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丨​诗中的心史:清初江南遗民诗读解

彭 志

摘  要:清初,江南地区的明遗民抱持着对故国旧君的追思悼怀,接续不断地在各类题材的诗歌中宣泄无处排遣的悲伤挣扎心绪。在时事类诗歌中,以韵文形式线性地实录易鼎史实,并呈现出糅合了追忆故明、思恋家乡、感喟时事、省思人生的隐微心迹。在感怀类诗歌中,思绪中的故国记忆与置身清朝的现实处境生成了巨大张力,撕扯着明遗民紧绷且脆弱的神经,以及那无时不在的悲痛。在咏烈女类诗歌中,江南女性毅然殉节与男性的犹疑畏葸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了士人品行的臧否取舍。借助诗歌的窗口,可剖解出清初江南地区明遗民群体的易代心史。

关键词:明遗民诗;实录时事;感怀诗;咏烈女诗;心史

明清之际的甲申国变引发了多个层面的急遽变动,在导致山河板荡、生灵涂炭这些表层现象之外,士人群体的加速分化也是颇为值得注意的方面。若以士人应对故明、清廷两者间的政治态度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则可析分成抗清义士、故明遗民、入清贰臣三个特点较为鲜明的部分。当然三者间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对峙形势发展、士人心态变化,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身份之间的转化,特别的是入清贰臣在无处躲藏的社会舆论臧否中,往往会在心理上,甚至实际行动中对故明遗民抱持同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以纾解时人及后来者评骘易代之际士人毁身失节的深度焦虑。考量三者的综合属性,尤以明遗民颇具特殊性,他们处于可进可退的中间地带,在社会风评及自我认知中,虽然不及抗清殉节者那般英勇壮烈,但在面对俯首谄媚新主的入清贰臣时,还是享有着一定程度的道德优越感的。从另一维去观看,明遗民这种可进可退的缓冲身份,恰恰又是进退皆属失据的争议区域,特别的是他们置身新朝,却始终面临着被迫出仕清廷而导致毁身变节的高度风险。与此同时,山河板荡、宫阙崩塌时,明遗民对故国旧君的追随与践履,始终无法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等量齐观,逡巡在新朝的陌生环境中,较易出现鼎革后情感落差下的省思悔悟,基于此,以明遗民身份而积极联系、组织抗清活动者在在皆是,某种程度上正是对故明旧君情结的延续。这种情结在明遗民的诗歌中尤其得以显现,翻览其入清后的作品,触处可见悲伤情绪充斥于字里行间,耿耿于怀地记录着易鼎之际的时事情形,游移两端的挣扎撕扯难以排遣,借助吟咏烈女吐露难以言明的隐微心曲,这些在时事类、感遇类及咏烈女类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读解后颇可见出清初的明遗民在故明、新朝两者强势挤压中从外到内的悲怆心史。

一、衣食住行皆悲伤:明遗民诗对情绪的宣泄

当崇祯帝在李自成部农民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形势下,不得不选择以煤山自缢的方式来保全身为帝王最后的尊严。随着极具象征意义的帝王逝去,故明的臣子们就如弃儿般得失魂落魄,支撑的擎天柱子倒下了,何去何从的抉择无时无刻不熬煎着心灵。江南地区与京师相隔有两千多里的路程,在没有得到崇祯帝殉国的确切消息之前,在地士人们一直都不太愿意去相信深耕了近三百年基业的朱明王朝会轰然倾圮、倒塌。而当多铎率领的南征军一步步地向南推进时,江南士人长久以来所寄托的君主、土地终至变成了旧君、故国。面对山河板荡、宫阙倾覆的易代时事,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迅速蔓延至江南士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到了顺康之际抗清复明形势已然无法逆转时,江南地区仍然有不少的明遗民依然对故明旧君抱持着割舍不去的情怀,在他们此间创制的诗歌中可以发掘出无处不在地宣泄着悲伤情绪。

无地风波息五更,伤心寒暑变阴晴。余生本未辞金革,前路何曾厌癸庚。浩荡鼎湖愁未减,凄凉颍水泪难名。填胸老大悲霜雪,涉足朱炎又渺冥。(恽本初《泗上阻雨闻警》)[1]492

恽本初(1586-1655),字道生,号香山,南直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崇祯间举贤良方正,授中书舍人,不就,善画山水,自成一家,著有《汝阴集》等,张庚《国朝画征录》卷上有小传。明亡后,恽本初选择成为一名前朝遗民。《泗上阻雨闻警》描写诗人在北上的路途中被大雨阻隔行程,发抒了身历易代者在滂沱大雨里难以收拾的无尽行旅伤怀。

颓城千雉失嶙峋,司马金钱费万缗。一自北军飞渡日,犹余西塞脱逃身。权臣惟解高郿坞,国士从无起棘津。满目新亭徒涕泪,江东王导又何人?(谈迁《环金山城址云故职方杨文骢遗筑》)[2]

谈迁(1594-1658),字孺木,号观若,浙江海宁人,明诸生,南明弘光时,为高弘图记室,被举荐为中书舍人,不就,遂辞归,著有《国榷》《枣林集》等,赵尔巽《清史稿》卷五百一有传。《环金山城址云故职方杨文骢遗筑》是海宁遗民谈迁明亡多年之后观览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金山卫时所作,眼前所见的颓败荒芜遗址不禁触发了诗人对彼时激烈战事的思考,而由怀古记忆重回残酷现实,更是徒增了无限伤悲。

淹留市馆不成觞,愁里相携一笑彊。枫早半山明晩照,菊迟十月作重阳。剑光消歇空池在,鹿迹纵横古寺荒。莫叹锦官遥万里,只今吾地是他乡。(黄翼圣《秋杪同庄宜穉金孝章祖生袁重其家兄奉倩泛虎邱用阳字》)[3]

