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大河南—巩义卤肉,肉盒

567吧

西义兴卤肉

店史传奇:西义兴肉食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1896年)。巩义常庄村的赵东生生于18

76年,他年轻时期,由于家境贫寒,走村串乡以屠宰卖肉为生。1896年春天,他带

领家眷来到新安县,租赁两间门市当屠户,兼卖卤肉。1896年冬季,一个寒冷的凌

晨,赵东生打开店门,发现一老者躺在门前,有气无力地呻吟,他上前讯问,方知

老者是告老还乡的厨师。于是,喊起夫人把老者搀扶到家中,像伺候亲人般地请医

熬药,擦洗喂饭。经过一段时间,老者病愈康复,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当他看到赵

东生的肉食店生意萧条时,便说:“我是御膳房专门制作卤肉、卤菜的师傅,为了

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我把卤肉的秘方传教给你们。”之后,老者就把卤肉加工、

腌制的工艺和制作方法,都详细地传授给赵东生。赵东生夫妇依照老者的配方和嘱

咐,卤出来的卤肉从色泽到味道,果然上乘,新安县街市上的顾客吃过之后,纷纷

叫好。就这样,赵东生的生意火红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积攒了一些钱财,买下

了地处新安县十字街有三间门店,两边有厢房的一座小庄园。

有了生意行,必须有自己的字号,赵东生请朋友中有学问的人起字号,朋友讲:“

你老家在巩县(巩义1990年建市前的称谓),新安县在巩县西,取个西字;您赵掌

柜讲义气,重义气,取个义字;做生意人,图个财丁兴旺,取个兴字,合到一块取

为西义兴。赵东生夫妇觉得很有道理,就高兴地起用了西义兴这个字号,并刻制了

一枚图章,这枚图章至今还保存完好。

解放前夕,赵东生全家迁回老家巩县,在孝义镇大王沟又挂起西义兴的招牌,继续

经营肉食。赵东生夫妇经常教诲子孙:“做生意不能把钱财看得太重,抓钱财犹如

抓黄豆,抓一把,撒一把,留下一把渡生涯。抓住不让流,反而遭难受。”1968年,

赵东生临终前,手握图章,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七十二行,咱就干这一行,操

心把这一行干好。”

回郭镇肉盒

回郭镇肉盒起源于“康乾盛世”的河南府,后经洛巩地区人民的不断尝试、创新,最终确定了合适中原人口感的回郭镇肉盒,可以这样讲,回郭镇肉盒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原劳苦大众创造力在食物中的体现,它的味道亘古不变,历史弥新!

肉盒应四季由死面小烧饼夹上趁热卤肉组合而成,蔬菜辅料会有所变化,但有秘制香料,口感始终爽脆,回味无穷。卤肉是由师傅自制的新鲜卤肉,配菜多样,有黄瓜、胡萝卜等,放入一点姜、蒜、油、调料等搅拌在一起味道更加鲜美。

567吧,一个50.60.70后的故事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