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什么是“三仄尾”?

所谓“三仄尾”又叫“三仄脚”,指不押韵的那个诗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

据说三仄尾是形成格律诗的萌芽阶段,由南北朝时期永明体的创始人沈约提出的。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必然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产生影响,也必然有一大批追随者,直到盛唐时近体诗的格律已经形成,依然还有禁忌三仄尾的提法。律诗绝句,孤平是大忌,三平脚也忌。至于三仄脚是否要忌,目前学界意见尚不一致。

(1)对于“平平仄仄仄”句式。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下册第二分册里指出:“这个句型第三字如用仄,则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可以看出王力先生有条件地肯定了三仄尾存在。对于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仄,则第三字必须用平。

(2)对于“仄平仄仄仄”句式。按照王力先生的提法肯定是不允许的。但涂宗涛先生著的《诗词曲格律纲要》认为“仄平仄仄仄”句型同样符合规律,根据是杜甫诗中出现了大量的这样的句型。涂先生文中举出二十二条,杜甫使用“仄平仄仄仄”句型的例子。如: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

●○●●●,●●●○○。

郑南伏毒寺,潇洒到江心。

●○●●●,○●●○○。

因此涂先生很自信地认为:杜甫是唐代诗词格律要求极其严格的诗人,经过大量的杜诗的验证,仄平仄仄仄句型是符合近体诗格律的,当然三仄尾也是允许的。

(3)对于“(仄)仄平平仄仄仄”句式。七言唐诗中,使用“仄仄平平仄仄仄”句型的例子很多,比比皆是,可以肯定的说不是拗句。如杜甫诗“怅望千秋一洒泪”。关于近体诗的格律内容,当然应以唐人在这方面的专著为准,现在只好利用唐诗来验证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准确的。

(4)对于“(仄)仄仄平仄仄仄”句式。在唐诗中使用“仄仄仄平仄仄仄”句型的例子相比较不多,也就是说,对于仄起仄收句,第三字和第五字同时为仄,如(仄)仄仄平仄仄仄,这种句式尚在争议中。笔者认为,既然仄平仄仄仄已经肯定,七言诗是五言诗的扩展,仅仅多了一个顶节而已,而(仄)仄仄平仄仄仄在唐诗中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如杜甫诗中有: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襄滑限西东。

●●●○●●●,●○○●●○○。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这种句式在音调节点上是符合要求的,所以我们今天不应当把它当成拗句。

虽然“三仄尾”在律诗中容许出现,不过,初学者还是以正格为准,尽量避免使用“三仄尾”,不妨待诗律娴熟时运用,以达到更美的意境及艺术效果。

什么是“三平尾”?

“三平尾”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连续使用三个平声的句子。由于近体诗一般都是在双句押韵,所以“三平尾”都是出现在押韵的句子末尾。“三平尾”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

但是我们检查一下唐代的格律诗,往往会发现一些犯忌的句子。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应该说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也都有“三平尾”的现象。

例如杜甫的《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

本诗中“林塘幽”便是“三平尾”。

又如李白的《东鲁见狄博通》: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

本诗中“无长风”又现“三平尾”。

为什么格律诗要求要避免“三平尾”,而在唐诗中又多次出现呢?

仔细分析上述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形式上,这两首诗都很像近体诗,实际上,这两首诗不仅存在三平尾的现象,而且均不符合近体诗的粘对原则,杜诗中首联两句均是平起(第二字为平声),李白诗中这两句也都是平起,所以这两首诗均可看做古风,不属于近体诗范畴,也就不必考虑“三平尾”的避讳了。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稿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

(0)

相关推荐

  • 律诗的拗救

    作为近体诗的爱好者,写作律诗的时候格律限制很多,    所以为了创作更大的自由,拗救的格式尤其重要.然而遍访诸多网站,对于拗救格式均为简介,而且简之又简,实不堪看.偶得此文,转录于下,例句待补 一.定 ...

  • 【诗词学堂】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什么是"三仄尾"? 所谓"三仄尾&quo ...

  • 【诗词微塾】古诗词中的倒装、通感、互文句

    我们在古典诗词赏析时,修辞就如同美丽的陷阱,只有掉进去了,才能体味陷阱下面让人心碎的美.这些修辞的陷阱就是古人在有意无意之间为了追求意境的完整和平仄韵律的和谐之美而设置的. 倒装 诗人有时为了强调表现 ...

  • 【诗词微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明张綖:"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当以婉约为主."清王士禎加以补充道:"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 ...

  • 【诗词微塾】古诗词中常用的借代

    诗词微塾 古诗词中常用的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 ...

  • 【诗词微塾】古诗词中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中的语言风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 ...

  • 【诗词微塾】诗的密度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诗的密度 诗的密度,是指诗词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句字精炼浓缩,所含的诗意丰富饱和,从而取得独特的 ...

  • 【诗词微塾】诗钟与对联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诗钟与对联 对联是即景即事以简短对偶句写出所感所思的一种文体.采用对偶句是为了以活泼的联想,或从对立统一的角度, ...

  • 【诗词微塾】古诗词中的八个传统习俗

    诗词微塾 古诗词中的八个传统习俗 踏青.折柳.登高.放纸鸢--你知道古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古人的传统习俗是怎样形成的?诗中又是如何记载这些习俗的?八个习俗,与君共赏. 1.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 ...

  • 格律诗中的三仄尾和三平尾

    什么是"三仄尾"? 所谓"三仄尾"又叫"三仄脚",指不押韵的那个诗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 据说三仄尾是形成格律诗的萌芽阶段,由南北朝时期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