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成为好的祖先吗?”
本文共2823个字,阅读需要7分钟
2010年是近代的灾难之年:
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
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
4月14日,中国玉树7.1级地震;
同一天,冰岛火山爆发,引发冰川融化,河流水位猛涨,冲毁道路桥梁;
8月7日,中国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那一年,34岁的麦克法伦在剑桥伊曼纽尔学院担任研究员,工作闲暇常常去荒野徒步,即将出版文化随笔The Old Ways(《古道》)阐述行走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的影响。
2010年频频上演的地质灾难让他揪心,他不禁思考:我们脚下的力量会如何影响、塑造,乃至撬动、掀翻地表世界?
2019年,已经担任过两届布克奖评委的麦克法伦,用一本书回应了自己9年前的疑问。这就是《深时之旅》。
“深时”是地质时间概念,是地下世界的计时单位。在这本书中,麦克法伦以“深时”为尺度,讲述了他对地下世界的求知之行。
这本非虚构作品甫一问世便俘获诸多荣誉,如《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时代》周刊十大非虚构图书等等。
《深时之旅》从计划到写成耗时近10年。麦克法伦怀着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敏锐觉知,以人文学者的广博、知识分子的担当亲赴田野,徒步行走数万公里,求证26种语言,跨越69门学科,著出一部勾连上下亿万年的地下“奥德赛”,被《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称为“黑暗时代的光明之门”。
一张充满呼应、图案与联结的时间之网
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里,同样的三个任务反复出现:埋藏珍贵的东西、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处置有害物质。
埋藏(回忆、珍贵的物品、信息、脆弱的生命)。
获取(信息、财富、启示、矿石、洞见)。
处置(废弃物、创伤、毒物、秘密)。
地下世界长久地安置着我们所恐惧和想要丢弃的,也安置着我们所深爱和想要保存的。
《深时之旅》开篇的一段话道出了麦克法伦的雄心——进入无人抵达之境,进入时间的深渊,去见证人类对大地的作为,去指认这些行为在地质层中留下的遗产,去理解我们的叙事文明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认知逻辑与生存意识……
在地下世界,我见到了一些希望自己永远铭记之物,也见到了一些宁愿从未目睹之事。
英国伯毕地下矿场,矿道错综复杂,地图画出的矿道网络像蜻蜓翅膀的纹路一样精密而优美。矿道网络从中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蔓延,形成了蜻蜓的两翅。西南支伸向荒野和山谷下方,直至北约克郡;东北支则在北海下延展,越过大洋航线,抵达辽阔的公海。
在不断吞吐钾盐的矿场深处,藏着一个暗物质实验室。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寻找无法被直接观测的暗物质——要研究星辰,必须远离太阳。要理解未来,必须进入深时。
法国巴黎,游客们热衷于瞻仰这里的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却从未看见这座城市的“负像”——一个由石穴、石室、石廊组成的地下空间,范围覆盖九个地上行政区——一座地下墓穴。
本雅明自尽时未完成的《拱廊计划》中早已指出:
巴黎建设在一个洞穴系统之上……这个由地道构成的宏大技术系统,将古老的地窖、采石场、地下墓穴连接起来……我们每日路过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却视而不见。
麦克法伦将双脚伸进巴黎的地洞,步步补齐这座地下城的奇景:双眼燃烧着火焰的石猴、塞满骸骨的尸骨井、“地下墓穴发烧友”的派对现场。
中国重庆,一个巨大洞穴竟拥有独立的天气系统——大团大团的水汽在洞窟中聚集,冰冷的尘雾如云层般在远离阳光的洞室中飘荡……
麦克法伦从英国出发,走过意大利、法国、斯洛文尼亚,一路迈向北极。我们由他带领着,去探访中石器时代藏骸所,去见识森林菌根网络,去地下寻找无星河的源头,去战时万人冢凭吊暴力的惨烈,去蓝色冰臼经历生死一线的险情,去核废料处置库窥知人类的未来……
从物理学、历史学、植物学、人类学、地质学、考古学到古典文学;
从《神曲》《地心游记》《杜伊诺哀歌》到《土星之环》;
从《创:战纪》《橡皮头》到《持摄影机的人》;
从披头士、大卫·鲍伊、蒙克到葛饰北斋;
从“泰国少年足球队被困岩洞事件”到“美国深水地平线井喷事故”;
一门门专业学科、一件件文艺作品、一桩桩真实事件,都随着麦克法伦在地下一次次屈身折体,在心惊肉跳、喘息不止间,编入他绘制的这张深时巨网中。
我本以为这本书是我所有作品中与人类最不相关的一本,事实上它却成了最具共通性的那本。如果说我之前的书呈现的核心形象是行路者抬起和放下的脚,那么这本书则是一只伸出去的手,以致意、共情和标记。
翻山越海的人
“不断抬起和放下脚步的行路者”麦克法伦,姓氏中包含的“farlane”一词便意为“遥远的路”。在他的作品中,高山、荒野、古道都各有内涵。
一开始,只是为了解答他自己心中的谜题:为什么对高山如此着迷,甚至甘冒生命危险?
这种兴趣慢慢发展成了一项宏大计划:凭一双腿翻山越海,追溯人与自然的文化渊源,复原我们失落已久的、荒野行歌的记忆与想象力。
他的处女作Mountains of the Mind(《心事如山》)将行走文学推向了新高度。此后,麦克法伦出书必斩获大奖:
《卫报》首作奖、《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作家奖、毛姆文学奖、E. M. 福斯特文学奖温赖特奖、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一一收入囊中。
麦克法伦已出版的5部行走文学作品中,他用大约两千页的内容,试图对世界进行更有深度的描绘,试图揭示地理形态和人类心灵之间的关系。
这位不知疲倦的行路者如今已拥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标签:牛津硕士、剑桥博士,剑桥大学研究员、人文学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作家,世界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奖布克奖 最年轻的评委会主席……
《格兰塔》前主编誉之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华尔街日报》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自然作家及诗人”。
Robert Macfarlane
© Bryan Appleyard (2019)
未来人类备忘录
在这个瘟疫、洪水、地震等环境灾难频仍的当下,自然不再仅仅是治愈之地。自然是我们急于改造的试验田,也是人类无知与贪婪的返照之镜,更是无数毁灭性伤害的培养皿。
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个已运转近四十六亿年、仍将继续运转五十亿年的蓝色星球,再次审视我们与地球的关系,思考人类与地球的未来。
比我们的存在更长久的是爱?错,比我们的存在更长久的是塑料、猪骨和铅-207。
以深时尺度去思考问题,不是让我们逃避麻烦重重的当下,而是重新想象它,用那缓慢而古老的、关于创造与湮灭的故事,去抵抗现今急速运转的贪欲和骚动。
我们的排泄物反过来吞噬了我们。
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也是承受者。
未来的人,将会如何定义今天的我们?是手握重权的世界缔造者,还是弱不禁风的灾难牺牲者?
未来的人,将会如何看待我们在地层上留下的标记?当我们自己成为了地质沉积物,定义人类的又是什么?是塑料、猪骨、铅-207,是令麦克法伦失声痛哭的史前壁画,还是本雅明试图纪念的无名者的造物?
“我们能成为好的祖先吗?”
麦克法伦用脚步、用见识、用隐喻留下的这份未来人类备忘录,书写权仍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