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家的孩子素质一定高吗?
周日聚餐,朋友一子在沪上某私立国际学校就读,考入美国的大学。其同学大部进入英美名校就读。他言“今后恐怕再也遇不到素质如此之高的同学了”。而他的这些同学,多是来自江浙沪富裕家庭的孩子,盖其学费、生活费所费不赀,中间个人在外补习托福及其他功课之花费也不少,一般工薪阶层家庭实难承担。并由此而得出“富人家的孩子素质高”的结论。
此番言论,可谓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当代翻版,意即只有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然我就还是请他详细言之。他略微思考一下,说除了成绩好外,同学出外吃饭AA制;和初中同学相比,男同学不会口吐脏话等等。他初中就读于沪上一所民办初中。
然我就还是请他再具体谈谈。他似乎一下子很难说清楚此种高素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父见状,连忙接过话头,说据他了解,这些孩子不仅家境富裕,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学校在江浙两省所招之生源,均是考入省重点的学生;上海的则是考入区重点以上的学生。不过其子当年中考时考入一所普通中学,是托了人并考试合格才进入此国际学校。他接触过三个孩子的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分别是医生、律师等,都是些成功人士,这些人当然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了云云。
结合父子俩的介绍,可得出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家境均较富裕,父母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家教等,故而其素质普遍较高。
一
那么,什么是“素质”呢?查《现代汉语词典》,“素质”第二个义项是“素养”,而“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修养”则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此解释不如《国语词典》,“修养:求学问道德之精美完善曰修养,修谓修治之以求进步,养谓涵养之以使充足”。
也就是说,素质实为修养,而修养包括学问与道德两个方面。如此说来,富人家的孩子,求学问的条件要比穷人家的孩子好很多,故而如其愿意积极向上,基质又不是太差的话,则很容易在求学问上超过穷人家的孩子,除文化课的学习外,课余时间他还可以学围棋、网球、钢琴、绘画、马术,周游世界,听音乐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在道德方面,却并不一定比穷人家的孩子优胜多少,有一些,甚至可能会因父母的不义而富且贵(如买官卖官、涉黑涉黄、偷税漏税、以次充好、克扣工人工资),或搞婚外恋等等,从而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不利于其道德的养成。如此说来,则富人家的孩子,素质有可能是高的,也有可能是差的;穷人家的孩子,素质有可能是差的,也有可能是高的,不能一概而论。
由此,我就想到了安妮塔·哈娜德克在《批判性思维》卷一中所提到的几点:
1.“意识到对同一事物或者词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是啊,比如关于“素质”,我与朋友的理解恐怕就有出入。
2.“区分情绪化思维与逻辑思维”
这两者差别有时非常之大,比如朋友在替其子解释时,更多的就属于情绪化思维,他言此国际学校在沪招收区重点中学以上的学生,而其子很明显不是,那么,一所学校,不可能规定只招收区重点中学以上的学生,又招收区重点中学以下的学生,两者显然相互矛盾。可在他眼中,却丝毫也不矛盾。
据此我推测,这所国际学校,在江浙两省,大部分招收的应是考入省重点中学以上的学生;在上海大部分招收的应是考入区重点中学以上的学生,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是非省重点中学或区重点中学的学生的。这两种思维的最大差别,情绪化思维是围绕着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不合者弃之不用,最终目的是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而逻辑思维,则是为寻求客观真理,正反两面的例子它都需要,有些时候,反面的例子反而更重要一些。
3.“避免草率归纳”
朋友及其子,由这所国际学校学生之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吃饭AA制、男生较有礼貌等,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富人家的孩子素质高,应该就属于此类,这正是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应该避免的。因为这所学校中的学生,大多属于家境富裕而成绩较好者;那么,家境富裕而成绩不好的孩子,其素质又当如何呢?
