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11 苏轼的挚友与死敌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乌苏11 苏轼的挚友与死敌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李定与苏轼的渊源,并不仅限于新旧党争与守丧之怨,还有更神奇的另一重关系。
按照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的记载,李定生母仇氏,在嫁入李家之前,曾嫁过一户姓林的人家,并生有一子,无奈仇氏天生不安分,传出绯闻后被林家驱逐,后来辗转来到扬州,嫁入李家,才生了李定。
而仇氏当年在林家生下的男丁,自幼熟读诗书,三岁诵论语诗及诸家诗,五岁可诵三千首诗,堪称当地神童。此人便是北宋大禅师佛印。
(仇氏初在民间,生子为浮屠,曰了元,所谓佛印禅师也。已而为广陵人国子博士李问妾,生定。——《老学庵笔记》)
佛印与苏轼的渊源非常深,文字往来及多,是苏轼除参寥之外最好的方外友人,在未来苏轼的贬谪岁月中,这位大和尚还有很多出场机会。
可叹的是,李定与佛印,虽是一母同胞的骨肉兄弟,与苏轼的恩怨竟有如天壤之别。
落笔烟云图(传)  明 陈淳
简单回溯了李定的家史、与佛印和苏轼的渊源之后,我们回到元丰二年(1079)年的初秋,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李定到底写了什么,竟然一下子就触痛了神宗皇帝,仅隔一日,即交御史台查办苏轼的罪行?
李定为苏轼总结了四条大罪——
第一大罪:死不悔改。
李定上来就端出上古传说中的四凶与苏轼做比,上古四凶即饕餮、穷奇、混沌、梼杌,尧帝时作恶天下,舜在为臣之时,即以最严厉的手段打击四凶,将它们流放边疆。李定这个比喻真是讨巧而又恶毒,他把神宗喻赞为尧帝,自己是倡导惩处四凶(苏轼)的大臣,岂不就成了舜?苏轼说了很多诋毁朝廷的言论,皇帝一直宽容忍让,可是这个人却得寸进尺,死不悔改。
(昔者尧不诛四凶,而至舜则流放窜殛之,盖其恶始见于天下。轼先腾沮毁之论,陛下稍置之不同,容其改过。轼怙终不悔,其恶已着。此一可废也。)
帝尧像(传)  宋 马麟
第二大罪:桀骜不驯。
李定说,古代君王对于坏人都是先教化,没有效果就会直接杀掉。皇帝一直在苦心教化苏轼,希望有一天他能觉悟悔改,但他却说了更多傲慢和悖逆的言论,而且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番邦外国都听到了。
(古人教而不从,然后诛之,盖吾之所以俟之者尽,然后戮辱随焉。陛下所以俟轼者可谓尽,而傲悖之语,日闻中外。此二可废也。)
第三大罪:强词狡辩
李定说,苏轼擅于文章诗词,虽然很多都是胡写,一点道理也没有,却非常具有煽动性。道理不正确却擅于狡辩,做官时态度傲慢,不受陛下的管束,经常与上司的决策唱反调。这个人的行为不端,固执己见,按照先朝法典,必判死刑。
(轼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所谓言伪而辨;当官侮慢,不循陛下之法,操心顽愎,不服陛下之化,所谓行伪而坚。言伪而辨,行伪而坚,先王之法当诛。此三可废也。)
第四大罪:毁谤朝廷
李定搬出《尚书》中“刑故无小”的道理,认为知法犯法,和不知法而犯法,在严重程度上不可同日而语。苏轼饱读诗书,肯定知道什么才是对待君主的态度与礼仪,可是他却依然故我,只为发泄不满情绪,公然毁谤非议朝廷。他多次与陛下的新法唱反调,怨恨陛下不重用他,所以看一切都不顺眼,只要陛下决定的事,他都统统毁谤。
(《书》「刑故不小」知而为,与夫不知而为者异也。轼读史传,岂不知事君有礼,讪上有诛?肆其愤心,公为诋訾,而又应制举对策,即已有厌奖更法之意,陛下修明政事,怨不用己,遂一切毁之,以为非是。此四可废也。)
前代君臣故事图   明 佚名
要知道,神宗对于苏轼的态度,自熙宁年间苏轼自请外放杭州,这些年来,一直包容、宽容、有容,这位大臣真是让皇帝爱惜,不忍斥责。
神宗喜欢看苏轼的文章,喜欢读苏轼的诗词,喜欢听苏轼高谈阔论,他也想重用这位不世出的人才,无奈何,一来朝中主政的宰相太过强势,二来苏子瞻偏偏总与自己不能合上拍子,又不肯说句软话。
李定在奏折中所指责苏轼的那些罪状,句句戳中了神宗皇帝心中痛处。
神宗常能从民间听说一些苏诗苏词,遣词造句看似小小不言、实则毁谤新法的内容越积越多,让这对君臣渐生嫌隙。
李定的奏折,就好像神宗心中对苏轼常年积累下来的不满火药的导火索,一点火星擦出,立刻爆炸。
神宗的批复只有一句:“送御史台根勘闻奏”,这八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却差点就要了苏轼的命。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

