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三首经典诗歌赏析合集

人物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后裔,官宦子弟。聪明过人,少有才名。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明经及第,授左拾遗。后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的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后期,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蚁》

今天复习元稹的《蚁》,原文如下: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这首诗的大意是:当今社会上的权谋之术,涉及方方面面,非常细致,非常深奥,往往被人忽视。但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其危害或者祸患就会显现出来。蚂蚁善于钻洞打穴,从而可以导致江海的水渗漏。蚂蚁虽小,但却能够通过蚕食的方式,叮咬蛟龙鲸鱼,使之受困难受。蚂蚁从来不忌惮那些木制的屋梁,而是敢于一点一点地蛀蚀,最终使之腐朽不堪。蚂蚁喜欢深藏在柱石里面,在内筑巢,逐步将柱石掏空,最后导致柱石倾塌。基于以上原因和事情的危害,所以,请转告那些大权在握的人们。再小的东西,再小的事情,都不要忽视或者轻视。

元稹这首《蚁》是一首五言律诗。元稹在本诗当中通过反复描写论述蚂蚁虽然微小,但危害却是巨大的,谆谆告诫人们切莫忽视小的事物和小的变化。这首诗主要采取了对比手法,江海、蛟鲸、大厦都是大事物,和细微的蚂蚁相较,对比十分鲜明,罗列了多种蚁的习性和道理,顾及物情和事理两方面,理由物出,理不离形,意在以物言理,写物只是手段,言理才是目的。最终阐明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由小可以转化为大的辩证法。因而,既是一首完整经典的诗,又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劝诫之作。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是全诗的诗眼,也是传诵千古的经典名句。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说到这里,我想再引申发挥一下。本诗原意主要侧重于蚂蚁带来的危害,而我想从正面来说一下。“微物莫全轻”,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貌似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些人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其实也有他的个人能量和闪光点。有些事看似不大,但处理不好,就可能制约全局。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任何人和事。

2021年8月11号

《遣悲怀》

今天复习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之三),原文如下:

闲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辞。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诗的大意是:闲座无事的时候,往往就想起你,为你伤悲,也为自己伤悲。我已经老了,就算能活到一百岁,也没多长时间了。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潘岳为亡妻写的《悼亡》诗再好,其实也不过是白费笔墨。我死后会和你埋葬在一起,墓穴幽深黑暗,你我什么都看不到,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有缘再相见,再好好报答你,更是难以指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整夜地把你思念。也只有这样,才能稍稍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以及你所吃的苦和所受的罪。

元稹在他24岁那年,娶了20岁的韦丛为妻。韦丛,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名门,是京兆尹(首都长安市市长)韦夏卿的小女儿,自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为韦家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嫁给元稹后,虽然二人感情非常好,却备尝生活的艰辛,从未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即便如此,她仍对元稹十分体贴、毫无怨言。可惜七年后,韦丛就去世了,年仅27岁。妻子去世后,元稹回忆起妻子生前的艰辛付出,出于愧疚,写下了三首七言律诗《遣悲怀三首》,抒发以内疚为主的悼亡之情。

元稹的这首《遣悲怀》(三首之三),是为悼念去世的妻子韦丛而作。共写了三首。第一首写妻子韦丛的贤能,安贫乐道和对自己的体帖;第二首写韦丛死后的家庭生活变化和自己的痛苦;第三首写自己对韦丛的怀念,表示生死不渝的爱情。三首诗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画面,感情深挚,语言平易。为古今悼亡诗中难以企及的杰作。 

通读这首悼亡诗,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其情痴,其语挚,吟来催人泪下。情之深,爱之切,思之强,痛之烈。怎么能不令人动容?特别是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在向已故的妻子表明自己的心迹,也是久经思量后所做的无何奈何之计。人生百年,倏忽之间,就要承受生死离别之苦。欲寄希望于死后同穴,然而死后之事哪还由得自己决定,不过是无谓的痴想罢了。只有终夜不眠不休,永远思念着妻子,才能报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绝,千古痴情之语,比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显情深似海。

2021年4月18号

《离思》

元稹早年曾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二人交情甚笃,又有一致的诗歌主张,世人将他们并称“元白”。论到新乐府的创作,元稹的成就不及白居易。但元稹的三首悼亡诗堪称独步古今,向来受人称赏。其中,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不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今天复习《离思》,原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据相关资料介绍,元稹的这首《离思》,与苏轼的《江城子》、贺铸的《半死桐》一起,被后世推为“三大悼亡诗”,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这首诗的意境极佳,通俗点解释,大意就是:见过了浩瀚无边的沧海之水,其他地方的水,再也难入我的法眼;见过了巫山之上的缥缈云霞,从此便觉得,世间再也没有如此美妙好看的云彩。我很随意地从万花丛中走过,就算是姹紫嫣红,婀娜多姿,也懒得看一眼;这是为什么呢?一半是为了修道,一半却是因为你呀!

这首诗读来,颇令人感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向来是能让人动容的,既然今生只爱那一人,伊人已逝,心中的痛与殇还需明说么?这里需要探讨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此动人的诗句,到底是不是元稹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呢?我也搜索了一些相关的帖子。有人认为元稹根本就是一个伪君子,薄情寡义,并用元稹写的《莺莺传》,拿来佐证,言之凿凿,说元稹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根本就是既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句诗虽然说到好听,但完全是虚情假意。也有人认为元稹就是一个滥情的渣男,曾三次娶妻,还有与薛涛的姐弟恋,与刘采春的知己恋,见一个爱一个,爱来时,轰轰烈烈,情真意切,只不过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淳一样,用情不够专一。相爱简单,相守太难。据说,我昨天提到的诗佛王维,三十岁丧妻,悲痛不已,此后三十年,常伴孤灯,终身未娶,像王维这样的至情至圣的又有几人?我不会写诗,但诗文一理,我手写我心,情之所至,才能写出动人的诗句。所以,我情愿相信,元稹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深深爱着他的原配妻子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否则,绝对写不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诗句。

2020年11月26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