黄翼圣(1596-1659),字子羽,号摄六,南直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贡生,曾官安吉知州,入清不仕,隐居印溪,著有《莲蕊居士诗钞》等,彭希涑《净土圣贤录》卷七有小传。常熟遗民黄翼圣在暮秋时与同好们聚会唱和,于诗中叹息明遗民这个群体虽然身在清朝,却一心耽思着早已逝去的故国旧君,成为了新朝文化的异乡人。

曾为修竹上弹文,又见寒松倚暮云。故国山河愁里梦,异乡鸿雁定中闻。令威未化辽东魄,伯乐能空冀北群。我亦欲从飞锡去,纸钱杯酒酹韩坟。(陈瑚《灵岩蘖庵和尚故黄门鱼山先生也崇祯末直声震天下今逃于禅杖锡至玉峰予拜而见之因成四诗奉赠·其二》)[4]233

陈瑚(1613-1675),字言夏,号确庵,南直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入清后,绝意仕进,著有《确庵文稿》《从游集》等,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十二有小传。明亡后,为了规避清廷对故明士人的征用、迫害,逃禅为僧是彼时士人全身远害的方式之一,陈瑚与蘖庵和尚熊开元惺惺相惜,于诗中表达了在怀思故国中愿追随而去的念想,以坚守易代之际士人应秉持的品行。

何事催归鸟,钩辀唤我频。故园经战后,归去巷无人。(姚佺《闻鹃》)[5]543

几回梦里度金微,此夜苹洲唤客归。与君化作鸳鸯鸟,越水吴山祗共飞。

怨鹤嗁痕染客衣,愁魂历历是耶非!从今添入相思谱,不羡当年老令威。(以上两首系董说《白鹤怨》)[6]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顾炎武《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7]

姚佺,字仙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入清不仕,陶元藻《全浙诗话》卷四十有简传。董说(1620-1686),字雨若,号俟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诸生,入清为僧,著有《丰草庵全集》等,黄钟骏《畴人传四编》卷六有小传。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诸生,曾入复社,南明弘光时,授兵部司务,南明隆武时,除兵部主事,著有《亭林诗文集》《日知录》等,赵尔巽《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有小传。《闻鹃》写秀水遗民姚佺被枝头啼鸣的鹃声触动,不禁勾连起对战后故园的无限思念。《白鹤怨》写羁旅中的乌程遗民董说对鹤诉愁,渴盼幻化成鸟形,这样便可以飞往那日思夜想的越水吴山。当曾经携手走来的前朝遗民被清廷捕杀时,这种悲伤情绪会到达最高峰。吴炎、潘柽章两人因清初著名文字狱“庄廷鑨明史案”不幸遇害,让同为明遗民的顾炎武经历了莫大悲怆,在《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中发抒了政治高压笼罩下的压抑情绪。

从以上枚举的恽本初、谈迁、黄翼圣、陈瑚、姚佺、董说、顾炎武等明遗民创制的各类题材诗歌中,在在可见这一群体对故国旧君的无限追思,以及处处彰显着对新朝的隔阂与排斥。明遗民身份已然内化到了骨髓血液里,于羁旅、唱和、赠别、咏物、怀古、悼亡等各个题材类型的诗歌中,都不忘去抒发一己身陷故国、新朝间的挣扎心绪。而在诗歌的整体情绪营造中,始终拂拭不去的悲伤感是最先袭上江南遗民眼前心头的。

二、诗歌中线性的实录时事与波荡的士人心迹

明遗民的生命经历了明清易鼎之前、之后两个时段,目睹了故国巍峨大厦一步步走向倾塌,渴盼在乱世中能够转危为安,却无奈于难以力挽狂澜;见证了新朝逐步建立起跨越大江南北的又一个大一统政权,注目在废墟上不断垒砌的高楼,难免会在追忆与现实之间产生巨深的创痛。特别的是,明遗民是由故明走进清朝的一群人,故国的重重属性已然深深地烙印在了其精神里,他们的一生大多都很难摆脱掉新朝文化异乡人的心理定位。品读明遗民在易鼎之时创制的诗歌,内心无法走出故明旧君的笼罩已然成为难以割舍的存在,此外,这些清初江南的遗民诗还具有极强的实录性质,继承了肇始于杜甫的“诗史”传统。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部农民军攻打北京的情势越来越危急,很多江南地区前来的士人被困顿在京城里无法出去,不得不目睹了各处残忍的烧杀劫掠,钱士馨便是此间滞留在都城里众多的江南士人之一。钱士馨,字稚拙,浙江平湖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贡生,入清不仕,穷老以死,著有《赓笳集》等,陶元藻《全浙诗话》卷四十有简传。著名的《甲申传信录》便是钱士馨在留守京师数年里的所见所闻,排日记事起于清顺治四年(1647),止于十年(1653),“晚入京师,遇寇变,著《甲申传信录》十卷,颇不失实”[8]。在此之前,钱士馨也有以创作诗歌的形式记录了李自成部农民军进入北京之后的情状。

建章宫殿郁苍茫,极目空余复道长。血溅珠襦迷断箧,露零银树覆宫墙。出犇惟有赵宣子,结客曾无秦舞阳。怅望衣冠在何许,桥山西是白云乡。(钱士馨《甲申三月纪事》)[9]

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二十三有载“及京城陷,士馨匿迹樵林,窜于兵戎祸乱之中,每多忧悒感愤,发为文章”[5]539,上引七律便是钱士馨被兵乱触动后的作品。首联借写汉代建章宫的史事,以引入颔联对崇祯帝自缢殉国的描绘,颈联使用赵盾、秦舞阳两则典故铺垫,尾联则抒发身处战乱之中的京师时对仙乡的无限追慕。

