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古建】古村格局与历史风貌
古村格局与历史风貌
长乐村村落结构由一条横向古驿道、三条纵向街道和成枝杈状分布的巷道组成。同中国传统村落布局格式有其独特之处,所有的民居和公共建筑的大门一概朝北开。其缘由是深受易经风水理念影响,彰显长乐先人聪明才智,为后人营造了宜住生态环境。
象贤厅为长乐嘉会派第二十一世祖金廉所建,是该房派的大厅,现有“嘉会堂”匾额悬挂于正厅上方。据家谱记载,前厅、正厅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门厅及正门门楼、后寝的建造时代略晚于正厅。祠堂正门门楼正中悬有“象贤”匾额,古称“象贤厅”。象贤厅通面阔13米,通进深51米,总面积663平方米。前后四进,坐南朝北,从北至南依次为门厅、前厅、正厅、过厅、后寝。象贤厅于1964年大修, 1999年又进行维修。
望云楼 望云楼,坐南朝北。三开间,通面阔12.8米,其中明间阔4.6米,次间阔4.1米;通进深8.25米。左右山面筑廊,宽1.8米,廊的北端设扶梯至楼上。楼上两侧为厢房。厢房后檐墙两端设门,居民由此进出。
望云楼楼下低矮,高3.26米,用作通道和一般的生活起居,楼上高敞,高6.5米。
滋澍堂 双3间相对,中央一天井,清代建筑,在原望云楼门厅、中厅倒塌后改建而成。其特色屋内柱、梁的用材大都是歪木斜木,没有笔直方正的木材。梁栋和牛腿上雕有狮子、梅花鹿等,精雕细刻,形象逼真。中间设有“八行”雕刻,挂有一个古代的“和”字,用以教化子孙。
(二)历史建筑
金大宗祠 金氏大宗祠,是长乐金氏族人“奠祖敬宗之所,伦理教化之地”。大宗祠中厅门楼高悬“百世瞻依”匾。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清道光年间,又修葺寝室、享堂、门台,改建崇德祠、显扬祠,东西两楼改作敞厅,另建厨房、仓房。宗祠总面阔40.15米,总进深39.14米,总面积1570平方米。大宗祠于1993年由浙江省文物局进行了维修。
图95-5-14-5长乐村金大宗祠(刘鑫摄 2009年8月)
另外还有金志三宅、金志云宅与金竹生、金勇生宅。
(三)历史环境要素
和园 原为金氏药商金泽的后花园,建有3间二过厢一天井的楼层1幢,周围是花草树木。屋前留有明朝骑马用的“上马石”一块。
养和斋 建于元末,是长乐村药商金泽的书舍,整幢屋3间二厢一天井。
龙亭 原称过亭,建在象贤街象贤厅广场前面边上,造型讲究,地面上有五帝线图案,两侧各有青红条石板凳,供村民休憩、玩耍、闲谈。
节孝石坊 是一座表彰寡妇贞节孝顺的石牌坊,也有称“寡妇坊”。建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年),为邑庠生金世悦妻张氏而立。
照壁 建在进士坊与节孝石坊之间。
另外还有日月塘、七星井、元桥、长乐溪、长乐桥、擒龙桥、村前大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