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院豆腐脑店旧影,那些曾经难忘的岁月情怀!
曾有网友说,几十年前和老公谈恋爱时就常来这里吃。劈柴院改造开业后,九旬老翁坐着轮椅来寻找几十年前的味道......,一家豆腐脑小店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不单纯是老青岛的,还有很多是城市移民与四面八方客的。一碗老豆腐脑,不是山珍海味,口中的余味已不仅仅在于那一抹豆香......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青岛最繁华的就是中山路,在国货正门斜对面有一个约一米多宽的不起眼的黑门洞,穿过去就是著名的劈柴院小街,两边的小店密布,多以海鲜为主,店门口的脸盆中摆满了新鲜的海鲜。进了门洞前行10米路右边就是这家豆腐脑店,由于店小,招牌已经斑驳难认,这个被很多人称为是岛城最好吃的豆腐脑小店,在一片喧闹的劈柴院小街上,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店门前没有拉客的小二,里面却天天坐的满满的。
后来,随着中山路商圈的衰败,劈柴院也是一片没落景象,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很难相信这就是曾经见证了青岛百年的本地著名小吃街。这条窄窄的小巷,两旁的店家基本上都已大门紧锁。那些曾经熟悉的老字号,只剩下老豆腐脑店还在守卫着自己打拼出来的领地。杂乱的青砖小路上,孤零零的立着一块牌子,草草写着:豆腐脑、馄饨馅饼……看到它,便到了这家豆腐脑店的门口了。
作为家里的长子,陈先生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泡黄豆、熬浆、调卤汤。父亲回老家以后,豆腐脑店曾停业过很长时间。直到1980年,政策放宽后,陈先生重操祖业,在原址开起了豆腐脑店。陈先生制作豆腐脑深得父亲真传,店铺开张不久,劈柴院豆腐脑的名气便被重新叫响。
忙忙碌碌中还是那样的干净,几十年来如此。
豆腐脑是按祖传工艺亲自做的,老店中还有几个镇店名吃,卤肉、卤蛋、馅饼、卤肉,都是几十年来经营的品种,吃他们家的卤肉时,一定要喝一口豆腐脑、吃一口卤肉,细细品味,这才是正宗的精华吃法。
记得开业那年和对象还专门去尝过,味道还是很棒,但看着重新装修过的店铺与小街,总感觉心里少了些什么,当后来有一天,看到网友博客里的老照片时,才发现,照片里那岁月沧桑的老店旧影,才是心底最深的记忆沉淀。
搜集了一组劈柴院豆腐脑店的旧影图片,与诸多老青岛一起回望那曾经难忘的岁月情怀,再次回首劈柴院老街,那是老青岛的灵魂和记忆。曾经那斑驳的墙体、窄小的街巷,忆起幼时父亲带我逛街里的情景,老店里喝上一碗美味的豆腐脑,不禁再次让人追思岁月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