在沦陷的北方故都,钱士馨发抒着拂拭不去的百转愁肠;而在随后的数月里,入主中原的已悄然置换成了清军,并势如破竹般地将前线推进到了江南的外缘地带,身在家乡的江南士人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战事的日益紧迫。江南地区的众多士人,虽然之前仅是一介文弱书生,并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在山河板荡的危亡之秋,也纷纷披上戎装,赶赴前线的战场,李标便是其中之一。李标,字子建,号霞起,浙江嘉善人,明末贡生,入清不仕,著有《东山遗稿》等,嵇曾筠、李卫等修,沈翼机等纂《(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九有简传。在李标的诗歌中,时见其对一己于史可法部里军旅生活及人生感悟的书写。

刁斗风高静不哗,征衫试著敢怀家。军声夜沸黄河水,扇影朝开白下花。长剑马头人未老,金章肘后愿犹奢。燕姬歌罢窥霜月,故国繁华几痛嗟。(李标《甲申军前作次韵》)[10]982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二载“子建精于戎机、战略、军律、营阵、壬遁诸书,史阁部道邻辟为记室,见事不可为,返里”[11],上引七律便是李标在返回嘉善之前的诗作。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中,触目可见和军事有关的语汇,如刁斗、军声、长剑等,隐藏在危险军旅生活之下的是诗人对故明由盛转衰的嗟叹,以及渴盼重回故乡的思绪。

明朝的各处防线虽然对清兵南下偶有抵抗,但多是不堪一击,很快地江南的大部分区域皆沦落入清廷手中。数月之前,江南的某个府县还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景象;短短数月之后,便被战乱摧残到尸骨遍野、满目疮痍,身处其间的江南士人在两相比较下难免感时伤世,冯舒便是其中之一。冯舒(1593-1649),字已苍,号漠庵,南直隶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为虞山诗派重要成员,著有《默庵遗稿》等,《清史列传》卷七○有传。冯舒入清后始终无法忘怀故国旧君,诗中常常流露出浓厚的家国兴亡之悲,其在清初的命运也颇为坎坷凄惨,落得因《怀旧集》有讥谤嫌疑而遭构陷文字狱处死。

投老余生又到春,萧萧短发尚为人。世情已觉趋时便,天道难言与善亲。梦里山川存故国,劫余门巷失比邻。野人忆着前年事,洒泪临风问大钧。

喔喔荒鸡到枕边,魂清无梦未安眠。起看历本惊新号,忽睹衣冠换昨年。华岳空闻山鬼信,缇群谁上蹇人天?年来天意浑难会,剩有残生只惘然。(冯舒《丙戌岁朝二首》)[12]

丙戌岁朝即清顺治三年(1646)阴历正月初一,是时,明亡已快两载,在江南地区仓促建立的弘光朝也于半年前被清军摧毁。冯舒经历了连番深重打击,于一年之始草成了两首浸润了浓郁黍离之悲的七律。两首诗中蕴含着浓厚的今昔对比,如两朝历本、衣冠之别,皆可让诗人不禁陷入进对故国的无限追忆,被残酷现实惊醒后遭逢到与新朝的处处违碍。诗人从梦里依稀可见故国山川聊以自慰,耽想现实竟至彻夜失眠,连寄托哀思的故国梦也不肯造访了,在此般悲戚情境之下,但求衰老残生一死了之的心态也便可获得共鸣了。

在清廷征伐江南的过程中,很多士人都曾参加过各个府县城池的保卫战,幸存下来的士人在多年之后故地重游,往往会激发出被深藏的复杂心绪,吕留良便是其中之一。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号晚村,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入清后拒应博学鸿词科,家居授徒,亦曾参加抗清运动,败后削发为僧,著有《吕晚村文集》等,事迹可见柯崇朴《吕晚村先生行状》。吕留良在清顺治二年(1645)时曾参加过太湖流域的反清义军,三载之后,重游嘉兴,便悠悠思绪难以自禁,写诗以发抒心志。

兹地三年别,浑如未识时。路穿台榭礎,井汲髑髅泥。生面频惊看,乡音易受欺。烽烟一怅望,洒泪独题诗。

雪片降书下,嘉禾独出师。儒生方略短,市子弄兵痴。炮裂砖摧屋,门争路压尸。缒城遗老入,此地死方宜。

间有生还者,无从问故宫。残魂明夜火,老泪湿西风。粉黛青苔里,亲朋白骨中。新来邻里别,只说破城功。(吕留良《乱后过嘉兴》)[13]

嘉兴城在顺治二年时曾英勇抵抗过清兵入城,坚持多日后终被攻破,惨遭屠城暴行。第一首写吕留良三载之后回到曾经熟识的嘉兴时倍感陌生,映入眼帘的尽是残败和头骨,屠城之后,为了填补人员空缺,迁入了大量仗势欺压本地居民的旗人,怅望中的诗人已然满面浊泪。第二首写顺治二年清军兵临城下时,各处望风降附,惟有嘉兴秀才郑宗彝揭竿抗清,但无奈儒生缺乏战略素养,而导致房倒屋塌、尸横遍野,可贵的是前吏部尚书徐虞求逆向而动,捐躯成仁。第三首写战后生还者、战死者、旗人对嘉兴之役的不同感受。三首诗分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诗人乱后经过嘉兴城的所见所思,既有线性层面的叙事,又不乏剖析本质的深度。

在南明的五个流亡政权中,其中弘光、鲁王监国都是依托江南地区建立起来的,江南士人对这两个政权投注了很大的期望,结果却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先后被清兵荡平。即使如此,江南士人抗清复明的决心并未曾急遽熄灭,直至顺康之际,基本形势已完全无法逆转之时,江南士人仍然在努力联络着东南海上的抗清力量,企图实现纠缠了十余年之久的复国夙愿,陈璧的数首诗歌中描绘了此种现象。陈璧(1605-约1660后),字昆良,晚号雪峰道人,南直隶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曾入复社,在南明弘光、永历两朝皆曾任职,入清不出,全发隐居于昆山,著有《陈璧诗文残稿》等,陈瑚《离忧集》卷下有小传。

