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在学校被孤立,父母认为这都不是事:被父母情感上抛弃的孩子,长大后是什么样的?

你抛弃过孩子吗?在不经意间,也许你正在抛弃。
《潮爸辣妈》有一期节目,一位小女孩眼眶发红,泪水随时要喷涌而出,女孩长得秀气可爱,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受到了同学的排挤。
她平时练习武术,三年级某一天,突然同学就开始冷落她,而她没有欺负侮辱同学,她试图寻找原因,但是一直没有找到。
她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却说:“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要在意这些”,女孩明显感到妈妈不喜欢听这些,而父亲工作太忙,根本顾不上她。
就这样,小小年纪被迫学会了坚强。节目中的嘉宾听了女孩的话,这位成年的男性教师流着眼泪,说了自己相同的遭遇。
我们更多的是在乎孩子的成绩表现,而忽视孩子的情感。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被爱的需求,小孩也渴望被人理解接纳,情感上被抛弃的孩子,受到的伤害,不比真的被抛弃的孩子少。

01

在情感上被抛弃的孩子,普遍都有“缺爱”综合症
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从小被父母忽视情感的人,长大后如何自我疗愈,在这篇文章下方,有400多条评论。
一位网友说:“从小就害怕表达感受,总觉得没办法和父母沟通,渐渐的从受害者向施害者转换,回家弟弟缠着我说话,我很少用心听,就是觉得烦。”
另一位网友说:”从小父母很少关心我,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和人相处,别人说我冷淡,我不知道该怎么关心别人,一个人的时候特别忧伤,我该怎么办?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儿童精神病学家唐纳德·温妮科特说: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联结,孩子也许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丘吉尔,父母很少在情感上关注他,父亲忙于政治事业,母亲忙于社交应酬。
他在外求学期间,母亲只给他写过两次信,全是报丧。
丘吉尔在自传中这样描述母亲:“她于我就像是闪耀着的晚星,隔着不可企及的距离。”
纵观人类历史,他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却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常年被抑郁症困扰。
在《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中,讲到被父母情感上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有这些不良症状:空虚感,反依赖,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毫无同情,负罪感和羞耻感,容易自责,自我约束能力差,述情障碍。
这些在情感上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将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无法正常的表达的情感,无法与他人共鸣,他们看自己处处是问题,不会爱自己。
而这些不良症状不仅是生活的桎梏,也是事业的枷锁,不管自己做的多好,还是不断的否定自己,他们很难体会到事业的成就感和生活的乐趣。

02

父母的世界很大,孩子的世界很小
前不久我教的六年级男孩,上课不在状态,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老师奖励的钢笔被偷了,他非常生气,晚上想到这事还会失眠。
看他的状态,我与他妈妈进行沟通,他妈妈说我知道这件事,她觉得男孩不要这么小气,不就是一支笔吗?她给孩子买了更贵的钢笔作为补偿。
可是孩子呢,并没有因为这些就释怀。
在电影《狗十三》中,女孩李玩身处离异家庭,父亲再婚后,给李玩买了一只狗,希望狗能陪伴内心孤单的李玩。
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她非常爱这只狗,有一次爷爷不小心弄丢了狗,大人们认为这件事不值得耗费心力,不就是一条狗吗?又不是一个人。
这让李玩非常愤怒,她发疯似的在小区内寻找,父亲看到这样的女儿,觉得有些小题大做,揍了不听话的女儿。
父亲根本没想过,这条狗对于家庭破裂的李玩,意味着什么,这条狗是父亲对女儿的爱,狗是爱的陪伴,是女儿精神的慰藉。
著名诗人泰戈尔写过一首《玩具》:
孩子,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小树枝,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也许你在看着我,想“这种没趣的游戏,竟把你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和成人的世界不同,孩子因为经历和身体发育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做到和成人一样的视野边际,以及情绪掌控能力。
孩子的世界很小,只有家和学校,他们能接触的只有同学老师和父母,所有生活重心都围绕着两点一线,孩子没有那么多大事,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事也许就是一支笔。

03

自由表达情感的孩子,内心才会坚韧
美国电影《我叫第一名》中,男主角克莱尔6岁就有怪病,会不受控制地发出怪叫,医生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认为克莱尔想要获得关注。
就连他的父亲,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儿子,父亲训斥克莱尔,甚至选择离婚。
而母亲刚好与之相反,母亲对医生的诊断越发质疑,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原因,她带着克莱尔去图书馆查阅医学相关书籍,可是克莱尔不愿意走进图书馆,他怕大家的嘲笑。
母亲让儿子坐在图书馆大门前的长凳上等着自己,她知道儿子的敏感自卑,与其让儿子坚强,不如遵从孩子的决定。
母亲通过查找,知道儿子患的是妥瑞氏综合征,这种病无药可医,母亲并没气馁,她带着儿子参加互助会,互助会里的孩子都有妥瑞氏症。
让她失望的是,这里的父母只想把孩子保护起来,却不想着怎么让孩子融入社会。母亲带着克莱尔离去,自卑的克莱尔却语出惊人的说:“我不会对妥瑞症妥协,我永远不会放弃。”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公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教师,深受学生的爱戴,并且娶妻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父母必读》中说道:
负面情绪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孩子情绪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从负面情绪的体验和情绪调整中,孩子得到了成长。
我们总觉得孩子有负面情感,就有可能变坏,或者显得软弱无能,于是当孩子愤怒时,我们会说:“脾气这么大,以后怎么和别人做朋友”;当男孩哭泣时,我们会说:“男子汉,哭什么哭,就知道哭”。
迫于父母的压力,孩子很有可能压抑情绪,但是情感本身,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内心生根发芽,由一根刺成长为苍天大树,那时候想要消除,代价更大。
想要孩子对情感有自控力,并不能逼迫孩子情感成熟。孩子只有能够自由宣泄情绪,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时情感才不会对孩子有威胁,又因为父母的接纳理解,孩子会发展出向上突破的力量。
明星汤唯在采访中,分享了生孩子的原因:“我已经有坚硬的外壳,外力很难打破,而孩子却能让我从内在打破。”
作为成人,我们的人格特征稳定,行事作风符合社会的要求,如果想要在心灵上有成长,孩子就是一次机会。
孩子情感丰富而敏锐,他们会让你醒悟,所谓爱的包容理解原来比你想的宽泛。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