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一本小字典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
一本小字典
——老年纪事之十
文/老农民
中午偶翻抽屉,突然一本小小的字典映入眼帘,睹物思人,已是满眼热泪欲滴,原来这是父亲六十多年前买给自已的礼物。
小小字典已经破烂不堪,小心翼翼翻阅,才看清字典叫巜学习小字典》,由北京书店刋行,一九五一年新编版,小128K,竖排,漆布面烫银精装本。正文的第一部分为部首查字;第二部分为正式內容;第三部分为附录:其中附录一是难字检查表,附录二是词性分类概说,附录三是国音注音符号字母表,附录四是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字母表。每册人民币一万二千元(旧币)。
翻着小小的字典,感觉父亲的余温仍存,我早已眼泪汪汪。这个袖珍小字典,究竟是什么时候买给我的,已经记不太清楚,只记得是上小学阶段。那时自已识字不多,更不会查字典,是父亲手把手,一遍又一遍,教我认字,教我查字典。父亲脾气不好,我又笨,父子之间常常为此发生龃龉。可现在这样的情景愿能再现,想要重炙父亲的教诲,已不再可能,每每念及如此,常常泪流满面,痛彻心脾。普通人常常是这样,眼前现时的好多人事,本应珍惜宝贵,却往往是熟视无睹,以至于视而不见,及等失去了,才后悔不迭。
翻着小小的字典,感觉父亲的手泽尚在,重温父亲的关怀,自己已是泪眼婆娑,难以自抑。字典封面里页,是父亲的手迹,用红铅笔写着他的名字。扉页上蓝色字体,大概是我写的自己的名字。扉页的背面,又是父亲的手迹,並排写着杨瑜琳、杨莹两个人名。这个我倒有印象:是父亲上了省委党校,由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粗,变成了稍有文化的工作人,觉得自己的儿子名字有些俗气普通,搬字典,查词典,好不容易搜寻出去来的好名字。可惜始终沒有叫了出去,一直俗气普通到如今。每每看到这些,父亲那种望子成龙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真是苍天可鉴,后土犹怜。
翻着这小小的字典,父母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可忆起与父母的"冲突",心中总觉得万分懊悔,自责不已。我是七虚岁上学,这在当时的农村就算小了。父母考虑到我一到五年级(十一虚岁)就需到离村八里之外的大石上完小,恐怕难以自理,于是自作主张让我留了一级。当父母把这决定告我时,家里气氛顿时有些紧张,我虽然知道"天下无不是父母"这句话,但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先是据理力争,说什么"又不是跟不上,为啥退班?"接着就撅着嘴,满脸气忿地躲在叠被子的墙角里,不与他们过话,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但那时人小力薄,无法变更决定,只好乖乖就范,留了一级。这事说来可笑,可那时自己真是″火冒三丈"。现在看来,实际上还是父母实打实为自己考虑,只可惜那时年龄太小,无法理解体谅父母,凭着倔强的性子胡来。
过去常说″养儿才知父母恩",我现在不仅养了儿女,还当着爷爷和姥爷,在亲情输送的过程中,才深知父母的亲情是怎样的伟大,怎样的无私,怎样的奋不顾身,怎样的不分昼夜。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即不经什么事,就不会具有什么样的情感,也不会取得什么样的经验。因为,出生、境遇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常常是隔膜的,可见"理解"是多么需要,多么必须,多么迫切,真是"理解万岁"。
一本小小的字典,引发我无限的思绪,不尽的怀念,我真希望正当时的诸位,不要如我般留后悔于心……
图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小编语:在这里发稿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难得用心的五台人用自己的手中的笔或者手机拍下的图视频等,投稿给我们五台人,让我们五台人记录下五台发生的相关点点滴滴,做这些小编认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互联网时代,也是分享的时代。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同时也希望更多人给我们投稿、一起做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投稿可后台回复8加小编微信,也可投稿到347945165@qq.com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