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后赵分崩离析诸侯并起,石闵种族清洗邺城称帝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32篇
邺城杀得如火如荼,镇守襄国的新兴王石祗不甘寂寞了,我也是先帝之子,为什么不来争一争?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十二月,石祗与姚弋仲、蒲洪等人联合兵力,传檄四方,想一起杀掉石闵和李农。
石闵、李农闻讯后,以汝阴王石琨为大都督,和张举以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分路讨伐石祗等人。
大军既出,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和前河东太守石晖等人蠢蠢欲动,谋划诛杀石闵和李农,却被石闵和李农反杀。
石成等人都是宗室,也是羯人,石闵将他们随意杀戮,引起了龙骧将军孙伏都和刘铢的不满,率领羯族士兵三千人埋伏在宫中,图谋诛杀石闵和李农。
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率领三十多人想挟持石鉴一起攻打石闵和李农,石鉴看见孙伏都捣毁了楼阁通道,便上前询问原因。
孙伏都道:“李农等人造反,眼下已在东掖门,我想率领卫士讨伐他,特地先来禀告陛下。”
惯于借刀杀人的石鉴连忙道:“你是朝廷的功臣,好好为朕出力。朕在中台上观看,你不必顾虑事成之后没有丰厚的赏赐。”
于是,孙伏都、刘铢率领兵众攻打石闵、李农,却没有成功,只好屯兵于凤阳门。
妈了个巴子,居然几次三番想杀我!石闵和李农火了,率领数千兵众捣毁金明门,进入中台,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些人搞鬼。
石鉴害怕石闵杀了自己,急忙召来他和李农,对他们道:“孙伏都造反,你们应该迅速去讨伐他。”
石闵和李农信以为真,前去攻打,斩杀了孙伏都等一大批人,以至于从凤阳门至琨华殿,尸横遍地,血流成渠。
由于想杀他的都是胡人,石闵向内外宣布命令道:六夷如果有胆敢拿起武器的,一律斩首!
至此,一场内乱变成了种族矛盾。胡人中有的冲破关卡,有的翻越城墙,逃出来的不计其数。
直到这时,石闵才开始怀疑是石鉴在背后指使,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兵众将石鉴看押在御龙观,用绳子把食品吊进去让他吃。
可笑石鉴一直自以为可以乱中得利,结果还是把自己玩废了。从篡位为帝到沦为阶下囚,他只坚持了一个月。
屡次遇险,石闵谁也不敢相信,在邺城发布命令道:“孙伏都、刘铢叛逆,亲信党羽已被诛杀。从今以后,凡是和我同心的人留下,不同心的人想去哪里悉尊其便,城门也不再关闭。”
命令一下,方圆百里之内的汉人全都蜂拥进城,而胡人、羯人则争相离去,以致挤满了城门。
这一下,石闵算是看明白了,胡人终究不会为自己所用,既然如此,那就全杀了吧。他又颁布命令道:“凡是斩掉一个胡人的脑袋并送到凤阳门的汉人,文官晋升官位三等,武官全都升为牙门将。”
此举瞬间引爆种族矛盾,并引发种族清洗,一天之中,被斩首的胡人多达数万。随后,石闵亲自率领汉人诛杀胡人、羯人,不论贵贱男女老少,全都斩首,被杀的有二十多万,尸体堆在城外全让野狗豺狼吃掉了。
对于屯戍边疆的胡人、羯人,石闵以书信下达命令,让军队中汉人当将帅的把属下胡人、羯人统统杀掉。以至于长得鼻子高一点、胡须多一点的人,大半都被滥杀而死。
身为现代人,我们当然要批判这种种族主义倾向,但在当时却是胡汉冲突下的必然现象,既是历史逆流,也是时代悲剧。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月,石闵想彻底消除石氏的痕迹,以谶文中有“继赵李”的字样为托辞,更改国号为卫,改姓李氏。
石闵公然改换门庭,那些忠于后赵的大臣彻底和他决裂,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将军张季以及公侯、卿、校、龙腾卫士等一万多人,全都投奔襄国的石袛,汝阴王石琨则逃往冀州。
与此同时,抚军将军张沈占据滏口,张贺度占据石渎,建义将军段勤(段末柸之子)占据黎阳,宁南将军杨群占据桑壁,刘国占据阳城,段龛(段兰之子)占据陈留,姚弋仲占据滠头,蒲洪占据枋头,各有兵众数万,全都不归附石闵。
总而言之,后赵分崩离析,以前那些臣服于石虎的各部族、各军阀,甚至各地方将领,只要有点实力的,莫不趁机而起。
后赵将领王朗、麻秋从长安奔赴洛阳,麻秋按照石闵书信中的命令,杀掉了王朗部队中的数千名胡人,王朗投奔襄国。
麻秋率领兵众想要返回邺城,被蒲洪的儿子龙骧将军蒲雄迎头攻击,将其擒获,任为军师将军。
石琨以及张举、王朗等人率领七万兵众攻打邺城,石闵只率领千余骑兵和他们在城北交战。
交战之时,石闵手持双刃矛,策马攻击,所向披靡,斩首三千级,石琨等大败而逃。一千对七万,还能杀得对方丢盔弃甲,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战绩啊。
随后,石闵与李农率领三万骑兵在石渎讨伐张贺度。
闰二月,石鉴秘密派遣宦官给张沈等人送去书信,让他们乘石闵率兵外出后方空虚时前来袭击邺城。不料,送信的宦官转身把消息告诉了石闵和李农。
石闵和李农急忙返回,废黜石鉴,并把他杀掉,一起被杀的还有石虎的二十八个孙子。
至此,邺城彻底沦为石闵的地盘,司徒申钟等人向石闵进献尊号,石闵谦让给李农,李农执意推辞,不肯接受。
石闵半真半假道:“我们原是晋朝人士,如今晋室尚在,我希望和诸君一起分割州郡而治,各自称为牧、守、公、侯,然后上表迎接晋朝天子返回故都洛阳。”
尚书胡睦进言道:“陛下的圣德顺应天意,理应登上天子之位。如今晋氏衰败,远逃江南,怎么能驾驭各路英雄,统一四海江山呢?”
看来,我是众望所归啊,石闵这才欣然道:“胡尚书之言,真可谓识时务知天命。”
于是,石闵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大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