二
然而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最近在微信上看到香港导演黄肇邦于2013年拍摄的纪录片《子非鱼》,影片获“第十届香港亚洲电影节亚洲新导演奖”。
影片忠实记录了香港九龙的鲜鱼行学校里生活在贫穷线下之小学生的生活。“故事围绕着班中成绩优异的佘伟毫和他的好朋友。这些孩子在嬉笑顽皮背后,承受着非同一般的经济和家庭压力:他们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靠微薄的综缓维生,所住的板间房曾面临骚扰;有的是新移民,仍在学习适应……这些孩子亲述面对贫穷和各种家庭问题的感受”(《展映:“关于孩子们的纪录片”<子非鱼>》,刊“爱上纪录片”)。
而拍摄者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始工作的——
在成长的岁月中,遇见怎样的人,就会学习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孕育出怎样的社会(同前)。
校长梁纪昌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他承认:社会底层人的志向和视野很窄,他们觉得天生天养,两餐温饱就可以了,读不成书就去学技术,甚至现在有学生家长会说读不好书就领取援助金。但他们也知道如果领取援助金就只会穷死一世,而视野导致生活只求得到,或者只求延续下一代,有点悲观的心态。
在影片中,通过RTHK《穷富翁大作战》真人秀,请到了一名富家千金到鲜鱼行学校做几日交换生。这名交换生叫Tiffany,其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父亲更是某外资银行的高管,家境殷实。当佘伟豪不得不因为经费问题连本地的学校旅行都缺席时,同龄的Tiffany已登过巴黎艾菲尔铁塔,去瑞士打过雪仗,下海洋亲过海豚。当黄俊修趁着空闲时间到社区中心蹭电脑玩,享受着无人看管的自由时,Tiffany正忙于学习钢琴、舞蹈、唱歌,她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一种“样样精通”的架势……
Tiffany的妈妈Cisy有着清晰的养育目标——尽可能让孩子接触丰富的事物:“不提前给足机会,孩子怎么知道自己将来喜欢做什么?”
而结束鲜鱼行学校交换的Tiffany回到家中,打开电脑,用流利的英文写下了感悟:
我认识到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孩……我有很好的父母,有舒适的生活……将来我希望能多多帮助底层人士,捐款给慈善机构……
影片得出的结论是:贫富孩子的起跑线相差几百公尺。
而在《中国穷人的孩子,正在被手机废掉》(刊“大有道书院”)一文中,作者通过调查发现,“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沉溺于手机娱乐”。“在反网瘾社会组织当义工的廖秋斌对媒体说,中国留守儿童的‘手机病’已经非常严重”。
而据新华社报道,湖南郴州一所农村初中的班主任吴耀娟说,他们学校80%都是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孩子会强烈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买手机,他们寒暑假的生物钟是晚上通宵玩游戏,上午睡觉,下午起床继续玩”。有的孩子沉迷手机后,成绩从第一学期的80多分,滑到40多分,后来再也没有及格过。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成绩堪忧,恐怕其个人素质也是十分成问题的。
而“《纽约时报》近期的一篇文章指出,穷人更喜欢和更容易沉溺于屏幕和电子产品,而富人们崇尚不玩手机,不打电话,不上社交网络,不回电子邮件的生活”。
由此看来,香港的底层儿童,与大陆的留守儿童等,他们在“求学问道德之精美完善上”,要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加艰难。即便如此,也不等于他们的素质就一定比富人家的孩子低。而家庭富有,并不必然能够导致其子女素质高的。
三
前几日看了个10年前对现任美国总 统唐纳德·特 朗 普的电视采访(“清凉趣历史”),特 朗 普面对镜头说:
“我经常会做些行为不端的事,比如当同学在黑板上写字时,我会朝黑板上扔粉笔。如果我认为老师知识不够丰富或能力不足,我会当着众人面讥讽他”。
父母为了驯服唐纳德桀骜不驯的顽劣个性,13岁的唐纳德被送进了纽约军事学校,很快,他就被训练得有模有样了。
“军校的教官都是真正的军人,我的意思是,他们都是从军队或海军陆战队退伍的军人,面对的都是像我这样被宠坏的富人孩子,他们真的会用拳头结结实实地教训我们”。
经过军校的千锤百炼,毕业时的唐纳德不仅成绩优异,领袖气质也逐渐形成……
唐纳德说:“人必须要适应环境,否则毫无成功的可能性。军校的生活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做人一定要自律。”
很明显,唐纳德·特 朗 普是美国富人家的孩子,而富人家的孩子容易“被宠坏”,当然也就谈不上素质有多高了。这些素质并不怎么高的富二代在中国并不鲜见。当然,这些被宠坏的富人家孩子,其父母可通过花费重金将其送入类似纽约军事学校的地方接受严格之教育,这类教育无疑有助于其成才。而穷人家的孩子则没这么幸运了。
但无论如何,从逻辑上讲,富人家的孩子并不必然素质就高,穷人家的孩子,也并不必然就素质低下。生为穷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令自己的学问道德更加精美完善,
比如美国第15任总 统林肯,便出生于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以种田和打猎为生。因家境贫困,林肯受教育程度不高,为维持家计,少年时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等等(据青山村夫《几位出身农民的美国总统》,刊“全球农业趣闻”)但这一切并未妨碍林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二O一九年五月廿八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