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书法乃是国人之骄傲。其字里行间包罗万象,可见铁骨铮铮亦有曲折绵延,银钩铁画之际将中国汉字之美呈而现之,亦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
时至今日,中国书协的存在无疑是担负起了传承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重担,大力弘扬之下使得书法在中华大地争相怒放,踊跃出大批后来人承前启后,其间中国书协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亦是有目共睹。
但是凡事有褒有贬,抵制书法协会的声音亦是层出不穷。人大教授陈传席亦言:“撤销中国书协百利无一害!”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一、书法协会的变质
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自建立以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传统,在逐步普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书法艺术水平等。
然而任何事物与组织诞生之初必然背负着相应的使命与初衷,亦必然有着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积极作用。但是经由岁月变迁,其间必然衍生出内部的污垢与腐朽。
而令中国书协一度沦为众矢之的,不计其数如陈传席等权威人士纷纷发声,对于中国书协的负面作用提出质疑的本质原因,便在于中国书协经由发展至今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初衷,渐而变质。
其间首要原因便在于中国书协的门槛遁于无形,并没有产生严格的规范,以至于其中的弯弯绕绕之处为人所诟病。因此也就衍生出了中国书协内部成员质量的参差不齐。
“大师在民间,小丑在殿堂。”近年来此一句盛行的背后,所抨击的便是各大艺术领域之中享有盛誉却又名不副实的“专家”“大师”,而书法协会显然便是其中的“重灾区”。
一度不乏有部分人自称中国书协成员却实质上胸无笔墨,难以做到笔下见真章,以至于空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大众抨击其人之时,难免将其背后的书法协会一概论之,因此演变成对于书法协会的抵制。
其间固然存在着一定客观因素,如普遍对于书法文化缺乏了解的大众目光下,方方正正的楷书等字体往往能够被更多人欣赏,而其余诸多字体形式是不为大众所欣赏的,因此也就衍生出了大众对于书法的误解,其间便在于通俗与艺术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然而造就这一鸿沟的亦不乏中国书法协会方面的原因。一个擅于艺术的人不见得擅长于管理,因而书协内部身居高位者亦不见得笔尖有真章。但是中国人素来是盲目推崇的,即便凭空歪歪扭扭几个字也能够说出几番惊世骇俗的大道理。
由此导致不正之风在体制内部蔓延开来,相应书法形式逐步铺开广而告之,以至于真心想要学习书法者以此为楷模,导致书法发展整体的大幅度偏移。盲目崇信权威乃是书法家以及其余诸多艺术领域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间最为主要的原因便在于艺术没有明确的范畴与界限,称赞之人与诋毁之人皆有无数个相对正当理由。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能够不被外界左右坚持自我感知者寥寥无几,长此以往自然导致书法协会内部的变质。“以书会友”一度演进成互相吹捧。
而作为被推崇者本人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到不正之风的蔓延,但实质上并不会出手果断扼杀。其间原因首先在于中国人素来讨厌拍马屁觉得浮夸,但身在其中往往不自觉的飘飘然,因此被推崇者实质上亦是受害者,在错误的书法道路上自认为正确而渐行渐远。
其次则在于维持自身权威性的必要,但凡被推崇除却货真价实之外离不开所处地位非同凡响,若是自认作品低劣在一个以书法为主的组织之中难免会无从立足。因此,被推崇者亦是两面煎熬,左右为难,不觉间推动了整个书法领域的“以丑为美”。
一如莫言先生曾经坦言自己的书法存在很大弊端,因而大可不必盲目追捧,因为莫言先生的书法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其书法本质的水平。
能够似莫言先生坦然以对者少有,并且他不依赖于书法吃饭,书法溢价在于其文学声誉,而那些身处于书法协会的书法家显然并非如此。
其中所能够窥见到的便是中国书法协会内部的“官僚主义”而造就这一原因的便在于书法协会的“独立性”。中国书法协会虽然隶属于国家领导,但并不直接管控,其亦属于享受国家补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具备一定与书法领域相关的行政权限。
