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
在每周一晚上的《少有人走的路》功课读书会上,每个人的观点都是那么的精彩而有深度。
比如我们在学习《少有人走的路》第三部分“成长与信仰”,里面谈到了我们的世界观的形成基本上来自家庭。大家就在微信功课群里一同讨论了“在家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这个观点。
闫燕:我的理解是我们在母亲腹中生命孕育的那一刻和原生家庭就链接在了一起。父母的格局和认知,决定了在抚养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知、情、意。我们最初萌芽的对社会对大自然对人的看法和见解也是来源于原生家庭至亲对我们的影响。
刘俊丽:
我现在做的是努力超越家庭从小影响我的一些思维定势,扩大自我界限站在高度看待世界和生活。。。从小尤其母亲带我们的时间多,她对我影响很大,后来一些潜移默化的行为才觉得这不是我妈妈的风格吗?
现在相信了“有其母必有其女”。。。虽然妈妈有很多优点但当时社会影响也有很多弊端,我有时发表自我意见,跟她有分歧。。目前现在又在换着角度去理解她。。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可以影响处事态度和性格。。
当自我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很多事都是可变得,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宇宙世界我们与她同一“频道”。。
在自己单行列车人生中珍惜每一天,也为轮回中,做好每一天,爱是人生的主题,学会了爱与自律,爱的艺术,爱的独立,爱的风险。。。人生一直在路上。
赵婵:
记得前不久我还在感叹自己的父母是典型的权威型父母,自己长到三十几岁父母还要插手控制我的生活,各种没有自我不甚烦恼;春节期间因为一个人在家给了我独处和思考的机会,以前自己在家我基本都是各种凑合,吃饭睡觉都随心所欲,而这段时间我一反常态的特别规律,还经常给自己做很多好吃的,把自己照顾的特别好,然后我就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爸妈习惯控制我的生活,会不会是因为他们看到我总是吊儿郎当的很担心,所以觉得我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我就能照顾好自己了呢?
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女儿蒸得了馒头,包得了饺子,做得了红烧肉,应该就不会说“看你都吃的是啥呀,叫外卖有啥营养啊?你应该按我说的做着吃!”然后我突然觉得原来是我没有对自己负责,而是让父母替我负责,这是导致我们都感到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家庭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初步印象,而对于世界的本质,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挖掘,体会。如果我们选择对初步印象先入为主,那么家庭是我们的世界;如果我们选择勇敢地继续感知这个世界,那么,世界就是我的家!
:所以,推而广之,在亲密关系里,只要不愿意为自己负责,就会有人对你“负责”来控制你,让你无力反抗。
马莉:
家庭是我们三观形成的摇篮,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我们无法选择自已出生的家庭,也无法决定和要求父母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方式教养我们,但我知道做为父母一定是尽其所能把他们认为最好的都給予了我们!
我们首先要学习觉察自已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通过学习不断完善提升自已,做为家庭的成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一一传承家族的优良品德,为家庭注入新鲜的活力!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提升对家庭潜藏的“债务”的深层觉察,直面父母家庭教养的局限性,摆脱依赖学会独立,真实的面对自己的需要,学习自我救赎。避免把不健康的压力传递给下去。
每一代人都有一个家族发展中的自然位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化解不利因素,如何利用家族的内部压力让我们在成长中获益。最后引用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自序《十试》中一条“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
赵婵: 我们要学习提升对家庭潜藏的“债务”的深层觉察,直面父母家庭教养的局限性,摆脱依赖学会独立,真实的面对自己的需要,学习自我救赎。这就是我今后的路!父母给我们讲了他们的世界,但那不完全也是我们的世界,我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