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素描国画”对山水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真是这样吗?

【摘要】:在当今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大部分的绘画爱好者都过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西方的绘画,特别是素描。特别当代的美术教育,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按照西方的美术教育理念来教学的,主要是以素描造型为基础。哪怕那些学习山水画的人士,他们无法摆脱西方素描对国画的影响。他们一拿起毛笔,脑子里满是明暗、焦点透视、物象比例等东西在激荡,手中毛笔就会不听使唤的烙上素描的影子。有人认为,西方的素描对国画是有促进作用的;也有人认为“素描国画”对山水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你是怎么看的呢?本文对此作一简单探讨,欢迎诸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山水画;素描国画;笔法;

天堑变通途 黄涛 180cm×150cm 中国画(十三届美展入选作品)

一、何为素描国画?

所谓的 “素描国画”,是相对真正的中国山水画而言的。是指使用如西方素描的表现技法来画国画,讲究的是造型逼真、比例正确、明暗调子如同摄影用光,写实是素描国画的最高追求,不讲究内心情感的融入。

中国古代没有“素描”这种说法,讲究的是“墨分五彩”,用墨色的枯湿浓淡焦来表现自然物象,从而寄托或融入自己的独特情感和人生理念。讲究的说“形神兼备”,更多趋向于“神似”,不推崇写实。

旷远 任晓军 240cm×200cm 中国画

二、为什么说“素描国画”对山水画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素描国画其实也并不是不可取,其实也有一些是值得吸取的,比如对于物象的“形似”还是值得学习的。为了写意,完全不顾及物象的外在“形象”,其实也是不可取的。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不能“过度”,也不要“不及”。

素描国画,对于山水画来说,有其优点,但更重要的是致命影响,这种影响是终身的,很难摆脱。

为何这么说呢?大家先把山水画的终极目的先弄明白再说,如果不明白此层道理,确实很难理解下面的论述。

吴昌硕 秋山觅诗

古人画山水画终极目的是:

第一是畅神;

第二是写心;

第三是要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目的。

因此可见,古人画山水画,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更不是以此谋生,主要是为了畅神和写心,通过山水画的笔墨来修炼自己,最终是要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目的。其志向是非常远大的,是深远的。他们“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画山水画即是“正心诚意”的载体,是通向“治国平天下”的桥梁或阶梯。

素描国画,从根本上来说,追求的目的完全跟山水画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的。素描国画,整天到晚研究如何把物象表现得逼真,他们不惜使用解剖物形,把里面的内在结构搞明白。其实这种治学精神,也还是是值得学习的,但其为了把物象画得逼真,不惜采用涂抹涂改等手段,相对于山水画来说,是不可取的。

吴昌硕 老僧行脚图

山水画是不能涂改的,不像素描,画错了可以擦掉重来。山水画讲究笔笔相生、笔笔相克。也就是说,讲究在运笔的过程中,随机生发,制造阴阳矛盾,解决阴阳矛盾的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人生追求等综合素养,全部灌注到笔墨里,别人通过笔墨就会受到感染和启发。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实就是写心和畅神,也是悟道的过程。久而久之,你的山水画境界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

而素描国画是达不到写心和畅神的目的,虽然也是悟道的一种方式,但相对与山水画而言却要困难得多。因此,真正有志于山水画的人士,请远离素描国画,越早越好。

二、结语。

总而言之,素描国画无法写心和畅神,离山水的终极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对山水画的影响确实是灾难性的。虽然造型准确,外形逼真,但是却忽略主体个人的文化修养的提高以及内在精神的缺失,画得再逼真,也只是一介画匠而已。当代的“素描国画”不断的在全国泛滥,这种怪现象的出现,当代的这种艺术院校的教育制度分不开的,这不能不说是山水画教育的一种悲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