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晨:惨烈家世话罗聘
罗聘故居
陈文述(1771-1843)是钱塘人,阮元的学生,清道光初年任江都县知县和淮南监掣同知,阮元曾为陈文述的《颐道堂集》题序。在该书五十三卷中有这样的记载:诰封乌程县知县罗经甫和他的张夫人,合葬在“江都西山丁古集”。
这个罗经甫夫妇的合葬墓,今天已经找不到了,既然史书上有这个记载,我们就挖掘一下,看看墓主人有什么故事。
墓主人罗经甫的父亲叫罗敬宇,共有五个儿子,生活在明末清初时的扬州城里。
长子就是墓主人罗仁美,字经甫 (享年八十三岁);
次子叫罗仁裕,字宏甫,无后;
三子叫罗仁元,字纯甫,在南明弘光朝任都司,清军南下时,罗仁元离职回了扬州老家;
四子叫罗仁荣,字元祉,江都县庠生;
五子叫罗仁贵,十七岁时,扬州城被攻破,罗仁贵不知所终。
墓主人罗经甫有四个儿子:
罗都(高夫人所生),字维石,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罗慕功,字其有;次子叫罗慕勋,字尧甸;
罗国枢(张夫人所生),字维灿,有一个儿子,叫罗慕臣,字天赋;
罗国恒(张夫人所生),字维尚,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罗智,字愚溪。次子叫罗愫,字素心,号涤园,乌程县知县;
罗正谊(张夫人所生),字涵源。
墓主人罗经甫并没有当过乌程县知县,他是沾孙子罗愫(乌程县知县)的光,死后被诰封为乌程县知县,与张夫人两人合葬在“江都西山丁古集”。
墓主人罗经甫有个孙子叫罗智(字愚溪),罗智生有五个儿子。
罗克均,字咸万;
罗克培,号耕礼;
罗克媚,号秀峰;
罗聘,号遯(dùn)夫,字两峰;
罗应举,号卫俟。
这里说到了名人罗聘(罗遯夫、罗两峰),著名画家,他是墓主人罗经甫的曾孙。
罗聘(罗遯夫、罗两峰)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罗允绍,字介人,号铁研;次子叫罗允赞,号小峰。
罗聘(罗遯夫、罗两峰)工诗善画,为钱塘金寿门入室弟子,所作鬼趣图,题咏流播海外,著有《香叶草堂诗》,海内识与不识,称两峰先生。
【罗聘指画】
陈文述不厌其烦地将罗聘的父、祖、曾、高一一列出,写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墓主人罗经甫的墓志铭,而是《广陵十二烈妇祠后记》,陈文述在该文中讲述了罗聘先祖一段惨烈的家世。
陈文述说,烈妇祠落成的次月,有人前来拜谒,并且来谢我,来者叫罗介人,他还带来了王澍所书方苞所撰墓表、蒋衡所撰烈妇传。他是著名画家、烈妇曾孙罗聘的长子。第二天他又带来了王澍所撰书墓志铭和罗氏家谱。于是,我就了解到了罗聘的家世。
“广陵十二烈妇祠”祭祀的十二位烈妇,是明末清初清军攻入扬州后,全家举火自焚的十二位妇女。她们分别是:
墓主人罗经甫的弟媳妇刘氏、刘氏的从姆李氏、罗经甫的续弦李夫人、妾李氏、梅氏、女儿宦姑、婢女菊花等共十七人,世称满门烈妇。
陈文述说,嘉庆丙申年,罗聘的小儿子罗小峰在袁浦(杭州),将其父罗聘的《落梅》画册拿到我处,请我题诗。十八年后,扬州“广陵十二烈妇祠”建祠,请我写记,这时候我才知道,十二烈妇之张夫人,就是罗聘的曾祖母。
陈文述说,罗聘的另一个儿子罗介人,在对我表示感谢时,谈到了他的家世,使我知道了烈妇与罗聘的亲属关系,这是她们的贞烈之气积久而始发啊!祠记上记载有十二人,蒋衡的文章中说有十三人,我今天看到了罗氏族谱,上面记载有十七人,只是当年仓促之中,有几位姓名没能记录下来。
陈文述感慨道:这些烈妇虽然有了这篇祠记和方苞、蒋衡等人的文章得以流传,但是佚名者不可胜数啊!