  • 乌台诗案始末:如果没有她,千古第一才子苏东坡就陨落了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中国文化史上的超级巨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所处的两宋时期,堪称中国文人的黄金时代. 宋自太祖开国以来一直重文抑武,在政治 ...

  • 山东作家‖【爱上苏轼】◆周茹茹

    作者简介 周茹茹,山东曲阜人,<河南思客>签约作者. 爱上苏轼 在月清如水.银光泄地的中秋之夜,他举杯望月,想起阔别已久的弟弟,吟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 ...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

    仕说新语 发布时间:20-08-3019:19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 ...

  • (启书有益)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十一)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如有必要复习故事背景,请把下列链接毛起点: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一)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全才苏东坡(之二) (启书原创)悦读唐宋八大家之第 ...

  •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处死,有“敌人”王安石求情才获救

    苏轼作为宋朝的大才子,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是历史上难得的全才. 可苏轼虽极有才华,一生却不断遭贬谪而颠沛流离. 特别是那次"乌台诗案",苏轼差一点就被宋神宗处死了. "乌台 ...

  • 扬之水:诗案一例

    乌台诗案(又称眉山诗案)是诗案中有名的一例.宋胡仔编著<苕溪渔隐丛话>,对此即有很详细的记录.去秋闲步厂肆,偶见清张鉴所辑<眉山诗案广证>六卷,收录的材料较胡著更为完备.虽售价 ...

  • ​杭苏11 苏轼 人到中年 前秃无亮

    杭苏11 苏轼 人到中年 前秃无亮 熙宁五年(1072)的盛夏七月,江浙最是酷暑难消,苏轼接到了一个苦差事--下基层. 你没看错,下基层这事儿,自古有之.宋时,一城长官都有定期到辖区各县检巡的计划,苏 ...

  • 苏轼的挚友与死敌 一母同胞

    苏轼的挚友与死敌 一母同胞

  •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熙宁八年(1075)四月,密州旱情不减,苏轼决定赴密州城南二十里的常山向山神祈雨. 看过之前<近苏篇>第六节<史上最霸气求雨仪式编导苏轼& ...

  • 苏轼找挚友喝酒,却遭友妻大骂,写下一首词,里面一成语流传至今

    苏轼这个名字,想必每位国人都绝不会感觉陌生,只要是对苏轼的生平有所了解,那只要一提到他,一定是说不完的相关史事. 这东坡居士,可有着数不胜数的头衔名号.傲不可怠的清高风骨当然还有那令人婉叹的波澜人生. ...

  • 诤苏11 早发辞友诗 一语谶中人​

    诤苏11 早发辞友诗 一语谶中人 新党得势,苏轼不愿与之狼狈,在这聒噪是非的汴京城内,他心中所有的净土只能留给与自己脾性相投的友人. 苏轼的朋友刘颁,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二人有着一样的诙谐腔调. 刘颁 ...

  • 诤苏14 苏轼与文同 两展墨竹抵千年​

    诤苏14 苏轼与文同 两展墨竹抵千年 与诗词相比,文同最负盛名的是他的画作,尤以墨竹为上品. 文同:墨竹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绘一竿悬崖倒垂竹,墨竹作弯曲状,由左上斜向右下方,竹叶以浓墨为面, ...

  •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杭苏08 苏轼,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写的每首诗都将成为罪证 熙宁五年(1072)到熙宁七年(1074),苏轼的笔下真的是毫不留情,每一个字都是在帮对手积攒自己的罪证. 当时在台州为官的孔子四十七孙孔文 ...

  •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杭苏16 苏轼的养生之道:吃好喝好 安心睡觉 苏轼对于眼病的治疗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在<游径山>诗中记录"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一句,<再游径山>中 ...

  • ​杭苏19 苏轼牢骚体诗词鉴赏:从叨叨叨到呵呵呵

    杭苏19 苏轼牢骚体诗词鉴赏:从叨叨叨到呵呵呵 熙宁五年(1072)七八月间,苏轼成为杭州乡试的主考官,他在杭州府衙中和堂的望海楼内度过了二十几日与世隔绝的清净日子. 这一段时期对于苏轼来说,充满了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