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难忘“六一”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难忘“六·一”
——童年纪事之五十五
文/老农民
从小就记得有个“六·一”。上小学时,除了过年,最盼望是过"六·一”。小孩子才不管它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只记得过“六·一",既有好吃的(一二三四五,先从嘴上数),又有好玩的。
小时候,过得是穷光景,一年之中也吃不了几顿好的,所以小孩子们盼过“六·一”,先盼得当然是又能吃些好吃吃。这好吃吃,若按现在说来,也很平常,就是烫个鸡蛋馍馍,煮两熟鸡蛋。不要少看这三颗鸡蛋,那时就比较“土豪"了。须知,一个农家的油(煤油)盐,全指望着这几个鸡屁眼,一次消耗掉三个鸡蛋,要说有些奢侈也不为过。我们村离集中过“六·一”的中心校(大石村)还有八里地,谁家的母亲都心疼自己的孩子,常言说,宁叫家穷,不叫路穷,铺张大气些,又有何妨?周到细乎的母亲还会给孩子炒些瓜子和豆子带在路上吃。
早早吃过饭,老师带着我们就出发了。走在前往中心校(大石村)路上还比较规矩,不敢吵吵闹闹,怕老师说不听话就不让去了。也不敢跑跑跳跳,怕脏了母亲精心缝制的新衣服。特别是准备批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同学,总会时不时撩起胸前红领巾看了又看,万分欣赏……
记得庆祝大会在大石完小的所在地——叫“大寺”的地方召开。这儿原来是个什么寺庙,在那里上了三、四年学,一直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有大殿、神厅、戏台。会场就设在戏场院里,主席台就设在戏台上。开会庆祝的过程已经过去六十多年,实在有些记不大清楚了,可当年的高兴激动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欢。特别是有一次,老师安顿我去上台代表学生讲话,至今难以忘怀。怎样上得台(腿哆嗦),讲了些什么(嘴哆嗦),又怎样下了台(身哆嗦),一切都已留在了爪哇国了,可有这么一出,却始终忘记不得。
大会之后,是参观手工展览。大会专门辟出几个教室,放置各个小学的手工作品。有泥揑的,纸糊的,绳结的,木刻的,铁丝扭的,报纸叠的,还有画好的画、写好的仿,誊抄的优秀作文,整洁隽秀的作业,每一件展品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反映了作者的心灵手巧,聪明智慧,无不教人大开眼界,增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信心。
回家已经是下午,队伍完全沒有了正形,老师多半天崩紧的神经完全松驰了下来,也懒得再磨磨唧唧。这八里路程走在大路上的时候少,总会四面出走变出各种花样的多。面对阳光明媚,蓝天白云,草绿花香,和风煦煦的环境,同学们不是上了树,就是下了沟。要不就爬到土崖上掏犵狸撇花花,要不就上树掏喜鹊撇树枝,总之,每个人都不会失闲,总想尽力把青葱少年的心荡漾在夏天的美好中……
作家王开岭讲过,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象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日里看到更多,才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
每个人的身世中,都有一段称得上"伟大”的时光,那就是他的童年。
孩提的伟大在于:那是个怎么做梦都不过分的季节,那是个深信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
难忘“六·一",
“六·一"难忘……
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联系小编加白名单,严禁洗稿盗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