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中的一对“鸳鸯”:雍正通宝“乾隆手”与乾隆通宝“雍正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1 雍正妃行乐图(局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长假之余,笔者和一位朋友聊起了清钱中的“手类钱”,说实在的,想把此类钱厘清楚不容易,但凡事都是先易后难,由简入繁,还是从基础的说起。

什么是“手类钱”?就是在一个钱的正(背)面铸文中,出现了另外一种钱的文字特征,即称之为“XX手类钱”,如圣宋元宝“通宝手”、万历通宝“泰昌手”等;“手类钱”古来就有之,而到了清朝,其种类比之前出现的“手类钱”种类总和还要多,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格局。对于清钱中的“手类钱”,大致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是横向的,即同一时期的一个钱局所铸的钱,出现了另外一个钱局所铸钱的文字特征,如“泉手源”、“源手泉”,其他还有“黔手”、“桂手”、“云手”等;这一类钱一般是在相邻的两个钱局互相出现,如“东手临”、“临手东”、“苏手浙”、“浙手苏”等,至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钱局则不会有这种情况,比方说,“黔手东”或“东手黔”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类钱的母钱之前为两个钱,各磨去一面铸文后,经粘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母钱,然后再翻砂铸流通钱,属“拉郎配”性质,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铸量。

第二类是纵向的,即在一个钱局所铸钱上出现了另一个时期所铸钱的文字特征,如雍正通宝“乾隆手”、乾隆通宝“雍正手”就属于这种情况;和第一类钱不同的是,这类钱经过了完整的铸钱流程,从制版、审核到铸造、发行一切皆备,只是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属试铸性质;主要作用是为“正用钱”做备份,以防在私钱泛滥、官钱壅滞、行政干预无效时,以此作“新钱”来除弊。

作为“手类钱”,两者都是收藏市场中的香饽饽。然不同于第一类“手类钱”主要是反映形式上的多样性,第二类“手类钱”更多的是反映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后,在钱币上产生的变化;满清在入关前主体为游牧民族,其文字“满文”在书写上多表现出随意性,比较潦草,体现在钱币上,甚至出现“一币一版”的情况,令人真伪莫辨,如“天命汗钱”已知品种就达数百种之多;入关后,随着汉文化日趋渐深的融入,钱币上的满文文字也越来越规范化,乃至受汉字“方块字”的影响,满文的书写也变得直来直去,这就为纵向“手类钱”的演变奠定了基础,而这当中以宝泉局的制钱最具代表性。

宝泉局后于宝源局成立(始创于明朝时期),但后来居上,在铸钱上起着政策导向和标杆性作用,其政治地位不言而喻。清入关当年即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宝泉(户部)、宝源(工部)两局铸钱,宝泉局承担中央最高造币决策和钱币主管机构的职能,任务包括审样、试铸新钱、向地方发放样钱和母钱、勘误等,所铸“正用钱”主要充军饷。

因此,把宝泉局铸钱作为纵向“手类钱”的研究标的,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至于其他“手类钱”则“纲举目张”。

宝泉局纵向“手类钱”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钱背满文的变化上;随着多民族文化的渐次融合,钱背满文的“汉化”现象日趋明朗,其钱满文“泉”字当中的弯曲笔划越来越少,直到完全消失,最终演变成汉字“方块字”式的直笔笔划。

下面先看看清朝各时期宝泉局的“正用钱”是怎样的,大家快来看:

图2 顺治通宝(正用钱)正、背

钱径:27.5*1.0mm*4.3g

入关伊始,战事正兴,社会动荡,钱式多变;图2币中满文“泉”字是其文字的初始状态。

图3 康熙通宝(正用钱)正、背

钱径: 28.2*1.0mm*4.0g

时至康熙,天下大定,钱式渐少;图3币式一直行用到康熙晚年无变化,这是人心思定的结果。

图4 康熙通宝(罗汉钱)正、背

钱径:27.2*1.5mm*6.3g

图4币相传为康熙大寿时用的“宫钱”,币中满文“泉”字上部开始出现“直笔”。

图5 雍正通宝(正用钱)正、背

钱径:26.5*1.0mm*4.5g

雍正守成,“萧规曹随”;钱式无变化。

图6 乾隆通宝(草泉)正、背

钱径:23.0*1.3mm*3.8g

乾隆当朝,国泰民丰,满汉文化至此已势均力敌;图6币满文“泉”字上半部已完成“汉化”(成直笔),下半部则仍有满文“遗韵”。

图7 乾隆通宝(大样)正、背

钱径:27.5*1.7mm*6.8g

图7币中满文“泉”字至此已整体完成“汉化”,笔划全部成“直笔”。

图8 嘉庆通宝(大样)正、背

钱径:27.5*1.4mm*5.6g

嘉庆非“庆”,命多乖离;钱式无变化。

图9 道光通宝(大样)正、背

钱径:28.2*1.6mm*6.8g

道光一朝,国运渐衰;图9币中面文,内显拘谨。

图10 咸丰重宝当十(正、背)

