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37:王安石到底是个什么人?说几件小事
接连几天都说到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觉,以为我是在黑王安石。
绝非如此。在我心目中,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的双子星,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两个人。
所以,我今天想特别聊一聊王安石。只说苏轼,不说王安石,这个故事是不完整的。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抚州人。22岁那年,王安石进士及第,之后担任地方官员二十余年,公元1069年出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正式主持变法。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正确与否,我没这个资格去评判,只想说几件王安石的小事。
王安石读书极为刻苦,经常脸也不洗,吃饭时依然手不释卷,所以外表很邋遢,苏洵为此很看不起他,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担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觉得自己年老色衰,于是私自买了一个小妾服侍他。
到了晚上,王安石才忽然发觉卧室里多了个女子,问她:“你是谁?”女子如实回答:“我是夫人买来服侍您的,家欠官债,被迫卖身。”王安石听说后,不仅没有纳她为妾,反而送钱与她还清欠债,让其夫妻团聚。
终其一生,王安石从未纳妾,这在北宋高级官员里是非常少见的。
有一天,有人告诉王夫人:“王大人很喜欢吃鹿肉丝啊。”王夫人问:“你把鹿肉丝放哪了?”那人回答道:“就在他面前,他别的菜一口都没吃,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
第二天,王夫人将鹿肉丝换了一个位置,离得王安石远远的。这一下可好,王安石还是只吃离自己最近的,完全没有发现桌上还有盘鹿肉丝。所以,每次吃饭时,为了让王安石能多吃点不同的菜,王夫人需要不停的换盘子的位置。
有一次,王安石儿媳妇家的亲戚一个名叫萧公子的人前来做客。他本以为王安石会盛情款待,没想到吃饭时,王安石只准备了两块胡饼,四块切好的肉,以及几盘蔬菜。
萧公子有点失望,只吃了胡饼的中间部分,四周都留着。身为宰相的王安石二话不说,就把他吃剩下的胡饼拿来吃了,萧公子一看,羞愧难当,很快就告辞了。
从这些小事里可以看出,王安石实行变法绝非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他是从内心里希望国富民强。
但是,在具体实施时,王安石既不懂得妥协,也不能接受变通。刚开始变法时,王安石尚有很多支持他的有识之士,比如韩维、陈升之,但只要他们提出一点不同意见,认为应该循序渐进时,王安石就六亲不认,一定要将其排挤出权力中心。
同时,他又缺乏知人之明,只要赞同他的变法主张,就不管其品性如何立即重用,以至于他手下多是小人和政客。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真正有能力执行变法主张的人被排挤在权力圈子之外,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则成了变法的中坚力量,如此一来,再好的变法主张也成了空中楼阁,失败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