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本意是指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趋向。在古代书法理论中,与势相关的术语非常多,如笔势、体势、气势、顺势、逆势、仰势、侧势、涩势......人们何以如此关注书法中的势?这要从书法的本质说起。

书法是人心迹的外化,书家借书法表现人与世间万物的运动与活力,进而表情达意,如传蔡邕《论书》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

张怀瓘《书议》曰:“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采各异,书道法此”。

书法的外在表现为形,有形必有势。有了势,文字就有了骨、筋、肉、血、气,不仅具备语言符号的功能,而且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书法。正因为势在书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古代书家无不对势孜孜以求。

汉晋南朝时期,书势成为一种文体,并出现了不少论势之作,著名的有汉代崔瑗的《草势》,蔡邕的《篆势》,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势》、(传)王羲之的《笔势论》等。正如康有为《广义舟双楫》所云:“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蔡邕)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算”。

康有为认为作书若得势,就能稳操胜算,于此可见他对势的重视程度。

书法之势,可分为点画之笔势、结字之体势、通篇之气势,而不同书体、不同书家的笔势、体势、气势都不相同。欣赏书法时,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书法通篇的气势,进而是体势,再到具体的笔势。而书写的过程与欣赏的顺序恰好相反,是从笔势到体势,再到气势的。

一笔之势简称笔势,它是由书写者用笔的方向、速度、力度所决定的。笔势的关键在于力。唐太宗《论书》曰:“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找找古人写字的感觉!
仿绢蝉翼纸

纸质细腻,书写不洇

点图下单

小程序,

墨相文坊 , 交易担保 , 仿绢布蝉翼毛边,给你古人写字的感觉 小程序

唐太宗临帖时从力度着手,因力得势,进而达到神似。我们临帖时,不能满足于形似,还要多留心其笔势。李东阳《怀麓堂集》曰:“大抵效古人书,在意不在形。优孟效孙叔敖法耳。献之尝窃效右军醉笔,右军观之,叹其过醉。献之始愧服,以为不可及此。其形体尝极肖似,而中不可乱者如此,能书者当自知耳”。

献之临羲之书,不及其父的,正是由笔势决定的线条质量,即骨、筋等因素。笔势又分顺势与逆势,顺者畅也,逆者涩也。顺势易行但笔画趋于浮滑,用逆势者方能万毫齐力,入木三分,故倡逆势行笔者多。

逆势还表现在衄挫战掣之法中,传卫夫人《笔阵图》喻“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努”如“万岁枯藤”,都表现了衄挫行笔产生的美感。

《永字八法》则将笔画径称为势,依次为“侧势第一”,“勒势第二”,“努势第三”……其“努势第三”云:“努笔之法,竖笔徐行,近左引势,势不欲直,直则无力矣”。“趯势第四”云:“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等等。可见,古人是将笔法与笔势视为一体的。

笔势又可分为向势与背势。向背之势是极其精微的,如王僧虔《笔意赞》所云:“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王羲之书,用笔向背无一定之规,尽得天然之妙。至唐,欧阳询取背势,得书之险劲;颜真卿取向势,得书之宽博,然欧、颜之笔势已成规律,故在天然方面终不及王。

字的体势是靠笔势的综合作用表现出来的,往往呈现出较鲜明的运动趋向,如我们常说的某字取纵势,某字取横势,实际上是说那个字表现出纵向或横向运动的趋向。

汉字各种书体本身常常具有特定的体势,如小篆的纵势,隶书的横势;正体的静势,草体的动势,等等。各书家作品中也呈现出不同的体势,如米芾的险峻之势,李邕、苏轼的欹侧之势,黄庭坚的辐射之势……王羲之书在结体方面则无定势,以《兰亭序》为例,其结体时而萧散,时而紧结,不显雕琢之迹。

笔势与体势的共同作用使书法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气势。一幅好的书作不但要笔势生动,体势新颖,还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上下呼应、奇正相生、疏密有致,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云:“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

这样才能表现出通篇的气势,才有了王羲之的萧散,颜真卿的满密,董其昌的简淡。

总之,势是书法生命力之所在。积点画以成字,累字而成篇,在书写过程中,一笔的笔势往往左右着一个字的体势,而一个字的体势又会影响到全篇的气势,正如《书谱》所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终篇之准”。

只有将笔势、体势等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顺应“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规律,才能写出有气势的佳作。

(0)

相关推荐

  • 书法的笔势与气势

    势贯穿在书法作品之中,有势才有形,势美谓之形美,所以古人练书法很讲究势.书法中的势有笔势.体势.气势之分.势即形态.气象也.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形从势出.其中笔势指的是每一笔画本身之势.体势即众画结 ...

  •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803行书取势

    汉魏之际是书法史上重要时期,隶书开始转变为真书.这一影响巨大的转变,是通过行书作为中间媒介完成的.说得明白点,隶书加以使转变成行书,然后行书隐藏使转产生了真书,今后还会解释. 钟繇虽然没有纯行书作品传 ...

  • 熔古又铸今 苍润亦雅逸 —书法家聂峰书法作品欣赏

    文/何俊锋 聂峰兄长是我的战友,为人大气豪爽,为书却是认真的.他从军多年,经商数载,做过工程,搞过房地产,开过大酒店,做过总经理,当过董事长,人生辉煌过,起伏过,但不论什么样的人境况下,他手中的笔始终 ...

  • “势”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势,本意是指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趋向.在古代书法理论中,与势相关的术语非常多,如笔势.体势.气势.顺势.逆势.仰势.侧势.涩势......人们何以如此关注书法中的势?这要从书法的本质说起. 书法是人 ...

  • '势'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书法是人心迹的外化,书家借书法表现人与世间万物的运动与活力,进而表情达意,如传蔡邕<论书>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 ...

  • 中国书法的生命之象

    书法从写字上升为艺术,逐渐有了生命意味的形象,并注入了人文和精神内涵,小小的方块字如何就有了生命的意象呢?从古代书法家的文献中获知,对书法赋予生命的意象,如宋代大文豪.书法家苏轼明确地指出: &quo ...

  • 崔树强|气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崔树强简介 崔树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美学专业博 ...

  • 崔树强:气是中国书法的生命

    本文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崔树强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 ...

  • 气——中国书法的生命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 ...

  • ​陈洪奎:树木盆景的“生命运动向势性”

    [盆景大家谈] 树木盆景的"生命运动向势性" 原创作者|盆景醉翁陈洪奎 星移斗转,地球运动.物体运动有方向与动势.盆景的运动方向与动势,可简称为"向势".树木盆 ...

  • 李本深说, 书法的生命在大众!中国书法永远离不开土壤

    李本深新作一首[陇乡吟] 闲情正好秋阳丽 红山头下碧萋萋 胡麻油正香人醉 乡里邻已熙攘齐 迎客黄犬窜篱落 待霜葡萄挂琉璃 洋芋包谷浆水面 秋云也馋二十里 农桑从来多艰苦 创业更不少坚持 把酒一席沧桑话 ...

  • 中国书法中“势”的含义生成与表现

    彭再生/文 摘 要 "势"是一个语义丰富的立体式语汇,在书法上与"象"及"阴阳"等根本性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更加具有哲学的品格与意蕴.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