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背离了仲景的正确方向 | 中医大讨论(四)

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2016-11-28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中医的核心变成了“辨证论治”

我在《“特异性方证”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一文中已经证明:方证是《伤寒论》的核心;“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医学的终极目标;“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时的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

但现在中医学术界一直而且一致认为,《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其主要贡献就是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也就是说《伤寒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

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伤寒论》教材在概论中总结其学术成就时,第一条都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第二条都是“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

其根据就是《伤寒论》第16条在讨论坏病的治疗方法时所说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方法和现在所说的“辨证论治”很相似,所以,认为这是“辨证论治”的渊源。也因此,“辨证论治”变成了现在中医的核心。

如《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孙广仁、郑洪新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第3版,第9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是所有中医院校的学生必须学的教材,也是绝大部分自学中医的人都要学的教材,而且在所有的教材中都始终贯穿这一思想,“辨证论治”成了现在中医当然的核心。

张仲景《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现在中医的核心变成了“辨证论治”,显然,中医背离了仲景的方向。

“辨证论治”不是医学的目标

1 “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时的无奈之举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伤寒论》中,凡是有方可用的证,都会直接用方,实在不能用方的时候,才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如我在《“特异性方证”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中所列举的桂枝汤证。现在认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辨证论治”的最早根据,但这在《伤寒论》中却是因为没有方证可用的无奈之举。

2 “辨证论治”是原则不是肯定的疗效

“辨证论治”只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并不是肯定的疗效。

就是说什么病都可以进行“辨证论治”,但疗效怎么样并不肯定,即有的可能有效,有的可能无效。

为什么张仲景不是首先用“辨证论治”,而是在没有方可用的时候才用“辨证论治”?就是因为“辨证论治”只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并不是肯定的疗效。

“特异性方证”是肯定的疗效,是医学的最高境界。“辨证论治”是无方可用时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其疗效的可靠性和操作性都不可与“特异性方证”相提并论。

3 不是所有的证都能“辨证论治”

有的证用“辨证论治”不能确定治疗,只能用方证。

半夏泻心汤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运用的标准只是“呕而肠鸣,心下痞”,而根据“呕而肠鸣,心下痞”则不能辨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这一运用半夏泻心汤的证来,治疗过程不能完成。

大陷胸汤证用“辨证论治”也不能辨出水和热来,得不出“辨证论治”所要求的证来。

《金匮要略》中用小建中汤治虚劳也不能用“辨证论治”来完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针对这条原文中的证,用“辨证论治”是不可能开出小建中汤来的。

4 “辨证论治”的操作误差不可避免

即便是“辨证论治”的过程很完整,对同一个证,不同的医生可能开出不完全相同的方。

这是因为“辨证论治”只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有很大的灵活性,却没有必要的确定性;医生的水平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在“辨证论治”的操作过程中还会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结果。

对于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进行“辨证论治”会开出不同的方,显然,其中只有一个可能是最好的,甚至可能都不是最好的。

方证被抛弃

张仲景的方证体系具有确定性、简单性和可重复性,这些应该是优点,而绝对不是缺点。而这些优点可能与西医比较相近而不被现在的中医重视。

现在的中医好像有意在突出灵活性(即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操作的难度)和不可重复性。给人的感觉是,中医就必须是复杂的,难以操作的,不可捉摸的,不可重复的,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中医的水平。

因此中医就往更加复杂的方向靠近,并且有不断玄虚化、神秘化的趋势。

张仲景的确定的、简单的、可重复的、疗效肯定的方证体系,被各种复杂的神秘体系进行解释,如气化、运气、八卦,现在主流的规范体系就是对张仲景的方证进行“辨证论治”。

如对《伤寒论》中的第35条的麻黄汤证,本来有前面的证,直接用麻黄汤就可一服汗出病瘥。但现在却要将这一过程变成“辨证论治”的五个步骤,将确定性变成了不确定性,将肯定的疗效变成可能的疗效。

“特异性方证”被忽略

“特异性方证”所获得的药到病除的特效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所有的医学活动和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有的医生都应该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

但中医的现状却与此相反,“特异性方证”被忽略了!