钱径:36.5*2.8mm*15.6g

咸丰命苦,战火连天,库财耗尽,始铸大钱;图10币堪称精品。

图11 同治重宝当十(大样)

钱径:32.35*2.05mm*13.8g

同治中兴,气象一新;图11币“王者风范”乍现。

图12 光绪重宝当十(大样)

钱径:31.6*1.3mm*9.1g

光绪思变,功败垂成;机制币方兴,传统"方孔钱"由主角变为配角,图12币为钱局象征性铸造,币文呆滞,败象尽显。

图13 宣统通宝(正、背)

钱径:18.8*1.2mm*2g

宣统一到,完了完了;图13币由于钱径过小,以至币中满文出现扭曲现象,一个王朝铸币至此,什么都别说了,结束了,回老家吧!

说完了“正用钱”,“手类钱”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来看:

图14 顺治通宝(乾隆手)

钱径:26.85*1.26mm*4.5g

顺治钱满文“泉”字出现“汉化”直笔,既奇且稀。

图15 康熙通宝(乾隆手)

钱径:27.85*1.15mm*4.8g

图15币满文字体和图14钱基本一致,满清王朝到了康熙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站稳脚跟,币中满文反映了该时期其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图16 乾隆通宝(宝川)雍正手

钱径:23.75*1.45mm*4.3g

雍正通宝(宝川)

钱径:26.90*1.20mm*5g

在图16中,可以看出两个币中满文“泉”字的特征基本一致,乾隆钱中的满文甚至比雍正钱还“雍正”,这是因为川地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文化交流相对来说“慢半拍”的结果。

图17 咸丰重宝当五十大样(雍正手)正、背

钱径:55.2*4.0mm*65.3g

图17币满文“泉”字笔划出现弯曲,是文化“返祖”现象的反映;咸丰帝执政期间,在内外两方面都吃尽苦头之后,于是思想上幻想着当年满清先祖的盖世神勇能再次出现,钱币上居然有“应”。

图18 咸丰元宝当千(准“雍正手”)正、背

钱径:57.5*4.3mm*61.6g

图18币满文“泉”字具“雍正手”特征,但因其中个别笔划较短,尚不能百分百地作出判定。

写到这里,本文的两个主角该出场了,请看下图:

图19 乾隆通宝(大满文)“雍正手”

图19币同时为“折尾泉”版(即满文“泉”字的最后一笔朝右上方折去),另又为“细字”版;属稀见品。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件清钱大珍,它就是————

“六位一体”精稀币:雍正通宝“超长满文”版“乾隆手”

图20 雍正通宝“六位一体”精稀币

首先,图20币为“乾隆手”,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图20和图19两个币中满文“泉”字其实相差不大,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收藏界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概念,即几乎同样的满文“泉”字,以雍正和乾隆中间为界,之前称“乾隆手”,之后称“雍正手”;对此,虽然不是很严谨,笔者也不能自作主张地改变定义。

其二,图20币为“大宝泉”,币中满文“宝泉”两字同普通币的满文相比呈“大写”状态。

其三,该币为“长满文”,并且是加长版的“长满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集资料比对一下。

其四,该币为“折尾泉”。

其五,图20币为“宋体泉”,币中面文“雍正通宝”的书体为宋体(即印刷体),故称之;该版为清钱中的名誉版。

其六,图20币为“离宝”,该币面文“宝”字的“贝”中二横与两竖不连,呈“悬空”状态,这有点类似“三离划”,但后者是三横不连,“离宝”钱的制版及铸造难度远大于“三离划”;关于“离宝”,宋钱中出现过,比如宣和通宝“离宝”,其定义就是“贝”中二横与两竖不连,为宋钱中名品;清钱中,笔者在此之前没有发现“离宝”类钱的存在,可以说,图20雍正通宝“离宝”币,作为实物,属首次发现,并且是在本文首次披露。

图20币为笔者在公开市场中与别的钱一起合并拍得。

人世间,常把长相厮守在一起的有情人称作“鸳鸯”;本文中,雍正通宝“乾隆手”和乾隆通宝“雍正手”是在多元文化演变的熏陶下,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恐也再难分开,成了钱币中的一对“鸳鸯”。

鸳鸯在秋水中徜徉

秋水编织着秋雾

秋雾拂过沉思的脸庞

脸庞遮起了面纱

面纱像轻风

轻风唤醒了久闭的心房

心房里装着阿尔的太阳

太阳般的烈焰燃烧着生命的渴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