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更热爱大自然?听南大教授怎么说
在中国文化精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就初民的生活而言,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人对于自然或是恐惧,或是崇拜,或是由此而反生出征服之心。但自周朝初年开始,由于人文精神对宗教精神的渗透和改变,天以及象征着天的意志和权威的山岳河川,就逐步开始在人们的意识中从与人的对立转移到与人的亲和合一。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支柱,儒家、道家乃至佛家(融入中国文化中的外来文化)思想中,都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论语·雍也篇》中记载了孔子的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知北游》中也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六朝时佛学大兴,佛教徒也同样是自然山水的爱好者。但儒、道、释三家对自然山水的态度也有其不同处,尽管他们都热爱和欣赏自然,但从哪一个角度、哪一种意义上去热爱和欣赏,还是有所区别的。
儒家认为,自然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欣赏,并不仅在于自然本身的美,而主要是山水所蕴含的精神符合于人的某种美德。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是因为山水能够“明智仁之性”(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三)。这在孔子语中就用“比德”二字加以概括。比如子贡问道:“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回答道:“夫水者,君子比德焉。”(《说苑·杂言》)又比如张问道:“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就特别强调了山的“无私”(《尚书大传·略说》)如果说,观水、乐山是一种美感享受的话,在儒家看来,这种美感主要得之于观水乐山时的联想,也就是体会到“君子比德”的特征。所以刘宝楠说:“仁者愿比德于山,故乐山也。”(《论语正义》卷七)《荀子·法行篇》还记载了孔子的话:“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儒家对自然美的欣赏,其重心就偏重在道德方面。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后代一些文人借用自然物来寄托自己的高贵品德,如屈原《橘颂》,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以及陶渊明之爱菊,周敦颐之爱莲,都是与儒家自然观的影响分不开的。总之,儒家的自然观,是以道德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道家对自然尤为倾心。《老子》一书中虽然没有提到作为“自然景物”的自然,但是他所追求向往的返璞归真的境界,则已透露出人世间须向自然界接近的要求。而在《庄子》一书中,重视自然的思想比《老子》来得更为明显,其笔下的有道之士也大多与山林有关:尧“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逍遥游》);“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徐无鬼》);“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在宥》);孤竹“北至于首阳之山”(《让王》);而作为庄子理想人格化身的“神人”,也只有居于“藐姑射之山”(《逍遥游》)。道家反对人文社会的一切礼俗,对于文明社会给人心带来的桎梏深感悲哀,便只有寄情于“广莫之野”(《逍遥游》)。庄子以自己化作蝴蝶来揭示“物化”之境(《齐物论》),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而感知“鱼之乐”(《秋水》),都说明了他是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体验其“道”、实践其“道”的。这就决定了作为自自然然意义上的“自然”向自然景物意义上的“自然”的转变。“道”作为道家学说中的最高概念,其意义可以作为形而上的宇宙论向上推演,也可以落实为人性论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验,后者在《庄子》一书中就被称作“体道”(《知北游》),或曰“体纯素”(《刻意》),“纯素”也正是“道”的性格的呈现。在庄子认为,其“道”是“无所不在”的(《知北游》)。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这个“无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上来。既然自然是“道”的化身, 那么,对于自也就应该采取与之合一的态度。宗炳《画山水叙》云:“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历代名画记》卷六引)所谓“以形媚道”,就是指山水以其形质之美使“道”显得更为妩媚,从而使山水能成为贤者“澄怀味像”的对象。孙绰《庾亮碑》写道:“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山水与玄学是二位一体的。孙绰又说:“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世说新语·赏誉篇》)在庄学精神的启示下,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使人们一变而认识自然之美;由于自然中蕴含了玄道之趣,使人们再变而追寻自然之美;又由于山水与玄道的二位一体,使人们三变而以文学绘画摹写自然之美。总之,道家的自然观,是以审美精神为主的人与自然的合一。