重敛征兵具战艟,东南民力数年空。官枯鸠庀群工骨,鬼哭荒凉古墓风。击桨方张师旅气,赍粮尽挂敌军篷。浮沉此足强人意,海上从来第一功。(陈璧《吴淞造战船二百余只,五年始成,器械粮饷毕具,乙未七月初五日,出师,初三日,海舟卒来,悉掠去,其未完者,亦火尽,用记一律》)[14]60

年来民骨已枯憔,四倍加征五载敲。却令东南千万亿,一时恸哭望前朝。(陈璧《粮折耗赠,四倍本朝,而酷吏敲朴,又并征五载,血肉遗民,罔不涕泣思汉,有感而作》)[14]143

这两首诗的题目都很长,据此可推知作诗时间及情由。第一首写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陈璧时在常熟唐市隐居。据《小腆纪传》记载,在是年五月,海上之师张名振复取舟山,并以此为据点,从吴淞口挺入长江,试图在里应外合之中,推翻清廷在江南地区的残暴统治。第二首作于顺治十三年(1656),写清廷在江南地区强制实行重敛之事,在声泪俱下的控诉中追念前朝。陈璧入清后的诗多具有极强的时事色彩,以韵文形式记录着易鼎史实。

清廷在江南地区推行的众多政策中,要数剃发令被抵抗得最为激烈,各处士人不惜冒着粉身碎骨,乃至于灭族屠城的风险,也要誓死捍卫作为汉族士人必须坚守的文化堡垒。即使最后在各种威胁之下,被迫剃掉了头发,多年之后对此遭际仍然耿耿于怀,吴祖修便是其中之一。吴祖修(1638-1694),字慎思,南直隶吴江(今江苏苏州)人,明末诸生,著有《柳塘诗集》等,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一有简传。

吾生适值鼎将迁,卅载头毛未许全。四角不妨芟似草,中央何必小于钱。偶然梳篦诚为赘,时复搔爬也觉便。此后萧萧人莫笑,黑头摇落到华颠。

共遵王制剪鬅鬙,数日无端又郁兴。一撮尚留原属我,周遭都去愧逢僧。临风喜试吹毛刃,束发难施绾髻绳。最是青春儿戏日,屋檐初覆记吾曾。(吴祖修《剃头二首》)[15]

关于吴祖修的诗歌特征,袁景辂《国朝松陵诗征》评骘为“故其诗虚和傲兀并用而不相妨,至于酒酣耳热之候,谐谑间发块垒忽形,而所谓色不形、怨不怒者,固始终不少衰也。”[16]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评价为“其诗不甚工,而于时事无所避忌,《剃发》及《咏得勒苏冠》,词虽和平,意实愤激。”[17]67藉此可见,上引两首作于康熙初年的七律皆是以自嘲语气讽刺清廷强制推行的剃发垂辫之策。具体来看,第一首首联交代了剃发原委,颔联、颈联以戏谑笔法描绘了清廷强制推行的满族发式,尾联更是将抨击埋藏在调侃式的遣词造句里。第二首首联写刚被剪除的头发复又丛生,颔联、颈联将满族发式和佛僧、故明的发式做一对比,尾联抒怀,难以忘却昔日童稚时在故明的记忆。两首诗一诙谐一庄严,一讥刺一伤怀,体现了吴祖修入清后诗歌的多样状貌,也可见出袁景辂、邓之诚对其诗的评骘诚为的论。

上文择选了钱士馨、李标、冯舒、吕留良、陈璧、吴祖修等六位清初的江南遗民诗人,其诗歌题材关涉范围颇为广泛,举凡追忆故明、思恋家乡、感喟时事、省思人生等诸种心迹皆可在诗中表现。而在艺术上,喜用典故,着意刻画梦境,寓庄严于诙谐调侃之中,彰显故国、清朝两者间的鲜明对比,成为清初江南遗民诗中的共通手法。潜藏于这些诗歌之中的关键点在于明遗民历经易鼎巨变后,以韵文实录时事,并呈现出波荡的士人心迹。

三、在故国、新朝间的撕扯与感怀诗里的隐痛

明遗民是故明盛衰变迁的亲历者,在新旧的鲜明对比中,情绪更容易被撕扯,陷入进对故明的追忆而难以走出,便会在其书写的感怀诗里铺陈祛除不了的深层隐痛,冯班便是其中之一。冯班(1602-1671),字定远,号钝吟,南直隶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入清不仕,为虞山诗派重要成员,著有《冯定远集》《钝吟杂录》等,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卷一百有小传。钱谦益在《冯定远诗序》中对这位得意门生的为人为诗都做了精炼的概括:“其为人悠悠忽忽,不事家人生产,衣不揜骭,饭不充腹,锐志讲诵。亡失衣冠,颠坠坑岸,似朱公叔;燎麻诵读,昏睡爇发,似刘孝标;阔略眇小,荡佚人间,似其家敬通。里中以为狂生,为耑愚。闻之,愈益自喜。其为诗沈酣六代,出入于义山、牧之、庭筠之间。其情深,其调苦,乐而哀,怨而思,信所谓穷而能工者也。”[18]钱谦益对冯班诗艺的评骘可从《江南杂感》中获得共鸣。

席卷中原更向吴,小朝廷又作降俘。不为宰相真闲事,留得丹青夜宴图。

王气消沉三百年,难将人事尽凭天。石头形胜分明在,不遇英雄自枉然。(冯班《江南杂感》其三、其四)[19]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认为第一首诗是以韩熙载寓讥刺时相,第二首诗是以孙仲谋寓亡国之戚,并评价冯班的诗如唐诗一般“不着议论声色而含蓄无穷者也”[20]。第一首写在清廷势如破竹的攻势之下,在江南地区先后建立起来的弘光、鲁王监国政权都不堪一击,未能坚守多久,便被摧毁,而后两句在寻找失败的内因,即佞相的耽于安乐、不思进取。第二首写故国之思,朱明近三百年的基业转头塌陷,而金陵城明太祖朱元璋发迹变泰的见证物分明还在,却再也找寻不到能够拯救危机、力挽狂澜的英雄了。

