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这些,跟我有啥关系?

脱缰之马再无鞍。

——鲍勃·迪伦《变革的时代》

01

事情是这样子的,原本今天想要写篇推文。

题目都想好了,思路也捋顺了,正在梳理逻辑和润色语句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写的这些跟大家有啥关系?

是啊,别人为什么要关注我的文章?

读者能从我的文章里面得到什么?是无聊,还是欣喜?

公众号不应该像日记一样,记录平淡的生活,而是要分享,分享价值,让看文章的人有所收获。

可能是开心,也可能是新知,还可能是刺激……

总之,来了之后,文章要有点价值,读者读了之后要带点“东西”回去。

02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类,依次是:

  • 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归属与爱的需求

  • 尊重的需求

  • 自我实现的需求

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应的产品不同,文章亦是如此。不同的文章也对应不同的需求。

大家对不同需求的文章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不同。

经济学讲,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

读文章,我们并不需要花费金钱,但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注意力。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果获取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却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这不是流氓吗?跟广告软文有啥区别?

03

文章跟商品不同,商品是中立的,是没有感情色彩的。

而文章是有情绪的,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仔细观察,网络上的热文都透露着强烈的情绪。

李诞的一句“人间不值得”,受到多少人的口诛笔伐?

网络群体是“极端感性”的,而自媒体就是我们的“口舌”。

从责任和义务的角度,我们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面对这样极端感性的网络群体,我们应该说点什么?我们怎么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自媒体不能任由自己感情宣泄,还要意识到背后的责任。【虽然我公众号现在的阅读量非常惨烈,但是我的意识非常高远……】

我希望我的读者能从我的文章中获取知识,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

04

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一条文章推送出去,我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打开率和转发率。

但是,面对海量的文章,如何让人打开我们的文章呢?

只有当文章与自身相关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章要跟读者产生某种联系,要创作让读者可以联系到自身的内容,要让读者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这不就是说的我嘛!”,或者,让读者想“我多么希望我就是这样”。

总之,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问问自己:“我写的这些东西,跟读者有啥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