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鲜为人知的太极拳著作——简述杨澄甫编《太极拳要义》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2020年6月16日,经友人推介购得一本《传统武学珍稀文献》“太极卷一”,主编兼出版者为崔虎刚。崔先生长期致力于武术拳谱典籍的收藏,本书计公开了九个版本的太极拳“珍稀文献”。其中,有一本标注为“非卖品”的《太极拳要义》。
(附图为该书封面和‘版权页’照片)“中华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九月出版”“编辑者  永年杨澄甫”“襄校者  涿县陈月波(应为‘陈月坡’) 通县武汇川  顺义牛静轩(应为‘牛镜轩’)  任丘褚桂亭”“付梓者  永康胡奠邦”“印刷者  浙江印刷公司”。(见该书‘版权页’) 其中,陈、武、牛、褚均为杨澄甫弟子。
该书共计34页,前为蒋僎所作《太极拳要义序》,接下来是《目录》,后附“张三丰先师遗像”“杨镜湖老先生遗像”“杨澄甫先生肖像”。正文之后是版权页,再为胡奠邦所作的跋文。正文内容包括:

《太极拳论》《王宗岳先师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太极拳名称》《打手歌》《杨镜湖先生约言》《太极长拳歌》《太极剑名称》《太极剑歌》《太极刀名称歌》《太极粘连枪》《大(约言)》。
胡奠邦,字铭勋。浙江永康人。同盟会会员。他在跋文中写道:“予服务军中,公暇之余,得从学于陈月波、武汇川诸师,研求数载,心悦诚服。……惜其术尚心授,学无专书,偶有记载,亦讹乖百出,难求真相。兹于陈、武诸师平日所口授者,辄笔录之,日积月累,居然成帙。并请陈、武诸师加以校正,名曰<太极拳要义>。”由此可见,该书应为托名“杨澄甫”之作,胡氏不仅是该书的“付梓者”,同时也是本书的真正“编辑者”。另外,书中将杨禄禅误写为“杨禄全”,杨班侯误写为“杨斑湖”等,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足以说明此书当在杨澄甫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印刷而成。但是,因为该书较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早六年面世,其学术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其中透露出许多信息,反映出许多问题,可供研究者相互佐证。下面简述四点,以为参考:

一、关于太极拳的起源
蒋僎(1883——1945),字旭初。军人。和胡奠邦同学太极拳于军旅。他在《序》中介绍太极拳传承脉络时写道:
“太极拳系柔功,创自唐之许宣平,有三十七式。至俞清慧,名‘先天拳’。程灵洗又改十四式,名‘小九天’。殷利亨又成十七式,名‘后天法’。(张)三丰师起,集其大成,法五行八卦,演成十三式,名‘太极十三势’。”然后这位“张先师”又东传浙江宁波的“张松溪、张翠山等。……遂开南拳之祖。……西入函谷,东登泰岱,展转流传至陕人王宗暨鲁人王宗岳。……宗岳传之蒋发及豫人陈长兴等。……”长兴传杨禄禅。
很明显,这段文字为杂取众说之谈,且记述的非常混乱。蒋氏将所谓的“三十七式”、“先天拳”、“小九天”、“后天法”、“内家拳”等等,统统混同于“太极拳”。胡奠邦在《跋》文中所写则更加直白:“其术运动作势,周身平均,出于自然,毋须用力,以柔胜刚。无论青年老幼,授受容易,也称之曰‘内家拳’。且资(即’姿‘)势灵活,着着皆呈圆形,合于太极之变化,又名曰‘太极拳’。”尽管这些文字所记错讹百出,却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所谓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此时尚未在杨禄禅一脉太极拳传人中达成共识,因为这时的“张先师”还是一位上承下达的过度继承人。尽管许崇厚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早在1921年就公开发行,孙禄堂等人的著作也已出版,可浙江的太极拳界似乎对此并不知情,并未宗许氏所主张的“张三丰创拳说”。由此可见,民国之初南、北太极拳学术信息交流并不通畅。同时也可反证出“张三丰创太极拳说”并非源于杨禄禅家族,而是许崇厚“研究”的结果。

