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不止一次听到母亲说:“...

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不止一次听到母亲说:“女人绝对不要结婚。”凌叔华和徐志摩分开后,嫁给陈西滢那个令她满意的丈夫。然而结婚两个月,凌叔华就发现自己和陈西滢是糟糕的结合。

凌叔华是一个浪漫的女子,她爱幻想,热爱一切事物,渴望浪漫的爱情。这也是她和徐志摩二人非常相投缘的缘故。进入婚姻,她渴望爱情的滋养,可整整十年,她都在无爱的婚姻里煎熬。

陈西滢平日不苟言笑,每天都板着一张脸。陈西滢还是个刻板的批评家,老爱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语,他喜欢做的,就是浇灭凌叔华内心激情的火。除此之外,他经常沉默不语。

当觉察到他们之间有那么多的差距后,凌叔华生病了。她一度瘦得非常厉害。她向往爱情,渴望爱情,可是整整十年时间中,她都在无爱的婚姻中苦苦煎熬。

一天,一个名叫朱利安·贝尔的年轻小伙子出现了,出现在凌叔华的面前。他是英国人,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

朱利安·贝尔比凌叔华小八岁,刚来中国时,他只会讲英文,学校里会讲英文的人不多,凌叔华便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而自从遇见凌叔华,贝尔便发现自己爱上了她,他的心已经彻底地属于她了。

贝尔会经常热情地对凌叔华讲述各种见闻和经历。凌叔华觉得,那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而相比较,自从担任武汉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陈西滢,整个人就变得更加严肃刻板了。

凌叔华身上的才情,更加让贝尔痴迷,吸引着他,他深深地爱上了她。他几乎是抱着誓死的决心,一直在猛烈地追求着凌叔华。

他狂热的爱情,也开始让凌叔华迷恋,贝尔的出现,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一抹美丽的风景。

不久,他们恋爱了,并且在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陈西滢得知以后,非常痛苦,他并不是不爱妻子,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用什么方式去爱。

关于自己的妻子凌叔华和贝尔的相恋,作为丈夫陈西滢没有当面指责,只是写了很多信给贝尔,要求他不要再和自己的妻子见面。

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本身就是错。贝尔无奈离开了中国。在马德里保卫战中,他驾驶的救护车被炸飞,贝尔就这样牺牲在战场上,年仅二十九岁。

据说,在他死前有提到凌叔华,贝尔说:“我一生想两件事,一是有一个美丽的情妇,二是上战场。现在我都做到了。”

贝尔这一死,以及他死前的话,更是让很多人觉得凌叔华与朱利安之间的那一段情更加扑朔迷离。

而贝尔的死,又让凌叔华与陈西滢的关系如坠冰雪,加剧恶化。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凌叔华却想方设法地避免和丈夫单独相处。

表面上,凌叔华与陈西滢相敬如宾。实际上在情感上,他们一直都没有和好。偶尔,凌叔华还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给女儿。

她的女儿陈小滢曾不止一次听到母亲说道:“一个女人,绝对不要结婚。”

大人们有时与陈小滢开玩笑,问她想不想要个小弟弟,陈小滢不知如何回答,便愣愣地看着母亲。每当此时,凌叔华便坚决地摇头。她的想法是:生孩子太痛苦,做女人太倒霉了。

贝尔在世时,经常给姨母伍尔夫写信,毫不隐瞒自己爱上了有夫之妇,并且会向她通报自己恋爱的进程。

于是,伍尔夫也开始注意起凌叔华,甚至鼓励凌叔华用英语写作:“别人有看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替你修改。”

于是,凌叔华每写完一章,便寄给伍尔夫,伍尔夫看过之后再写下建议,寄给凌叔华。她们从未谋面,一生一直只用书信往来。凌叔华写的,便是自传体小说《古韵》。一直到伍尔夫投河自尽,她们的书信往来才终止了。

她和陈西滢没有离婚。后来,凌叔华随陈西滢常驻英国,在那里,她去找回了自己当年写给伍尔夫看的小说底稿。

她将这些底稿整理成册,1953年,全英文的《古韵》出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通过这一本书,西方人认可了这位书画才女,沉寂多年后的凌叔华,终于盼来了她最渴望的一种方式的展现自己。

当凌叔华越是义无反顾地奔赴理想,就越与丈夫疏离。其后,她又去新加坡南洋大学教书,一去就是四年,之后又留在马来西亚教书,20世纪60年代,又去加拿大任教。

她辗转各大国际城市,开办个人画展。她的元、明、清画作藏品,还在巴黎轰动一时。当然,她和陈西滢最终也没有离婚,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再也无法靠近,再也没有了亲密。

九十岁那一年,凌叔华突然觉得自己来日无多,想尽快回国看看。她躺在担架上,由十几位医护人员护送着,来到了北海公园。

这个场景,就像她在《古韵》中最后的一段描写:“这是春天的画卷。我多想拥有四季。能回到北京,是多么幸运啊!”

1990年,90岁的凌叔华在北京去世,据说她在弥留之际,目光呆呆地一直盯着病房的白色天花板,呼吸困难,可她嘴里还一遍遍念叨着:志摩,志摩你在哪里……

还记得徐志摩曾经夸赞凌叔华说:“眉目口鼻之秀之明净,我其实不能传神于万一;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水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或是南洋莹彻的星空,你只觉得它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

#周末开大课# #文史观天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