佛教是一种宗教,它强调通过沉思冥想使精神集中,从而达到禅定的境界。这种冥想,从释迦牟尼开始,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河畔树下,这也就与自然结下不解之缘。《经集》(Suttanipāta)是佛陀言说的结集,是印度佛教研究者公认的最早的资料,我们就能够在其中读到佛陀这样的训示:“对于此中消息,最好是通过在深沼中与在浅沟中的水来了解了。”“贤惠的人,一心一意追寻精神的安定;他在森林中漫步,在树丛下冥想,感到很大的满足。”之后的《长老偈》(Thera-gāthā)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在这个草丛中,开着灿烂的鲜花;我坐在河边,心情开朗地冥想。人所得到的快乐,没有再大的了。”在汉译佛教典籍中,我们也能了解到佛教对自然的一些看法。如《经律异相》卷三载:“佛告沙门:观彼巨海,有八种德。”但这不同于儒家的“比德”观念,而是借以突出佛法之广大,比如“其广即汪洋无涯,其深则有不测之底。稍入稍深,无前所碍,斯一德也”等。所以,佛教对于自然的态度可以概括如下:其一,佛教的冥想,是要在自然中体验到一种宗教的快乐;其二,佛教对于自然,不是采取与之合一的态度,而是观想静察;其三,佛教对于自然所体现的“德”,不作伦理道德方面的发挥,而只是以之隐喻佛法的广大无边。这种自然观,姑且可以称为以宗教精神为主的人对自然的观照。但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不能不与中国固有的思想传统发生交流并受到影响,尤其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欧洲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主要是通过旅行,从而成为自然美的感受者(参见雅各·布克哈特《义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第四卷第三章“发现自然景致之美”,花亦芬译注本)。中国山水文学的产生,当然也离不开旅行,所以《文选》收录的早期山水文学也大多归入“纪行”“游览”“行旅”一类。但更为主要的,则是得自于思想的启示。
自然山水进入文学,经过了一个由附庸而蔚为大国的过程。
在《诗经》和《楚辞》中,当然不乏山川树木、花草虫鱼的描写,但这些景物都是作为诗人表露感情的纽带和象征,即与“六义”中的“比兴”有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旁衬。
汉赋中有不少“模山范水”(《文心雕龙·物色》)的段落,但其内容则不外乎“陈其形势产品”或“喻诸心性德行”(钱锺书《管锥编》语)。这些都与儒家自然观的“比德”说有关。
可是到了晋、宋之间,随着道家自然观的影响,人们在文学和绘画作品中越来越多地以自然作为吟咏或描绘的对象,而山水之所以可爱,也是因为其中蕴含了“道”。自然在文学中的表现,可以分为以陶渊明作代表的田园作品,和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作品。陶渊明的诗文所展示的,是一个不甘束缚的自由的灵魂,如何从“举世少复真”的黑暗、虚伪的官场中挣脱出来,走上归隐之路,从而发出“复得返自然”的愉悦。宗炳强调画山水是因为“山水以形媚道”,谢灵运山水诗中也常常使用“媚”字,如“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过始宁墅》)“江山共开旷,云日相映媚。”(《初往新安至桐庐口》)“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登江中孤屿》)这些“媚”字均作亲近解,用以引发从自然景物中悟得的“道”“理”。对这些作者来说,自然既是传达思悟的意象来源,也是主观沉思或妙悟的对象,它是“道”的体现。陶渊明的田园诗,贵在从对南山的凝望中悟到“此中有真意”;谢灵运的山水诗,贵在游览景物时发出“蕴真谁为传”的询问。而到了谢朓,这种对“道”的思悟,就逐渐被人生哀乐和哲理的咏叹所取代;而在王维的笔下,陶、谢作品中的夕阳、飞鸟、洲渚、流水所蕴含的玄学“真意”,也被空山、幽涧中透露出的禅学领悟替了。
与诗画同步,文章中的自然山水描写,也是在晋、宋年间开始兴盛的。正如支道林的创作对山水诗有“开其先”的作用,僧人的文章也同样具有先导意义。庐山诸道人的《游石门诗序》,记载了隆安四年(400)仲春,以释法师为首的三十多名僧人游览庐山石门的情景与感受。文章说,此行的目的是“咏山水”,而在自然的变幻之中,作者也发现了“开阖之际,状有灵焉”,并且在结尾写道:“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也是从山水景物的吟咏中,领会到其中的“神趣”。尽管其内容是佛教的,但方式却是道家的。慧远的《庐山记》和《游山记》也具有类似的特征。至于谢灵运,作为“总山水、老庄之大成”(沈曾植《与金潜庐太守论诗书》)者,不仅体现在诗,同时也见于各体文章。他的《山居赋》及自注,分别以韵文和散文描摹自然,同时也特别提醒读者,要从“艳辞”中寻其“深意”,才能“去饰取素,傥值其心”。尤其是其自注,更是以散文的笔调写出自然之美,影响了唐代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他的《游名山志》也是后来地记、游记的先声。而《佛影铭》更是将山水描写带入“铭”体。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回归田园为主旨,引起了后人的反覆追和模拟,欧阳修甚至认为这是两晋朝唯一值得称道的文章。江淹模拟众体,代表陶渊明的就是“田家”。只要说到田园,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陶渊明。自此之后,田园山水文也兴盛起来。有的见于书信,有的见于序文,唐宋时代的亭台阁记,也往往有之。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说:“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云:“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自注:柳子厚,宋之谢灵运)。”这样来看,陶、谢不仅是对以往自然思想和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世田园山水文学的鼻祖。
这里(《国学文选》第五章“自然”)选录了一些描写自然的佳作,从文体来看,有赋有序,有书有记;从时代来看,始于东汉,终于清代。一些人所熟知的佳作,并未选录其中。读者举一反三,自可不受其限制。
归田赋(张衡)
登大雷岸与妹书(鲍照)
北山移文(孔稚珪)
庐山草堂记(白居易)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王禹偁)
沧浪亭记(苏舜钦)
秋声赋(欧阳修)
新城游北山记(晁补之)
超然台记(苏轼)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百丈山记(朱熹)
稼轩记(洪迈)
送陈庭学序(宋濂)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徐霞客)
徐霞客传(钱谦益)
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注:本文为《国学文选》第五章“自然”导言。
本文作者:
古籍新书报
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于2008年9月22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为中国出版协会下属的二级组织。现有理事单位40家。
“古籍新书报”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和古籍出版信息的公众号,已成为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必读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