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5

X
(续)
3、制骨业
田广林先生是有关兴隆洼文化制骨业论述最为详尽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制骨业是几乎可以与当时的制石业、制陶业并驾齐驱的社会生产部门。“而且又进一步指出,在生产工具中刀和匕的数量最多,石骨复合工具石刃骨刀、石刃骨匕和石刃骨镖最具技术含量。生活用具以骨锥的数量居于首位,并从形态学角度区分了易于混淆的锥与匕。
到了小河沿文化骨制品的制作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仅大南沟墓地出土的骨制品工具就有60件,充分体现制骨业的兴盛。这里发现的骨针,针鼻上端两侧切磨扉薄,平滑均匀:针眼孔径仅为0.5毫米,可见制作工艺的精湛。石刃骨器在造型、工艺及实用性等方面,都达到完善的程度。复合工具的骨刃由镶嵌的石叶和石条改为加工规整的石片,反映出工艺技术的进步。“就其(石刃骨器)流行之盛、水平之高来说,小河沿文化时期的西辽河地区可以说达到了发展的顶点。
制骨业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仍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骨制品种类丰富,制作精致,并已成批生产,形成专业的生产部门。所生产的骨制品多数属于与农事有关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4、制玉业
本区是我国古代玉器制品的原生产地之一,制玉工业历史可以上溯到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出土玉器达几十件之多,从质地上看,都属于真玉。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熟练掌握了鉴别玉石材质的知识。从制玉工艺上看。已掌握切割、抛光、钻孔等技术。刘国祥又进而指山:“玉器的造型题材町分成装饰类与仿工具类两种。……器类相比虽显单一,却具有开先河之风范。”此外,郭大顺在《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这一时期的玉器“可能已有专业分工”,并与渔猎经济有着密切联系。
红山文化以玉器的发现著称国内外。它的制玉业较之其它手工业而言,可谓工艺精湛,在本区已处于鼎盛的发展阶段。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文献不胜枚举,涉及到玉器工艺方面的研究也为数众多。除一些专著对红山文化制玉业有所提及外,还发表了不少专题性文章。学术界对红山文化制玉业有如下评价:红山文化前期制玉业在保持兴隆洼文化玉器传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阴刻和浅浮雕工艺。到了中、晚期玉器在外形方面一改实用工具的面貌,转而以仿生造型为主。而且,红山人对于玉料有严格的鉴别能力和选择标准。除选料外,在玉料的切割、钻孔、雕刻、磨光等方面,红山文化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钻孔既使用桯钻法,同时又掌握了进步的管钻法。玉器的磨光技术也在打磨以外,用槽磨法磨出一种瓦沟纹,体现了红山人对玉器磨光技术掌握的高度成熟。
大甸子基地出土的玉器成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玉器工艺的最佳代表。此时玉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的装饰品,不象红山文化那样多用于宗教礼仪活动。尽管在雕琢工艺和钻孔技术方面稍逊于红山文化,但也不乏表面装饰精美雕刻花纹的玉斧这样罕见的玉器顶尖之作。
5、金属冶铸业
辽河上游地区的冶铜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然而,学术界对牛河梁转山子遗址发现的冶铜坩埚残片、牛河梁铜环及西台陶范,仍存在一定争议。首先是关于牛河梁转山子遗址冶铜坩埚残片的分歧,苏秉琦在《中国通史》第二卷的序言中,曾提到“红山文化冶炼遗存,即指牛河梁转山子的冶铜坩埚残片。但因出土坩埚的地层遭到过严重扰动,经进一步研究确定该残片实属夏家店下层文化。其次,对于牛河梁铜环的年代,研究者们也有两种看法。安志敏认为“似不属于红山文化遗存”。与之相反,牛河梁积石冢的发掘者郭大顺却断定铜环是属于红山文化。田广林先生将铜环所出土的4号积石冢的l号墓葬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对比,认为二者葬法有明显区别,“所以这里的l号墓不可能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从而肯定铜环为红山文化遗存。最后是西台陶范问题。据西台遗址发掘者杨虎判断,陶范出土地层是红山文化的房址堆积。郭大顺、田广林先生曾亲自观摩过此陶范,他们都认为应属于红山文化时期。
夏家店下层文化之所以被称作早期青铜文化,主要因为它具有较为发达的金属冶铸业。这一时期除铜制工具及装饰品外,还出现了武器和礼器。另外,金属制品还包括铅和黄金。敖汉旗大甸子出土的铜套件,是用两块外范和一块范芯铸造出来的,可见当时已掌握了使用合范铸造技术。赤峰四分地发现的陶铸范,是国内发现最早也是最明确的陶范之一,说明当时使用合范已达到相当规范的程度。还有辽宁锦县水手营子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的铜柄戈,是该文化目前最大的一件青铜制品。有关夏家店下层文化有无青铜容器问题,迄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上世纪八十年代,赤峰市翁牛特旗头牌子出土三件商代青铜器,苏赫曾撰文认为应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刘观民对此也持相似观点。但这一看法被当时多数学者否定,此后,李恭笃、高美璇曾明确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未见大型容器”。张忠培同样认为“是否有较大型的青铜容器,目前没有物证”。而郭大顺通过对出土青铜制品的技术水平分析,推断“当时铸造铜容器,至少是小型铜容器是完全可能的”。田广林、乌恩岳斯图也持同样看法。乌恩岳斯图通过各遗址出土青铜器铸造技术及专家对炉壁残片测定,进一步证实当时青铜冶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具备铸造青铜容器的能力。然而.他认为若想证明这种说法,只能寻找确凿的实物证据,这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
三、辽河上游农业起源的动力机制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