易代之际不仅会给积弊已久的王朝造成毁灭性冲击,也会让明遗民面临家庭成员的死亡离散,由此便会由对故国的追悼转向至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归庄(1613-1673),字玄恭,号恒轩,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诸生,曾入复社,乙酉年(1645)清兵南下,曾参与抗清,失败后,居僧舍不出,绝意仕进,著有《归元恭文续钞》《归玄恭遗著》等,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纂《(同治)苏州府志》卷九十五有小传。先读其《杭州舟中杂感》。

父丧适及期,未暇易练冠。母老素善病,更复苦饥寒。嗟余有行役,行行向临安。借问迫何事,言之心鼻酸。兄女没兵闲,门户多伤残。一再遗信使,相见涕汍澜。伊昔蔡文姬,归国赖曹瞒。况我亲叔父,何忍隔膜看。资用非已出,筋力敢不殚。此行期同归,骨肉重相欢。何图复东徙,川途浩漫漫。海隅方战斗,吁嗟行路难。舣舟杭城外,踟躇复盘桓。三世存一身,形影渺孤单。敢为一女子,驰走锋刃端。行止在自审,安得徇拘攀。遽命回头船,已矣徒慨叹。我仆悲且怨,自请前往观。余故察其忠,诚心非面谩。随为具尺一,字字陈肺肝。为我语小姑,愿今且加餐。会有还归日,家室终团圆。我归川路夷,汝去众峰攒。明日富春山,后日严陵滩。度汝到彼时,拜祷向林峦。运蹇事多乖,恻怆难自宽。未敢悲黄鹄,且复哀离鸾。一朝入樊笼,无由解羽翰。凄风送归舟,中宵雨。欲拟胡笳曲,悲来不能弹。(归庄《杭州舟中杂感》)[21]

上引诗作于清顺治三年(1646)的秋天,是时归庄赴杭州访兄女不得。诗歌篇幅较长,主要内容描写了诗人在乱世中赴杭州找寻失散的兄女,以求得骨肉团聚;但舟行至杭州才知悉兄女已经东迁浙东,便不得不返程。诗歌所涉事件较为稀松平常,即战乱中亲属间的生离死别,但可贵的是,诗人在全篇中不乏有对动荡年代里个人无法逆转悲惨命运的深度思考。在短暂的消歇间,终于将故国之思的神经暂时拉回了家族之悲上。

进入新朝的明遗民对故国的生活始终无法忘却,或许只是秋日里萧杀的景色,被战火摧毁的亭台楼榭,旧时友朋的一句问候等等细节之处,都会强烈地触动明遗民紧绷的神经,让他们再次陷入忠君恋阙的循环里而无法自拔。沈谦、周筼、陆弘定、吴历都是抱持此类情绪的典型。沈谦(1620-1670),字去矜,号东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补县学生员,曾结社西泠十子,入清不仕,潜心著述,著有《东江集钞》《东江别集》等,事迹可见毛先舒《沈去矜墓志铭》。周筼(1623-1687),初名筠,字公贞,浙江嘉兴人,明末诸生,入清弃举子业,著有《采山堂诗》等,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十二有简传。陆弘定(1628-1668),字紫度,号纶山,浙江海宁人,著有《宁远堂诗集》《爰始楼诗删》等,李圭修、许傅霈等纂,刘蔚仁续修,朱锡恩续纂《海宁州志稿》卷十二有小传。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南直隶常熟(今江苏常熟)人,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等,事迹可见张云章《墨井道人传》。择选四人的诗歌以管窥之。

九月九日意不惬,杖藜扶病登高台。盈樽绿酒此时醉,旧国黄花何处开?金管玉箫激霜霰,铜驼铁凤生莓苔。望乡不见远天尽,萧瑟江山归去来。(沈谦《九日言怀》)[22]

魑魅江南地,戈鋋蓟北天。亡秦还逐鹿,徒蜀自啼鹃。晓日明军骑,秋风滞客船。回看故陵树,拥护尚苍然。(周筼《感事》)[17]279

海内兵戈十载余,流离城郭半丘墟。蠲租虚下西京诏,箕敛长悬平准书。故国王孙多乞养,天涯户口未安居。五陵跃马诸年少,驰骤春风织锦裾。(陆弘定《壬辰春日漫兴》)[23]

十年萍迹总无端,恸哭西台泪未干。到处荒凉新第宅,几人惆怅旧衣冠。江边春去诗情在,塞外鸿气雪意寒。今日战尘犹未息,共谁沈醉老渔竿?(吴历《无端次韵》)[10]899

《九日言怀》是沈谦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在眼前萧瑟秋景的触动下,心绪聚焦之处都是早已逝去的故国。《感事》是周筼在行旅中的感喟,绵延战火从蓟北烧到江南,由此联想到历史上的秦亡汉兴、望帝啼鹃的史事,而思绪重回现实之后,在羁旅中仍然念念不忘故国。《壬辰春日漫兴》作于顺治九年(1652),陆弘定在诗中书写了清初的重敛现象,在故国、新朝对比中彰显其间的差异。《无端次韵》由使用“西台”典故开篇,南宋遗民谢翱曾在桐庐富春山西台哭祭文天祥,并前后作有《西台恸哭记》《西台哭所思》等诗文追念,从而成为隐逸不出、不仕二主的典范,吴历也追慕感念于此,对寄托了恋阙思君、忧国悯时交织情感的旧时衣冠久久难以忘却,并表明在乱世之中的隐逸之志。上引四首诗歌颇有共通之处,即明遗民在入清之后,仍然割舍不去对故国的深情,因此在诗歌结构安排上便会常常设置成故国、新朝间的比照,以此呈现出明遗民于此两者间的纠结、挣扎、悔悟等复杂心绪。