因此也就导致了其内部混乱的状态。有着同样状况的亦包括其它占据“中国”名义的部分组织。而衍生出书法协会内部变质的另一重原因在于书法本身的价格并不稳定在一个合理范畴之内。
一如中国人听到一句话时下意识会问“是谁说的?”以此判定可信性。书法作品的价值亦在于“谁写的”?因此“跨界书法家”如贾平凹先生、莫言先生等不胜枚举,这些书法家水平亦是参差不齐,有着无可避免的负面引导作用。
而与上述同理的则是,书法家协会内部成员参与各项活动的刻意炒作等,希望能够令自己的声名快速提高,以此书法作品甚至于“书法实力”亦能够水涨船高。
二、古今有无书法组织对比
除却书法协会内在本质背离初衷之外,其对于书法发展本身的束缚性亦是显而易见的。纵观古今书法发展有无书法组织的区别便可窥见一二。
中国古代之中实质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书法组织,一切似乎皆是自然而然,书法的优劣与地位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往往书法家拥有着除此之外的职业,书法乃是作为人人必备之基础而存在,至于书法艺术的衍生往往是无意间形成的。
其中凸现而出的则是古代书法家除却书法本身之外,往往胸怀与学识皆是并重的,寄托于笔端的乃是真真正正的“倾囊”。
而关于书法素来有着“见书如见人”的传统,字里行间所寄托的绝非墨水残痕,而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与精神,其间之广度方才称得上是包罗万象。与现当代单纯为了书写而书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至于当代书法协会的存在实质上则是将这一广度逐步限制在一定的范畴之内。毕竟古代书法的衍生通俗来看,是以文字书写诞生之初为圆心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的,因此方才有了书法艺术的种类繁多。
然而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书法协会作为书法领域的顶点无疑是将书法的整体理念进行了整合与统一,其间自然是有利有弊。
一个人站在原点可以选择走向任何一个方向,当被指明所谓正确的道路之时,自然而然便会朝着固定的方向发展,由此实质终其一生皆是在步前人后尘难以有所突破,且尤其经由上述中国书法协会的不当之风势必导致整个书法界的难以突破。
毕竟后来者想要作出变革,首先要面临的便是权威的压制。纵观书法古今发展之历程,其间堪比于大浪淘沙,能够留下的少之又少,而在此过程之中无疑是如同“优胜劣汰”一般有所变革,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而中国书法协会存在的本身便是人为干预了其间之自然发展规律,虽然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兜底作用,但也存在着极大程度导致消极影响,以至于现如今“优不胜劣难汰”的局面形成。
总而言之,艺术源自于自然生活乃是无意间形成的,当无意成为了刻意,那么势必因此衍生出诸多问题。一如动物园之中的野兽不至于灭种,但同时失去了其本质的野性。
三、扼杀传统
经由上述书法协会内部的变质以及古今书法变迁之中,书法协会所造成的重重范畴,当代人显然是难以在书法上有重大突破的,即便于前人比肩亦是极度艰难的。因此在书法家协会内部便形成了另一种不正之风,为了寻求突破而刻意“突破”。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厚度皆是浑厚无比的,令我们为之骄傲的同时亦不乏有人因此而叹息,对于相关领域从业者而言“既生瑜何生亮”的惆怅自然是挥之不去的。
诸多前车之鉴摆在历史之中,后人追寻前人足迹便已是苦不堪言,难寻其路,而想要达到与前人并肩甚至超越的难度显然是高不可攀的。以至于无数想要青史留名之人只能折戟沉沙满目绝望。
因此不乏书法协会的高层,自身已经站在了当代书法界顶端,因此便考虑如何寻求突破,为了突破便大肆打压传统,开创所谓的“新书法”。而这一强行操作,无疑是将书法往“沟里带”。
书法之美在于呈现汉字之美,亦在于其跨越历史长河遗留的一笔宝贵财富,其间之时间气息令人为之动容。顺应时代发展对于诸多传统文化而言皆是存在一定必要的,但绝非刻意的将之扭曲,其间之事无异于写诗之人咬文嚼字看似篇章华丽实质“无病呻吟”。
四、是否取消中国书协?
经由上述中国书协所存在的弊病之处,是否意味着取消中国书协势在必行?显然并非如此。虽然一定程度扼杀了书法发展的高度,但是近年来书法协会在书法普及工作上所做出的努力亦是不容忽视的。完全将之一位取缔亦不合乎常理。
存在问题便解决问题,其间道理一如人生病便直接放弃治疗?因而对于中国书协所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治疗措施便可,在注意到负面影响的同时亦要正确对待积极作用,唯有客观看待才是唯一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