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主动学习怎么办?家长利用“鸟笼效应”,孩子学习更自觉

锦春育儿经
原创
07-28
关注
相信大多家长在孩子读书阶段,都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孩子不会主动学习怎么办?在学校里有老师监管,但是一回到家,孩子就像脱笼之鹄,一心想放飞自我,丝毫没有学习的兴趣。书包一扔,转头孩子就没影了。
许多家长不得不用家法伺候,硬性要求孩子学习。毕竟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可以出人头地。然而,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24小时全天候地监管孩子,而且长时间的监管,也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从源头解决问题才是唯一的办法——养成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虽然知道要培养孩子的习惯,但是如何培养却成了下一个难题。一些家长会去书店买一大堆课外读物,希望孩子可以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但是过了几个月,那些书还是在墙角积灰。或许孩子看过了几本,但都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被迫的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不仅记住的不多,还有可能更加厌烦。想要让孩子主动拿起书本,不妨试试“鸟笼效应”,孩子学习更省心。
何谓“鸟笼效应”?
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由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提出。而且是人类十大难以摆脱的心理之一,从这就能看出“鸟笼效应”的强大。詹姆斯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和朋友立了一个赌约,约定自己在不久就可以让朋友自愿养一只鸟。
朋友觉得很奇怪,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养鸟,认为赢定了。过了段时间,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詹姆斯送给他了一个精致的鸟笼。自那以后,朋友的每一位客人都会问他:“您什么时候养了只鸟呀?怎么没见到影子呢?”有的人还会问鸟是怎么死的。朋友百口莫辩,因为不论他解释多少遍没有养鸟,别人都只会投来怀疑的目光。朋友没有办法,只好去鸟市买了只鹦鹉。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人在不知不觉被囚禁在了“鸟笼”里,因为有一样东西而去添置更多。就好比今天逛街看到了一条漂亮的皮带。为此购置了一条西裤,为了西裤又买了件西装,再买了领带,甚至换一只手表。回头想想,自己只是想买一条皮带而已。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它也同样适用于孩子的学习,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那么要如何利用“鸟笼效应”呢?
一、建立兴趣点
詹姆斯的朋友之所以输掉了赌约,是因为他有一个精致的鸟笼。那么教育也是,我们先要建立起孩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就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说想让孩子阅读《西游记》,但是扔给他厚厚的一大本肯定效果不好。
不如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孙悟空是如何出神入化,如何足智多谋。或者是给孩子看看动画片,用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激起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就会主动阅读,想要去了解师徒四人的故事。
二、给予心理暗示
家长千万不能吝啬对孩子的鼓励。鼓励,不仅能激发孩子的荣誉感,还能巩固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行动力。3到6岁的孩子,正处于“热衷探索”的阶段,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认可。那么在孩子完成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说“作业做得真棒!”或者奖励孩子一点娱乐时间。让孩子知道“我可以”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优秀”。
三、外界刺激
孩子们会有相互比较的习惯,总希望自己可以超过别人。我们就可以利用外界刺激来激励孩子。比如去别人家里做客,看到有些小朋友很热爱学习,博览群书,而且能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还经常受到他人表扬,那么孩子回到家之后也可能会尝试学习和阅读。家长要做好导向,并且激发孩子的斗志,让他们更好地前行。
作者:锦春育儿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