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63)

转瞬间,五十多年过去了,我也是年过60的人了。在我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虽然走南闯北,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但我依旧钟情于老北京、老胡同。于是,我便一头扎进胡同之中,常常为那些多姿多彩的人物兴奋和激动,也为此懊悔、自责和愧疚。

《地安门史话》吴雅山著

就说懊悔吧,由于我“醒悟”得晚,致使很多有故事的人物已经离我而去。当年,这些见证历史的老街坊,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像住在胡同里的董爷爷(董翰堂),曾任国民党少将军医处长,做过吉鸿昌的私人医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随傅作义部在北平起义。曾经有段时间我经常与董爷爷聊天,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却没有留下详实的文字。还有我们胡同里的邻居叶君健翻译家、钟赤兵将军、唐天际将军、毓逖都统等,这些历史的活化石,就这样在我的身边默默地消失了。
2016年,我曾与胡同中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聊天。老人家说,你别小看胡同里的平民百姓,五行八作,干什么的都有,我们家亲戚就是故宫里糊窗户的,那也是见多识广啊。老人的话语令我感触良多。是啊,北京的胡同里真是藏龙卧虎。于是,我又将目光转向胡同里的百姓人家。

《地安门的前世今生》吴雅山著

近年来,老北京的胡同正在消失,老北京的“原住民”在日益减少。试想,如果没有“原住民”的存在,老北京的文化就失去了意义,其现存的胡同也就名存实亡了。在采访中发现,胡同里的“老北京”已经越来越少。外地来京的打工者,为了图廉价房租,纷纷挤在胡同院落之中生活。致使其环境、治安之乱差,令“原住民”苦不堪言。老北京旧有的风俗礼节,人情世故,乐于助人的品质,有不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北京的魂儿正在逐渐丢失,老北京的味道越来越淡,老北京的亲情竟成为奢望。
在走街串巷之中,经常遇到外地来京务工者,骑着人力三轮车,拉着外地或外国游客,穿行在胡同之中观光游览;最要命的是他们还兼做导游。听着他们对老北京胡同的介绍,我恨不得将三轮车上的游客拉下车说,我来为你免费讲解吧!他们这些“导游”,多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米粮库胡同往事》吴雅山著

(0)

相关推荐

  • 北京地安门收寄

    北京地安门收寄

  • 《1955年9月授衔时十位大将居住的公馆...

    <1955年9月授衔时十位大将居住的公馆寓所> 粟裕: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东侧雨儿胡同33号院. 徐海东:辽宁省大连市文化街75号 黄克诚: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恭俭胡同2号 陈赓:北 ...

  • 《米粮库胡同往事》连载(3)

    名人笔下的地安门 米粮库胡同距离地安门仅一箭之遥.早先地安门在百姓口中还有个俗称--后门,与正阳门的称呼的前门相对应.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任北京大学教授朱光潜,就住在后门内路东的慈慧胡同3号.他撰写 ...

  • 吴宁波 | 匆匆的脚步 (诗歌)

    匆匆的脚步  文 / 吴宁波 (北京朝阳区) 岁末的清晨, 尚未见日出, 走出海运仓(注1)的胡同, 仓夹道(注2)的风寒冷刺骨, 人们包裹着全副武装, 迈着匆匆的脚步: 无论哪条胡同哪条道, 都是& ...

  • 《达人谈艺》连载 63

    日前偶于某论坛下载得<龙榆生先生词学著作选>网络版,心颇喜庆之.龙先生之名,固于早岁便由<唐宋名家词选>中闻知矣,当时则以为必与<唐诗三百首>选编情况类同,皆古之所 ...

  • 《达人谈艺》连载 64

    江南达者 童山雷·此组文字得自本世纪十年代之后·艺者"在野",且茕独一人,全不介入艺界那等说不清道不明之瓜葛中,却也是好.吾既处此孤寂凄清之境久矣.索索寞寞把玩手中之艺,虽无他人相 ...

  • 《 达人谈艺》连载 22

    艺术于人而言或无标准,于我言之,其若圣诫长置于彼.固然,此亦为数十年间逐渐形成且定型者.既成且定,已无违悖之理,--虽非全然"固步自封".断不吸取外部些须营养.思之,艺者似必须有此 ...

  • 《 达人谈艺》连载 23

    非写实途径绘画中,所谓"美丑"之标准认定,亦值得探究.国画山水.花鸟中大量以表面符合自然美以邀宠于世俗之作可谓不胜枚举,此暂不论.单看其人物画,所展示之妍媸感,亦发人深思.如仕女, ...

  • 《 达人谈艺》连载 24

    若言及诗画异同,话题却广.余今仅以自家闲常间为诗为画点滴体会论之.凡余心有深切.庞杂.隐恻且复形态本身趋于流动变幻之感悟,必令其凝炼为诗:心处浩渺.静澄.闲适境地且复所觉又为形色朗然者,则必诉诸笔墨令 ...

  • 《达人谈艺》连载 25

    吟咏之际,尤其作长篇古风时,"诗心"堪称纵横捭阖.其汹涌"意潮",必猛泛于"神河"两岸:或曰如一莫可名状之异物,频频"闪跳&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6

    吾每尝谓:起名刻意用冷僻字,是为"无文化"之表现.或曰:众人皆不识之字彼独识而用之,是有文化也,何反为无?殊不知症结恰在于此.盖查翻字典之事,人尽可为,欲在字典内选取一个把&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7

    名实二字,古来争议多多.以余意,实固为其存在根本,然今信息社会,名须首重.试想,人不知尔名,尔无论为物为人为事,则与不在此世何异?旧言"酒好不怕巷子深",前提却必须是人家知道深巷中 ...

  • 《 达人谈艺》连载 28

    各类作品陈之于前,如何挑选,实关挑选人自身之素质.专业眼光只是一方面,暂休说了.而种种或显或晦之因素极易干扰此等选择过程,亦是不容忽视之事.卢梭谓:"自然生成物皆是好的,到人手中便弄糟了&q ...

  • 《 达人谈艺》连载 29

    今世流行"情商"之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字之重,当曷可小觑.吾一向以为,人生必得有情,且当为绝纯至粹之激情.无此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