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一代名臣王禹偁鸣不平,两年后他也被贬到黄州

苏轼一生中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1080年被贬到黄州,个人遭遇了不幸,却成就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黄州成就了苏轼。

众所周知,苏轼被贬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导火索是一封《湖州谢表》,被别有用心的御史断章取义,认为他“指斥乘舆”,“包藏祸心”。

其实,新党人士早就对苏轼不满,因为他的一支笔影响力实在太大,诗文里常有讥讽之意。早在苏轼被贬黄州两年前担任徐州太守时,他就曾借题发挥,暗讽时世。

1078年的六月,苏轼有感于一代名臣王禹偁的不公遭遇,写了一篇《王元之(王禹偁字元之)画像赞并序》,在这篇文章里他写道:

方是时,朝廷清明,无大奸慝,然公犹不容于中,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至于三黜而死。倘不幸而处于众邪之间、安危之际,则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岂特如此而已乎?

苏轼认为,王禹偁所处的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政治还算清明,并没有大奸大恶,但王禹偁依然不容于世,以至于三黜而死。如果他“处于众邪之间、安危之际”,岂不更惊世骇俗?

这段话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当世是否“众邪之间、安危之际”,但在那些惯于罗织罪名的御史眼中看来,这是赤裸裸的讽刺政府,对皇帝不满。在文章的最后,苏轼更是忍不住写出心中的悲愤:

一时之屈,万世之信。纷纷鄙夫,可拜公像。何以占之,有泚其颡。公能泚之,不能已之。茫茫九原,爱莫起之。

王禹偁因为一时的委屈,而成为万世景仰的对象。一些卑鄙的小人,也装模作样的前来叩拜王公。他们拿什么来面对王公呢?恐怕只有满头的大汗。然而,王公能使他们感到羞愧,却不能让他们改邪归正。茫茫九泉之下,人们对他的景仰也无法让他起死回生。悲哉!

写完这篇文章后,苏轼将其寄给王禹偁的曾孙王汾,并刻于王禹偁墓碑的背面。

王禹偁一生曾经历了三次被贬,最后一次被贬至黄州。巧合的是,两年后,苏轼也被贬至黄州,到那个时候,苏轼有可能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这篇文章,他只能感叹命运何其相似乃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