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堂丨邓石如小篆《千字文》 技法解析(二)


链接:书法课堂丨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一)

二、用笔特点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是其小篆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一)纵横之妙,得之史籀。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称:“完白山人篆法以'二李’(李斯、李阳冰)为宗,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邓石如小篆《千字文》契合了这一论述。其小篆以古为徒,道法自然,线条质朴,行笔厚拙苍茫,既有史籀铸凿金文的古穆凝重,又有石刻碑文的朴茂遒劲。邓石如虽一介布衣,但知识渊博,眼界开阔,学养深厚。只有通过对各体篆书的了解后,才能真正体会到邓石如对篆书发展的杰出贡献。

(二)隶法作篆,方圆结合。刘有定说:“篆直分侧。直笔圆,侧笔方。”钱泳说:“篆用圆笔,隶用方笔,破圆为方而为隶书。”“篆体圆,有转无折;隶体方,有折无转,绝然相反。”小篆的线条应是圆转婉通,起止无迹,而隶书的线条起笔处多凌空取势而侧入(杀锋、筑锋都指此种用笔)。邓石如打破了篆、隶之间的壁垒,以秦篆为体而以汉隶为用,把篆书写得方圆兼备。邓石如以前以“二李”为宗的小篆特点遵循“正”字,随着他对篆书的深入研究,将篆书的用笔融入隶法后的特点,突出“侧”字,即持“正统”观者所不接受的“破古法”。他曾韬晦地说:“吾篆未及阳冰。”但他酒酣耳热之时,自睨其字赞曰:“何处让冰斯!”赵之谦对邓石如篆书用笔有深刻理解:“山人篆书笔笔从隶出,其自谓不及少温(李阳冰)当在此,然此正越过少温,善易者不言易,作诗必是诗,定知非诗人,皆一理。”从邓石如篆书传世作品看,邓石如早年作篆,笔笔中锋,逆入平出,回锋起止,竖画则顺锋终。线条初略细,近玉筋篆;中年作品以李阳冰风格为主,渐渐上溯秦汉,师《袁安碑》《袁敞碑》,进而李斯刻石等,偶有金文;晚年线条变粗,笔墨淋漓,且浑厚质朴。造型也是从圆转到圆中见方,方圆结合。从气息看,初为华丽,渐去华求实,终至平实而无华矣。

(三)富有姿态,变化多端。我们拿李阳冰与邓石如所作《千字文》作一比较,同习小篆,同书《千字文》,唐代李阳冰取法《峄山》,以瘦劲取胜,骨气犹正,精彩冲融,允为楷则,被后人誉为“铁线篆”体。邓石如所书《千字文》稍参隶意,方圆兼备,富有姿态。的确,邓石如小篆《千字文》,逆起驻收,讲究内敛含蓄,画的两端浑圆,或逆入平出,轻松流畅。逆入平出,起笔圆厚,收笔以藏为主,偶尔露锋,收笔微尖,以显精神。在运笔中参入隶法,弯曲之处,或用提转之法,而见圆畅;或用先停后转之法,而见外圆内方;或用顿折之法,而见方劲。可谓变化多端,妙不可言。

(四)上紧下松,对称均衡。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结字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尤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二是上紧下松,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三是笔画总体上是横平竖直,粗细均匀,由于隶法作篆,书写性更强,所表现出的横画和竖画有起伏变化,更加灵动率性;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未完待续)

李阳冰篆书《千字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