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版《沁园春·恨》
明、清两朝,有很多看似有点儿“疯”的文人,比如唐伯虎和郑板桥。两人都是诗词高手,又画得一手好画,却都恃才傲物。当年落魄的唐伯虎用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说出了癫狂外表下的落拓之气,郑板桥又何尝不是这样?
郑板桥出生时,家道中落,3岁时生母去世,从小聪颖的他承担着让家族兴旺的责任。20岁左右他不负众望考上了秀才,没有背景的他只能边办私塾边准备考进士,可惜直到43岁他才考中进士。从20到43岁,整整23年的时间里,他失去了发妻,饱尝人情冷暖,最落魄的时候只能靠在街头写对子养活家人。
年过50,他终于当上了知县,那时候的他仍是一身书生意气,满心以为自己能有所作为。但清廷终究还是让他失望了,10年知县生涯,让他看到了种种尔虞我诈,最后只能辞官,以书画为生。郑板桥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旧时不愿向世俗低头的读书人坎坷的一生。他落魄过,也风光过,他把对生活的感悟写进画作和诗词里。本期就给大家介绍一首最能体现其“癫狂”之气的作品:
《沁园春·恨》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初读这首词时笔者觉得是有酷又有趣,毕竟在“沁园春”这个词牌下,这是最癫狂的一首了,读来十分痛快。这首词写于1730年左右,那时他已经37岁却还没有中进士,一心仕途的他内心是迷茫的,他觉得自己是有才华的,为何却总是中不了。于是一气之下,他写下了这首词。
没有一般文人的那些弯弯绕绕,起句人家就是一句花无知、月也无聊、喝酒也没啥意思。花月酒本是文人们最喜欢的3件事,郑板桥一上来就全给否定了。接下来他就更过分了,
他折了夭桃,煮了鹦哥,这都是文人们时常歌咏的对象。就这样他仍然不解气,他要烧了书和砚,毁掉琴、画和文章。看着他这一系列行为,让人不禁想问这是为什么?
上阕的最后一句,他交待清楚了,他要和正统文化决裂,他郑家本就有慕歌,就算教人谱曲,也一样能生存下来,大不了就不考了,放弃读书这条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阕由癫狂变成了伤感。他自嘲自己长得单薄就不是当官的料,就连穿着青衫都被人笑话。现在天天住在破巷子里,夜夜孤灯相伴,听着窗前的细雨,看着秋草。这样的生活下,哪怕是上天不允,他也要哀叹几句。到最后,心里太难受了,词人取出纸来写下了这首词。
这下阕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牢骚,只是这个牢骚是用具体的景物为依托的。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已经“毁尽文章”的他,到最后还是只能借用文字来抒写凄情,因为他再也没有其它办法可以宣泄情感。至此,词人的心境也就由最开始的抱怨变成了无限的孤独,感情的层层递进是这首词的亮点之一。
对于这首词,和郑板桥同朝的查礼曾这样评价:“风神豪迈,气势空灵,直逼古人”。这12个字的评价,个人认为只是针对词的遣词层面。确实,这首词读来很痛快,说出了古代很多落魄书生想说,而不敢直接表达的话,所以年轻时笔者是很喜欢它的,觉得它又酷又有趣。但人到中年再读这首词却已泪目,前途未卜,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心中万千无奈。
词的题目中有一个“恨”字,是恨朝廷不识人才,也是恨自己不是科举的料,这个“恨”字其实就是全词的词眼。词人所有癫狂之举,其实都是因为这个“恨”字。
古代的文人们,其实真的不像现在很多古装剧里演得那么洒脱。能像李白一样,吟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文人是很少的,多数文人其实只能跟杜甫一样落魄半生,郑板桥这首《沁园春》为我们揭示了这最真实的一面。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