上文择选冯班、归庄、沈谦、周筼、陆弘定、吴历等江南遗民诗人,重点细读其入清后的感怀诗。明清易鼎对江南地区明遗民诗人的心灵冲击极大,特别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取代,更是让自视甚高的江南遗民诗人久久难以接受。置身新朝,时时遭逢不顺,甚至不得不面临危险境地,不禁让他们追忆起在故国生活的美好。故国、新朝作为江南遗民诗人心中衡量万事万物的两端,生成了极强的张力,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他们本已紧绷且脆弱的神经,这郁积的情绪在现实中殊乏出口,便只能将莫大隐痛投射到遣词造句之中。

四、揽镜自照:盛行的咏烈女诗及其多重深意

明清易代之际,江南地区的明遗民除了热衷于描写关乎山河倾覆的喟叹与忧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独特的创作趋势,即是喜好去咏唱在国家危亡之秋选择殉节的贞洁烈女,此类诗歌在时人的别集、选集里俯拾皆是,如以卓烈女为书写对象的诗,便至少有黄宗羲、柴绍炳、沈昀、黄逵等人,黄宗羲所作尤为典型。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曾入复社,清兵南下时,从孙嘉绩起兵抗清,招募乡勇,创世忠营,南明鲁王监国时,任左副都御史,潜心著述,有《南雷文定》《明儒学案》等,赵尔巽《清史稿》卷四百八十有小传。卓烈女,即卓焕的妻子钱宜人,在清顺治二年(1645)扬州城陷之时,毅然选择投水而死,此处择选黄宗羲《卓烈女》为例详细解读。

烈女为广陵诸生钱公颖女,年十七,归前指挥卓焕,焕字文伯。其先忠贞公死逊国难,族诛。公之子有逸去者,至宣德朝,事觉。其时禁网稍寛,得戍广宁卫,是为焕二世祖。至三世祖,以军功累官指挥使,焕袭祖职。逮广宁䧟,徙居扬州,随督辅史公可法守城。乙酉夏四月,扬州郡城将陷。前一日,烈女曰:城陷必屠,妇女不能免辱,孰若先死。焕止之,谋匿复壁。烈女不可,抱三岁儿奔后园,家人追之,烈女急抱儿跃入池死。时焕之姑适王氏者,少寡,归宁于家,亦跃入,焕未字之妹二,幼弟三,亦皆跃入。呜呼!烈女一言,未亡之人,未嫁之女,孩提之童,一时感愤激烈,相率从死,真可慨也。吾友萧山王自牧作传,甚详其事,余为赋诗四章。

兵戈南下日为昏,匪石寒松聚一门。痛杀怀中三岁子,也随阿母作忠魂。

无数衣冠拜马前,独传闺阁动人怜。汨罗江上千年泪,洒作清池一勺泉。

问我诸姑泪乱流,风尘不染免贻羞。一行玉佩归天上,转眼降旛出石头。

王子才华似长卿。断肠数语写如生、至今杜宇声声血。还向池头呌月明。(黄宗羲《卓烈女》)[1]46-47

诗前的长篇序言交代了诗歌本事,从卓烈女夫家具有忠贞质素谈起,继而到遭逢扬州城破之时投水殉节的坚毅,在其感召之下,未亡之人、未嫁之女及孩提之童竞相从死全节。四首七绝诗意平平,系对诗序内容的敷演,比较有深意的是第二首中“无数衣冠拜马前,独传闺阁动人怜”和第三首中“一行玉佩归天上,转眼降旛出石头”两联。在国破家亡之际,女性尚且能杀身成仁,但众多男儿却曲意奉承,在殉节烈女气息尚未散尽之时,投降的旗帜已经插在了城墙之上。极写女性在国难之际的忠义节烈,便是讽刺男子衣冠拜马的丑陋无耻,诚如黄宗羲自言:“尝观今之士大夫,口口名节,及至变乱之际,尽丧其平生。岂其无悲歌慷慨之性欤?亦以平生未尝置死于念,一旦骤临,安能以其所无者应之于外。”[24]藉此可见黄宗羲对贞洁烈女的咏唱实别有深意。

陈瑚的诗中也描写了上揭这种将女子、男子在易代之际的表现并置的情形。

于乎鲁仲连!蹈海不帝秦,高义千古传。哀哉古今人,相去何天渊。况乃一女子,生死如浮烟。独有郭妇朱,矢节以自全。时当乙酉之九月,□□杀人东海边。玉帛载马后,子女罗马前。忍辱图苟活,行道皆哀怜。朱乃从容蹈海死,仰天含笑归黄泉。有女义不顾,有夫情不牵。江南丈夫几百万,此举偏让妇人先。吁嗟乎!妇人之中鲁仲连。(陈瑚《乙酉九月,刘河所、郭纯一妇朱蹈海死,友人张元朴简予曰:“此妇人中鲁仲连也。”因为之歌》)[4]212

上引诗将郭氏妇比拟作义不帝秦的鲁仲连,褒奖之意不言自明。比较有趣的是在上引诗结尾处的两句“江南丈夫几百万,此举偏让妇人先”,又一次彰显了女性节义之高,而讽刺了男子在危亡之秋的唯唯诺诺。绍兴大儒刘宗周在《与赵景毅按台》中感叹:“世道之降也,聚麀不出禽兽,而出于衣冠;须眉不生于男子,而生于妇人。犹幸有一二妇人、女子撑持世界耳。”[25]持论与黄宗羲、陈瑚相同。

在咏叹烈女殉节的诗歌中,还有另一类诗歌纯粹表达了对逝去者的追悼思念之情,而并没有在字里行间蕴含更多的深意,如韩洽《戴烈女诗》《拟戴烈女绝命词》。韩洽,字君望,号寄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诸生,著有《寄庵诗存》等,赵弘恩等监修,尹继善等修,黄之隽等纂《(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三有简传。两诗如下。