“特异性方证”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经典的忽视。真正愿意读经典,有能力读经典的人并不多。

现在读经典的人也多是带着“辨证论治”的框框在读,我自己早期也是这样,把张仲景的“特异性方证”都读成了“辨证论治”。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特异性方证”的数量较少。到现在为止,绝大部分的治疗达不到“特异性方证”的境界,能够达到“特异性方证”的境界的少,因为少而直接被忽略了。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特异性方证”的用法太简单了,完全没有技术含量,似乎不能体现出中医的技术水平。

现在绝大多数的医生不知道有“特异性方证”的存在。对于张仲景已经为我们确定了的,经历了近2000年验证疗效肯定的“特异性方证”在中医界消失了。

无论什么原因,“特异性方证”都不应该被忽略。能够达到药到病除的“特异性方证”不能因为数量少而被忽略。因为少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好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多过。

“特异性方证”的精准、快捷、高效,体现的不是没有水平,恰恰相反,没有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没有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可能找到并确定一个“特异性方证”。

张仲景对医学的卓越贡献就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凭借超凡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特异性方证”。从我们对小柴胡汤证的分析可以看出,发现、确定一个“特异性方证”有多么复杂、多么困难!

现在治疗疟疾可以直接用青蒿素,这个过程确实简单,确实没有技术含量。但是从发现到提取到能够用到临床的过程却漫长、复杂、充满艰辛。

以屠呦呦教授为代表的团队,历经几十年才做出了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用的这个简单的方法,屠呦呦教授也因为这个我们可以简单的用的方法获得了诺奖。

虽然说这是西医针对病因寻找特效药的过程,但中医寻找针对证的特效方并不会比这个过程简单。

中医变成了没有目标

医学的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治好病吗?!不就是希望每个病都有特效药吗?!

如果每个病都有特效药,每个证都有特效方,能药到病除,医学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医学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寻求针对病的特效药和针对证的特效方。并不是为了寻求像支持疗法、替代疗法、对症疗法、“辨证论治”等这样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是对那些尚无特效药的病、尚无特效方的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如果对已经有特效药的病、已经有特效方的证,还要用这些权宜之计,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特异性方证”是经过反复验证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是在没有“特异性方证”可用的前提下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特异性方证”是肯定的疗效,是鱼;“辨证论治”是可能有效的方法,是渔。“特异性方证”是已经形成的成果,“辨证论治”还只是方法。

有“特异性方证”还用“辨证论治”是一种倒退,是变肯定疗效为可能疗效、舍简就繁、放弃疗效而纯粹追求过程的盲目的行为!

如果医学从张仲景的以追求“特异性方证”为目标的方证体系,变成了张仲景在无方可用的无奈之时才用的权宜之计“辨证论治”,则医学就失去了目标。

追求“特异性方证”,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异性方证”的不断增加,而不断接近所有的证都能药到病除的目标,最终征服所有疾病。

追求“辨证论治”,医学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医学能达到的境界永远都是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医学的正确方向

全面掌握已有的“特异性方证”,不断发掘新的“特异性方证”,努力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医学的正确方向是,先学习掌握张仲景为我们提供的“特异性方证”。每个医生都应该在透彻理解《伤寒论》的基础上,根据张仲景的原意,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断的摸索、拓展“特异性方证”,尽量多的寻找、挖掘特异性方证。

如果在张仲景的基础上,每个医生在其一生中,能够摸索、总结出一两个“特异性方证”,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就有可能对所有的证都找到特效方,都有“特异性方证”可用,人类就能达到征服所有疾病的终极目标。

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尚无“特异性方证”可用的则用“辨证论治”,并且要努力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因为“辨证论治”的水平决定这些尚无“特异性方证”可用的证的疗效。

再一次强调,中医不应该抛弃“特异性方证”!但是,强调“特异性方证”并不是抛弃“辨证论治”,而是正相反,必须努力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