至2018营收为不含税年报口径,2019年报还没发布,102亿为含税口径。从2014年末的9.35亿营收,到2019年末的超过90亿营收,在李董大力支持的五年里,茅台系列酒一举将历年积压的存货变成了畅销产品
五年完成十倍营收,数十倍利润的辉煌战绩,年化增长率高的吓人。茅台系列酒的品牌形象,从讨人嫌的搭头变成了客户引以为荣的消费
伴随前期扩产项目的落成,茅台酒和系列酒的产能将在今年同时达到5.6万吨规模。以当前市场对茅台系列酒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而言,系列酒的未来成长依然可以期待。今年内系列酒达到5.6万吨产能,但这部分产能明年才会产出基酒。因为酱香酒2020年的基酒产量,来源于2019年重阳节前后投放的高粱和小麦。同样,茅台酒今年也将有6600吨产能完工。原计划于6月30日完成基建,目前看新闻报道说茅台的基建已经复工,基本没有受疫情影响,正常推测可以如期完工。这6600吨的产能可以在今年重阳投入使用,但要明年才会贡献基酒。此时难免会有书房老友问,那为什么老唐之前依然预计2020年基酒产量会在5.6万吨左右呢?这是个模糊推测,由于实际产量和设计产能之间会因天气影响、人工操作及多种不明因素影响,会有波动,通常是实际产量高于设计产能。这种情况下,2020年基酒生产仍然有“可能”达到5.6万吨左右,但不太可控,要看运气。
其实我原本推测过2019年就有可能达到5.4万吨甚至5.5万吨的。
因为2019年上半年基酒产量是3.44万吨,当年节气和取酒进度与2018年一样。如果下半年能和2018年一样达到1.93万吨或略有增长,全年5.4甚至5.5万吨就达成了。但2019年下半年只产出1.55万吨基酒,导致预期落空。同比减产的原因,我咨询过公司,未得到回复。所以,老唐说2020年基酒产量数据预计为5.6万吨左右,和公司口径披露的2020年产能数据基本一致,是模糊的简化记忆。具体生产数量,届时再根据实际各轮次生产情况动态跟踪和调整
茅台公司制酒车间已经于2月13日正常复工,开始酿造二轮次基酒,预计再有十多天就可以产出二轮次基酒了。顺带说一声,灌装包装生产也正常复工,本周公司已经允许经销商支付四五月份货款,行使四五月份提货配额了
③李董在茅台的第三大贡献,是加大了对茅台品牌的保护。
任期内结束了国酒商标纷争(公司放弃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大力清理集团小品牌,压制集团内其他子公司对茅台品牌的滥用。茅台品牌被集团其他子公司碰瓷滥用,一直是茅台股东心头之痛。李董从2017年5月开始,大力整顿集团内部产品线和品牌,砍掉了数百个子品牌,数千款产品,并对集团内部子公司使用茅台集团和茅台股份相关汉字、Logo及商标做了严格的管控。李董甚至不惜公开点名批评白金酒公司、茅台技术开发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的不当使用行为,不惜使用对违规使用子公司停业整顿或全面接管的雷霆手段,强力保护茅台主品牌。这当中必然触及大量子公司及相关经销商利益链,李董的压力和付出是很大的,在维护茅台股份公司即茅台股东的长期利益上,李董功不可没
其主要遗憾,是坚持使用计划经济思路管理茅台的价格,坚持在批发价高达2000元左右时,仍坚持969出厂价+1499零售指导价的僵死价格政策。结果自然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股东利益受损,市场资源错配,目标客户买酒难的当前困境。不仅如此,扭曲的、巨大的利润空间(1吨茅台提货单里藏着200万以上的利润,茅台一年出货3万多吨),勾引各类利益群体使出浑身解数钻营,权钱权X交易大行其道。糖衣炮弹狂轰滥炸之下,党和人民倾注多年心血培育的茅台管理层,成建制地锒铛入狱,令人痛心
!
至于网络反应强烈的集团营销公司一事,确有思虑不周,但未构成实际损害,无法确定李董内心考虑的究竟是他自己说的那种方向,还是网民猜测的那种方向。不诛心,略过
因为没有关注过高董,只能从履历上推测一些可能和期望。不一定靠谱,当做闲聊吧
高卫东,河南邓州人,1972年11月出生,只比老唐大半岁。21岁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在贵州就业。此时看上去很平凡很普通,对吧?仅仅七年后,28岁的高卫东任贵阳市小河区(后来改名叫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区长,副处级。这中间的跨越就很惊人了,和今上不相上下(今上29岁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贵阳是贵州省省会,和我大成都类似,我随意查了查成都几个区的副区长,年龄基本都在45以上。老唐老家的同班同学,有不少在当地政府体系内。据我所知道,目前最成功的同学奋斗到正科级,距离28岁的高董还有不小差距。高董不到40岁,成为贵阳市副市长。这个,对中国公务员级别略有了解的人都能体会到有多厉害。不深说了。因为对高董完全不了解,所以无法谈预测,只能谈期望。往好处想,48岁的正厅肯定不是来养老的,应该是想做事、想出政绩的
企业花费巨额资金+五年时间酿造一瓶酒,本钱+资源+税收+利润总共才卖969元,经销商接手啥事不做就可以翻倍甚至更多。这个利益结构用任何理由解释都是荒谬的。除了流失国有资产、损害股东利益、扭曲市场行为、创造贪腐空间之外,一无是处。加大分红力度,即可以减少股份公司资金闲置、资本浪费,又可以增加对股东的回报,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同时还能为高董掌控的茅台集团多元化发展提供弹药。其三是盼望高董考虑启动茅台股份公司全资收购或控股习酒以习酒2019年约80亿销售额,15亿左右净利润,以及目前已经拥有和正在建设的产能考虑,我个人觉着作价400亿以内市场应该不会反对,500亿估值或许也可一试
收购习酒,可以通过茅台集团转让习酒股权实现,也可以通过股份公司认购习酒增发股份实现,或者干脆二者并行。
收购习酒,可以让茅台集团得到更多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满足集团进军金融业的渴望;
可以让股份公司专注主业并增加新的增长点;
可以为习酒提供强劲的品牌背书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在习酒上市进程受挫的情况下,这应该是多赢的方案,非常希望高董入主后能朝这个方向考虑
其四是期望高董任期内,能解决茅台管理层即核心员工股权激励的事情。作为一家年度净利润数百亿+税收数百亿的大型企业,管理层没有股权,年薪最高的才几十万,而面对的诱惑又那么多。作为原子级别小老板,我已经觉得我们有点欺负老实人
,不知道控股股东是否也这么想?
咱们不能仅靠纪律和忠诚约束干部。好人、做事的人、创造价值的人,理应获得丰厚的报酬,理应生活的更好更体面,那样才能增加更多抗拒黑化的能量
股权激励的事情,是控股股东在2006年就对资本市场做出的承诺。2006年控股股东承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对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股权激励办法。这个承诺至今也没有任何进展。当然,这事不是茅台管理层可以做主的,主要决策权在省政府。但期望高董到任后,能够利用长期在省政府任职的人脉和资源,为推动股权激励出把力,不要亏待干活出力的人
最后感谢李保芳先生这些年在茅台的付出。期望这次是顺利退休或者另有任用,而不是其他什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