在昔鼎革初,威弧指吴越。郡县多迎降,抗拒必屠灭。维昆蕞尔邑,螳臂敢当辙。哀哉破城入,殄戮无遗业。生民膏锋刃,妇女遭系绁。于时有贞媛,秉志特芳洁。戴氏名明勤,大父官副臬。父为郡廪生,清白旧伐阅。幼年诵书传,释典尤所悦。及笄丁世变,啮指出热血。用写绝命词,题毕遂永诀。投躯赴深井,寒泉共清冽。有弟年十二,奔窜力既竭。潜伏丛尸下,七日绝餔歠。时当七月初,天气正酷热。臭腐杂虫蛆,群鸡恣啄噎。兵来缚其鸡,刀槊屡击戛。屏息虑见戕,濒死竟得脱。事定始敢出,气息已垂绝。匍匐寻家门,遗骸遍阶闼。号痛认父尸,残毁几不别。家具劫掠余,虀菜遗琐屑。破罋酒流地,掇食救饥渴。求姊深井中,距死已经月。颜貌独如生,白璧无玷缺。瘗姊玉峰阳,高坟势嶻嵲。舅氏为勒铭,邑丞为题碣。迄今四十载,芳名凛冰雪。厥弟字思九,终天痛孤孑。刻厉读父书,抚卷辄呜咽。乞言慰贞魂,赋咏多才杰。回思遇乱初,万死无一活。鬼神实呵䕶,宗祀留一发。当时若同难,全家填蚁穴。玉石俱焚烧,谁为表贞烈。(韩洽《戴烈女诗》)[26]192-193

呜呼!儿生不辰,遭此乱离。父兮母兮,死生在片时。莫待白刃来,毁我冰雪肌。白刃死犹可,不死更可危。古井寒泉兮葬儿尸,使父母生见之。但愿父兮母兮得免锋镝灾,他日井旁来哭儿。(韩洽《拟戴烈女绝命词》)[26]193

《戴烈女诗》篇幅较长,从首句到“秉志特芳洁”主要写易鼎之际的生命犹如浮萍般容易被摧折、戕害,而女性的处境会更加危险;从“戴氏名明勤”到“寒泉共清冽”描写戴烈女幼承庭训及在国难时的不屈殉节行为;从“有弟年十二”到“芳名凛冰雪”以年幼弟弟的视角书写战争给家园带来的毁灭,以及安葬殉难的戴烈女;从“厥弟字思九”到结尾写幸存下来的弟弟在思悼中发愤苦读。全篇用语质朴无华,但因戴烈女在危亡之际的殉节行为,而使得品读起来仍让人敬佩与感动。《拟戴烈女绝命词》则是韩洽由《戴烈女诗》中“用写绝命词”一句引申而来,戴烈女的绝命词已佚失,诗人便用心地为其拟作一首,将女儿在赴难之际对父母恋恋不舍的情形生动地刻绘了出来。

再如归庄《哭二嫂四首》,诗题中二嫂指陆氏、张氏。陆氏是诗人仲兄归昭的妻子,张氏为叔兄归继登的妻子,两位女性皆是太仓人,出身于富有家教之门庭。当两人各自的丈夫分别死于扬州、长兴之难的讯息尚未传回家时,便终日里郁郁寡欢,有追随夫君之意。而当太仓城破之时,为了保全名节,两人毅然相继赴死。

重悼家门祸,哀多几失声。昨犹存一嫂,今似竟无兄。莫慰重泉痛,空余隔世情。先驱有贤娣。长暮早相迎。

临诀不能语,中情我独知。存亡三世恨,骨肉万重悲。家破当何济,身孤不易为。多惭呼穉叔,惟有泪长垂。

朝来为位哭,顾后更无人。女稳重泉伴,夫危百岁身。仓皇悲极乱,匍匐愧奇贫。大事多遗憾,寻思益苦辛。

忧伤足以死,况复负疮痍。病自翳桑殆,魂从绛市离。夜台何处诉,朝露几人悲。念及远嫌义,含凄望素帷。(归庄《哭二嫂四首》)[10]470-471

归庄被二位嫂子在国难之际的英勇殉节行为深深感动,家人之间长久以来的朝夕相处,一朝却不得不迎来生离死别,此情此境让诗人不禁涕泗滂沱。在上引四首诗中,国家大义让位于家庭亲情,使得充斥的大义之外多了一抹有亮色的温暖,这在此间士人推崇“国”大于“家”、“忠君”大于“孝母”的舆论氛围中难得可贵。

上文择选黄宗羲、陈瑚、韩洽、归庄等江南遗民诗人,剖析其咏烈女诗创作所展现出的多重意涵。此类题材诗歌对江南女性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殉节行为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并或显或隐地同时呈现男性遭逢山河板荡时的犹疑畏葸,两相对照下,臧否去取之意得以彰显。江南女性在遗民诗人的笔下成为了男性的参照,是之谓“揽镜自照”的深意。

要言之,在易鼎发生后,进入清朝的江南地区的明遗民始终摆脱不了对故国旧君的追思悼怀,他们的身体与心灵存在着明显的分割,一具具行走的躯壳在新朝苟活,而真正的心之归宿却永远翱翔于旧日山河间。细读清初江南明遗民的诗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宣泄着山河板荡、宫阙倾塌后积郁已久的创痛巨深,悲伤心绪是读解明遗民诗绕不开的结。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明遗民诗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征,时事类侧重于线性地实录史实,以揭示波荡的士人心迹;感怀类铺陈置身故国、新朝两者间的不断撕扯,展现难以言明的隐痛;咏烈女类赤裸裸地描写两性在危亡之秋的选择,鲜明对照中褒贬之意尽显。这些浸润着易代之际士人血泪的诗歌,实则是明遗民群体心史的直观呈现,剖解之后,更可见包孕其中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卓尔堪,选辑.明遗民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 谈迁.北游录[M].汪北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195.