二、关于“王宗岳”
该书中的“王宗”“王宗岳”是“两个人”,并且一为“陕人”,即陕西人,一为“鲁人”即山东人。由此可证,当时对“王宗岳”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并未引起更多关注。
、关于太极拳技术体系
书中介绍的太极拳套路、太极长拳、剑法、刀法、枪法以及练法、拳论等和其他杨禄禅一脉传人的著作,比如许崇厚、陈微明、杨澄甫等所记是一致的、贯通的。比如蒋僎在《序》中所写:

“其法运动圆活,如环无端,着着圆形。如太极用势作劲,均极自然,阴阳、动静、刚柔、进退,深含易理。以气运,以精通,以神行,练习久久,精劲内充,光华外溢,乘势借力,以巧胜人,天下无敌。”
很显然,这些均表现出杨传太极拳的鲜明特征。因而,此书虽是未公开出版的“非卖品”,有许多瑕疵,但从技术角度而言,它毫无疑问称得上一本有所担当的太极拳著作。

四、“体育”与“武术”的关系
“体育”一词最早是通过清朝末年的公派留学生从日语中移植过来的,原指西方身体运动项目,例如单杠、双杠、投掷、跳高、跳远等。因而,最初的“体育运动”和“武术运动”是不存在交集的,故而编辑者才会在跋文中如是写道:

“迨有清末叶,火器昌明,醉心欧化者,群目拳术为无用,努力提倡体育,视祖国精妙之技能为江湖糊口之小技。”
可见这时的“体育”和“武术”是两种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民国初期,有识之士提倡武术运动,用以强种强国,“体育”的范畴发生了变化。“武汉师起,全国云从,千载睡狮大吼而醒。……体育一门,注重国技,国技根本,拳术为要。”(见胡奠邦跋文)由此可证,此时的“武术”就已经归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了。
当然,本书还有许多信息值得研究推敲,暂谈以上四点,其他的留待以后再做探讨。■

武术自由谈

武术是我们活动的平台

武术是我们联系的纽带

(0)

相关推荐

  • 【新书首发】你见过两个杨澄甫对练散手吗?(新书热销全套58折)

    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留有两套拳照,一套拍摄于青年时期,一套拍摄于中年时期.这两套拳照分别出版在杨澄甫所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及其弟子陈微明的<太极拳术>书中,是太极拳各阶段习 ...

  • 黄元秀《太极要义》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民国年间,军政大佬学习太极拳是一种时尚,黄元秀便是其中之一.如果论及身份地位他并不是最高的,但其成就无疑最为突出,一本<太极要义>足以让他彪炳武术史册."新锐太极史论" ...

  • 太极无极桩师徒的秘传

    无极桩的传承,是我们祖国武术爱好者宝典 ,说起无极桩,这个要从无极桩追溯为杨家秘功,也是太极拳内功的重要桩法之一,被每一代武术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根本.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号称"杨无敌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看到赚到!

    推荐阅读 :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 ...

  •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杨澄甫口传太极拳秘法 一.曰松 澄师每曰,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 ...

  •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杨澄甫公所传太极拳十要,看似简单,但若澄甫公未公之于众,又有几人能体悟而得呢? 我们现在学拳很幸运,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的先辈们已留下丰厚的武学理论和实战经 ...

  •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一)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当下时节,正是春意盎然的光景.陆陆续续,和拳友们分享了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探讨颇为愉悦. 之于杨氏太极拳的传承,颇为见地的说法,即:杨露禅闯 ...

  • 太极拳说十要与太极拳练习谈  杨澄甫口述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1.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 ...

  • 杨澄甫秘传太极拳口诀十二则

    从来武术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眎人.所谓传子不傅女也.然子未必皆肖而贤.以致屡屡失其真传.倘或有得意弟子乃传其法者.亦必留一手.以备不测.诚如是,欲求吾国武术之发扬.岂易得哉.今曼青之受澄师者.未敢说尽 ...

  •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评析兼论《太极拳体用全书》|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杨兆清(1883-1936),又名庆保,字澄甫.杨禄禅之孙,杨健侯第三子.体格魁伟,性情和顺.少时习文,立志学"万人敌"本领.后继承家学,精通太极拳艺理.得祖.父精心 ...

  • 杨澄甫对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解释

    许多人练太极拳对"用意不用力"的理解都不清晰,什么是"用意"?为什么"不用力"?杨澄甫先生在其<太极拳说十要>里是 这样解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