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方:国内正面反映“趟戈壁” 的中篇小说《牧人》在《陕北》刊发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2018年6月,知名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张继炼先生,在多年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于“闯关东”“走西口”而言的“趟戈壁”概念。
“趟戈壁”主要是指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陕北等地区的人群向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等戈壁、沙漠、荒漠草原、台地等区域的迁徙。这些地区现在人口460万,涉及土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且迁徙路途更长,过程更艰苦,环境更特殊,生存条件更艰难。所涉及人口、迁徙途径、土地面积、文化背景等均可同“闯关东”“走西口”相提并论。
所以,张继炼呼吁,要重视和加强“趟戈壁”这一现象的调查、研究、梳理、记录和书写记载,要从历史、地理、文化、生态、民族、农耕、畜牧、饮食、沙漠、戈壁、驼道、地域、文学等方面予以立项、调查、讨论、研究。
著名作家、评论家,时任《民族文学》副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的赵晏彪先生给予支持与肯定,并转发了张继炼老师的倡议书。
著名作家唐荣尧先生说:趟戈壁在中原与西域,内蒙草原与青藏高原及俄罗斯东部地区间的经贸往来,民族交流,文明互鉴上起的作用,非走西口所比,前者更具国际视野。
日前,张继炼创作的国内第一部正面反映“趟戈壁”这一现象的中篇小说《牧人》,几经讨论修改而刊发《陕北》杂志2020年第6期。
这部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上世纪三十年代“父亲”的逃难、被牧人收留、生存、生活、游牧,从而逐渐变成牧人的过程;描写了阿拉善人宽大的胸怀和无私包容情怀的人文精神;描写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依存的民族关系。
作品具有题材、结构、叙述方式、语言的独特和创新,具画面感和生活气息,故事独特,可读性强,具有传统小说的艺术美。(北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