[3] 汪学金,辑.娄东诗派[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3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34.

[4] 陈瑚.确庵文稿[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84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 沈季友,编.槜李诗系[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 董说.丰草庵诗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7.

[7] 顾炎武.亭林诗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0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

[8] 孙静庵.明遗民录[M].赵一生,标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5.

[9] 陶元藻,辑.全浙诗话[M]//续修四库全书:第170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58-559.

[10]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明遗民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M]//续修四库全书:第16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97.

[12] 冯舒.默庵遗稿[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713.

[13] 吕留良.吕留良诗选[M].徐正、蔡明,选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7-8.

[14] 陈璧.陈璧诗文残稿笺证[M].江村、瞿冕良,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5] 吴祖修.柳塘诗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87.

[16] 袁景辂,编.费乐仁、周汝雨,辑.国朝松陵诗征[M].松陵袁景辂爱吟斋刻本.

[17]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8] 冯班.冯氏小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1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498.

[19] 冯班.钝吟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1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524.

[20] 吴乔.围炉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

[21] 归庄.归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27.

[22] 王士禛,辑.卢见曾等,补传.感旧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74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10.

[23] 陆弘定.爰始楼诗删[M]//四库未收书辑刊:05辑第27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665.

[24] 黄宗羲.桐城方烈女墓志铭[C]//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0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475.

[25] 戴琏璋、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第3册上[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7:500.

[26] 韩洽.寄庵诗存[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彭志,1990年生,安徽寿县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并供职于《中国文化》杂志。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献、艺术学研究。已在《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阐幽明微:中国古代文化的多维观照》《明人词籍序跋辑校》等专著多种。

(0)

相关推荐

  • 衣若兰:女性传记与明清历史转折

    一.前言 综观三卷武英殿本<明史·列女传>,第三卷所列124位女性传记,其事迹均集中在明亡前夕至顺治初年约20年间,其中仅有20人与崇祯朝的乱事无关,可见编者之偏重.在传记性质方面,本卷所 ...

  • 【江南诗歌】杂诗(五首)

    一. 心随字儿走 人在画中游 高山看流水 林中听鸟鸣 二. 刚饮杏花酒 又醉桃花林 茅屋慰杜甫 月下见李白 三. 高风亮节竹 傲雪斗霜梅 松柏存风骨 石灰留清白 四. 莫道夕阳晚 高处不胜寒 老骥伏枥 ...

  • “满船清梦压星河”,浪漫的意境里,是南宋遗民藏不住的哀愁

    秋日的夜,总是萧瑟寂寥.唐珙饮了些酒,蹒跚地走在无人的小路上,前方的洞庭湖早就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只剩下一片黑暗,看不见零星灯火.酒醒后的落寞无人能解,跟梦里的万顷星河毫不沾边,想来却是眼底潮湿,泪落无 ...

  •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其人其事(六)

    ᐃ陆机<平复帖> 陆机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为西晋诗坛的代表 ...

  • 康熙有多崇拜朱元璋?下跪还不算,连跪了六次

    与常人印象不同的是,取代明朝占据中原的清朝,虽然不遗余力地打击"反清复明",但是对明朝帝王的评价还算较为客观,并没有刻意的"黑",特别是明朝开国君主.洪武皇帝朱 ...

  • 彭志丨殊相与共振:清代西域风土诗谫论

    注:本文发表于<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20年第2期,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彭志老师授权发布. 殊相与共振:清代西域风土诗谫论 彭 志 摘要:有清一代,西域风土诗创作进入 ...

  • 诗词丨诗词中最美的30首短诗,首首经典,谁读了都会心醉!

    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短小精悍--这是形容文字简单,而涵义深刻的成语或句子. 中国人喜欢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诗词也是如此. 诗词君今天要分享30首经典的短诗,短小精悍,却意韵悠长,谁读了都会心醉 ...

  • 苏轼诗中的“心舟”

    苏轼的"心舟" 苏轼留下的诗作里, 不仅是豪迈,更有豁达 不仅豁达 更有精神的超脱与光明 "心舟" 是苏轼诗作里经常提到的词 比如 "身如已灰之木,心 ...

  • 彭志丨​明词学的尊体策略与身份重构

    明词学的尊体策略与身份重构* 彭 志 彭志,1990年生,安徽寿县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兼任<中国文化>杂志执行编辑.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献.艺术学及文史交 ...

  • 把隐晦的情意藏进诗中,我只允许爱的人读懂

    一诗一文 每一天的原创诗歌和梦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过 你是我字典里遗落的那个字 你是爱中那首最壮丽的史诗 --惊竹娇 [组诗]文/仧鈊 <鹊桥仙 问答> 一朝风月,几分痴缠,无奈由他日暮. ...

  • 花开在诗中 作者:昕水流 【现代诗】

    花开在诗中 文|昕水流 明媚三月   春色飞扬 心怀远方   笑声欢畅 鲜艳明媚的阳光里 承载着不朽的诗行 斟一杯淡茶 蘸一抹春韵 花红风清中 浓墨重笔  描绘丹青 浓绿间邂逅真情 花卉的摇曳里寻找诗 ...

  • 寒蝉凄切 | 9个诗中常用的蝉典故(附诗例)

    " 本篇文字内容整理自搜韵网. " 蝉鬓 出处 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 ,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晋·崔豹 <古今注&g ...

  • 9个诗中常用的蝉典故(附诗例)

    蝉鬓 出处 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 ,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晋·崔豹 <古今注>) 例诗 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萧绎<登颜园 ...

  • 王族昆丨三餐茶饭灶中煮,日月烹成一卷诗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组稿:邪月儿 编辑:林淞月 审核:墨名棋妙 ➥本文大约1400丨需阅读10分钟  上期回顾(↓)    桃花源间文学社丨同题[清明] 王 族 昆 诗 词 辑 偕妻砍樵 正是东风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