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欢给别人“提建议”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相信不论是在校园的学生,还是已经进入职场的青年,都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商较低的人,和这种人说话简直头疼,有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

而和情商高的人说话就不一样,整个过程轻松愉悦。其实情商高低不只体现在说话,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遇到难题和挫折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比如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去智商外,与人有关的事项都涉及到情商,情商是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能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想要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并非易事。甚至大部分人都败在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无法认识自己,不会情绪管理,情绪起伏大或情绪失控。
有些人直接跳到了第四步,第五步,在人际关系中混得如鱼得水。
表面上这是高情商的表现,实则不然,他们常常压抑自己的需求,忽视自己的情感需要,将精力投入到别人身上。短时间可应付工作需要,一旦遇到导火索,便一发不可收拾。
情商低的人有个典型特征,就是缺乏共情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欠缺,让别人对他们心生厌恶。所以情商低的人一般都很自卑。影响情商的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有些人天生情商就高,这就类似于有些人天生对数字敏感,对艺术敏感。
而大部分人还是靠后天因素,比如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遇到挫折时,父母能及时给予孩子反馈,孩子也懂得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逐渐提高抗压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
相反,那些从小受到情感忽视的孩子,抗挫能力就很差。有些父母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正如他们的父母教他那样去教育孩子。
举个例子,过于严厉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情商一般都比较低。当一个三岁小孩儿在地上摔倒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把他抱起来,先哄他安慰他,随后才教育他怎样走路才能不摔跤。情商低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小孩在地上摔倒,直接斥责他让他自己爬起来,表面上这是对他好,这个小孩儿确实会自己爬起来,在以后的道路上都会靠自己“爬”起来,但这个小孩儿内心已经竖起了一座墙——无法共情,因为爸爸妈妈告诉他哭闹是不对的,展现脆弱是错误的,所以他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这种情绪是好是坏。
而人类的情绪又是共通的,自己都察觉不到情绪,又怎么去察觉别人的情绪,或者说自己的情绪都照顾不好,又怎么照顾好别人的情绪。
好为人师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他们因为缺乏共情能力,无法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习惯认为别人和自己的模式差别不大。但每个人成长环境和教育程度不同,看待同一件事,表面背后的感受也有区别,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常常忽视别人的感受。
许多人也知道自己情商低,但他们没办法改变,都说好为人师是人性的弱点,这在男人身上最为常见,我们经常开玩笑说男人是大猪蹄子、钢铁直男,这源于他们大脑和女性的差异,他们理性思维居多,感性思维偏少。
好为人师的人一般自尊心都很强,他们要么自卑,要么自大。比如自卑的人想要教育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而这种方式恰好说明了对自己的不自信和不认同,表面上教育别人,实在是在掩饰自卑;而自大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这种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共情能力和倾听能力都很差。
两类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企图说服别人来获得认同感,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当中都会获得自我认同,这种认同感有高有低,它直接来源于养育者,从小受到养育者认同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底气十足。
小时候能力和情绪没有被认同的孩子,长大后就会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内心对自己不认同,所以需要别人肯定和认同才能有底气,通过说服别人来获得安全感。
情商高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倾听,善于理解他人的感受。比如销售人员,他们往往会耐心听完顾客的表达和需求,而不是中途插话,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人话还没说完,就被别人中途打断,“那你就应该这样”,也许别人并没有表达这个意思,但你这样一说,自然心生不满。
耐心听完别人说话,这件事看似简单,做到却不容易。《说话的艺术》中写到,这种能力需要刻意锻炼,但一定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一个人成功,20%靠智商,80%则依赖于情商。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就被全球无数人所认可。情商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生存能力,还考验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智商不够的话,可以用情商来弥补。
但情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还需要经历更多人情事故,不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希望你能照顾好朋友的情绪,也能照顾好你自己的情绪。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K. M. R. Rosenzweig. Translated by Zhang Houca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