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老好人',好不好?

唐 孙位 《高逸图卷》

01

 “群眾心理是盲目的”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貢問孔子,假如有人,鄉黨社會中的人都說他好,都喜歡他,像這樣的人,怎麼樣?孔子說,不可以絕對認可。子貢又說,假如大家都說他壞,又怎麼樣?孔子說,也不可以如此隨便附和。不如鄉黨中的好人喜歡他,鄉党中的壞人討厭他,才能斷定他的好壞。

孔子這個道理,說明了一件事,就是我們現代說的“群眾心理是盲目的”。所以一個人對於善惡之間,很難判斷。辦地方選舉或在司法上判案子,就要注意,有時候群眾認為不對的,不一定真的不對;群眾認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的。

——《論語別裁》

 02

 “老好人”還是“老害人”?

    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我們中國人經常罵人鄉原,什麼是鄉原?鄉就是鄉黨,在古代是普通社會的通稱。這個原字,也與願字通用。

     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來樣樣好,像中藥裡的甘草,每個方子都用得著它。可是對於一件事情,問他有什麼意見時,他都說,蠻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對意見,也說不錯。反正不著邊際,模棱兩可,兩面討好。

現在的說法是所謂“湯圓作風”或“太極拳作風”,而他本身沒有毛病,沒有缺點,也很規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惡之間下一個定論時,他卻沒有定論,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樣子。

     這一類人儒家最反對,名之為鄉原,就是鄉党中的原人。孔子說這一類人是“德之賊也”,表面上看起來很有道德,但他這種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間不作定論,看起來他很有修養,不得罪人,可是卻害了別人。總要有一個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論語別裁》

 03

  要坚持自己的標準

孟子說:這一類人,不但向現實低頭,而且還“閹然媚於世”,討好現實。後世的人叫這種人為“阿世”,態度“閹然”,不男不女,沒有自己的人格與精神,如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沒有中心的人品。

假如是在現代的會議席上,當爭議發生時,他會說雙方的意見都好,大家綜合一下就好了。這就是“鄉原”。他沒有對就說對,不對就說不對的氣魄。反正他不得罪人,也怕得罪人,如果罵他兩句,他會說:你大概有點誤會,我們都是好朋友,你罵兩句也沒有關係。

萬章說:老師,你這樣一說就怪了,“原人”是好人,一鄉的人都說他是“原人”,一個人在一鄉黨之中,如果做到被公認為藥中甘草,是和事佬,不反對別人的意見,以別人的意見為自己的意見,人云亦云,貌似良善的話,孔子為什麼會說他是道德之賊呢?

孟子說:這種人“無舉也”,別人罵他是賊,都反對他,他也不臉紅,不難過。“刺之無刺也”,他軟癱癱的,正如禪宗祖師罵人“皮下無血”,是涼血動物,沒有血性,刺他一下,不痛不癢。“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別人覺得怎樣好,他也就怎樣好。

幾十年前,這類人被稱作“湯圓”。抗戰時期在四川,聽到人們叫這類人“水晶猴子”。有事時,想到某人是“湯圓”,就說把湯圓找來,事情好辦,因為湯圓又圓又軟,任人挪拿,對於這種作風,他還自以為很對,做人成功了,絕對不講人生的大道理。

     總之一句話,這種人,看上去有學問,有知識,以不得罪人為原則,面面討好,沒有是非觀念。當然,他心裡對於是非明白得很,但他的行為,並沒有是非觀念。閩南人叫作“搓湯圓”,上海人叫作“和稀泥”。

在李宗吾的《厚黑學》中,最後就說到這種人。孔孟之道痛恨這種人,但是時代到了某一階段,這種人是非常多的。所以人生之道,在儒家是道德,就是佛家的戒律;戒律的道理,就是明辨是非,明辨善惡,任何思想行為,不可以馬虎。儒家堅持人格、道德必須要有自己的標準,不可以苟且,不可以忽視,否則就是“鄉原”。

     中國文化是絕對反對“鄉原”的,教育的目的,是建立一個人格;知識只是謀生技能的養成,千萬不要變成“鄉原”。自古以來,知識多了以後,很容易走上“鄉原”的路。

——《孟子與盡心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