从陈文述这篇祠记中可知:
罗聘的高祖是罗敬宇;
罗聘的曾祖是罗经甫,曾祖母张夫人(葬在西山丁古集);
罗聘的祖父是罗国恒;
罗聘的父亲是罗智(愚溪);
罗聘有两个儿子:罗介人和罗小峰。
关于罗聘的补充阅读:
罗聘(1733-1799),字两峰,号遯夫,又号衣云、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歙县人,其先辈迁居扬州。罗聘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是金农(字寿门)的入室弟子,金农则位列“扬州八怪”之首。
罗聘的父亲康熙年间中举,做过小官,但家境并不富裕,罗聘周岁时父亡,所以罗聘虽也读过一些书,但迫于生计,卖字画为生。
罗聘二十一岁时,与方婉仪结婚。婚后,两人情趣相投,谈书画,游山水,赋诗词,琴瑟和谐。
【方婉仪作品】
罗聘前期喜欢画鬼,妻子去世后,改画佛像。一生中曾三上京城,士大夫登门求画者甚多,一些在京的朝鲜人也携重金购画。罗聘挥金如土,不善理财,晚年回扬州时居然债台高筑,没有回家的盘缠。
笔者在《阮元仪征事》一书中写过,罗聘曾经为阮元的童年好友方仕燮、方仕倓作画《方氏兄弟孝廉春风并辔图》,六十九年之后,方氏兄弟的家人请阮元为此图题识,阮元此时已七十八岁,欣然撰写了一篇长文,此文名为《罗两峰画方氏兄弟孝廉春风并辔图跋》,收录在《揅经室集》再续集卷三。
县志卷四十《人物志》“艺术”条目有罗聘的传(可见罗聘应该是仪征籍)。罗聘(1733-1799),号两峰,能诗善画。他左边眼睛长得很奇怪,是碧绿色的,自己说能看见鬼物。他曾经还作过《鬼趣图》,笔墨生动,在达官贵人中引起轰动。著有《香叶草堂集》。妻子方氏是广东按察使方愿瑛的孙女,也能作诗画画,尤其擅长画梅。罗聘有两个儿子,长子允绍,字介人;次子允缵,字小峰。两人都以善画闻名。
县志卷三十九《人物志》“侨寓”条目有方愿瑛的传。方愿瑛,字符白,江都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是母亲王氏守节抚养大的。方愿瑛小时候得了眼病,看不见了,母亲王氏诚心祷告,终于感动上天,眼睛得以复明。他担任河南怀庆知府时,清正廉明,屡断疑案,被怀庆人亲切地称呼为“白面包公”。由于政绩卓著,后升为江西赣南道。母亲去世时,回籍丁忧,居住在仪征城南的四坝。服阕后于雍正二年(1724)出任广东惠潮道,正逢潮州遭灾,饥民甚众。他效仿汲黯(?-前112,字长孺,濮阳人,官至都尉)矫制救灾故事(汉武帝派他到河内郡处理事情,他路过河南郡看到当地遭灾,就利用符节假传圣旨开官仓赈济,汉武帝未降其罪,反而褒奖)。朝廷褒奖了他,将他的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和推广到其他州县,并且升其为广东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后来调任云南迤西道。著有《石村诗稿》。辛酉(乾隆六年,1741)在任上去世。儿子叫方宝俭,监生(国子监学生,来源贡、荫、捐)。有三个孙子,分别叫方乔、方勤、方济,都是秀才。孙女就是罗聘的夫人、方宝俭的女儿,叫方婉仪。
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里也有罗聘的介绍,罗聘,字两峰,号“花之寺僧”,江都人。工诗。居郡城天宁门内弥陀巷,在堂屋自题匾额“朱草诗林”。善画,初学金寿门(金农,扬州八怪之一)梅花,后仿古仙佛画法,有《鬼趣图》,为世所称,题者百余人。妻子叫方婉仪,字白莲,受诗于沈大成,著有《白莲半格诗》。
如今,在扬州市弥陀巷42号,有罗聘故居,园内北端有书斋两间,为“香叶草堂”,书斋前西南依墙筑一半亭,原有晚清金石书画名家、仪征人吴让之题“倦鸟巢”亭额。罗聘及其妻儿均善画梅。“梅家画派”在此宅内生活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