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形成

◆ ◆ ◆ ◆

京剧的形成

刘新阳

◆ ◆ ◆ ◆

徽班进京以后,经过“徽汉合流”,徽班又在演出实践中吸收了昆曲、梆子等戏曲剧种的营养,使自己的演出在实践、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而逐渐向一个独立的剧种过渡。

据戏曲史学家考证研究,京剧形成的时间还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年限。这也恰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因为一个剧种的形成,必然由量变向质变过渡,而要在历史中查考到京剧具体在哪一年形成,也不现实,但目前认为京剧的形成是在1840年左右的观点,还是得到了戏曲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也可以说,京剧是在徽班进京五十年后才基本形成的。

然而,这样说却不等于“京剧”这一专有称谓也是在1840年时出现的。“京剧”这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要比京剧实际形成的大致时间晚上三十多年。

“京剧”最早出现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上海《申报》上,所以称其为京剧,是因为徽班演出的这个汇集徽戏、汉调、昆曲、梆子等剧种风格特色的新剧种的形成地在北京。在此之前,京剧曾被称为皮簧(黄)、二簧、黄腔、京调、京戏等,后来北京改名为北平,京剧也随之被称为平剧,又因京剧是全国的第一大剧种,几乎遍布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所以京剧也有“国剧”的叫法。

既然“京剧”这个名词是在1876年才出现的,何以见得京剧是在1840年左右形成的呢?在道光二十五年刊本的《都门纪略》中,记录下了三庆班、春台班、四喜班、和春班、嵩祝班、新兴金钰班、大景和班等七个当时在北京有很大声誉的戏班、演员和演出剧目(具体记录此处从略,可参考《中国京剧史》、《京剧发展史略》等)。从这份记录中可以看出,上述七个戏班的演出剧目共七十余出(重复者不计),其中已经出现的《法门寺》、《文昭关》、《让成都》、《定军山》、《碰碑》、《琼林宴》、《探母》、《捉放曹》、《击鼓骂曹》、《打渔杀家》、《南天门》、《清官册》、《祭塔》、《回龙阁》、《芦花河》、《水淹泗州》、《钓金龟》、《阳平关》、《断密涧》、《二进宫》、《铁笼山》、《五台会兄》等成形剧目,仍然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演出。

随着声腔艺术的融合与统一,在这一时期,京剧在字韵方面的“十三辙”以及唱念中的“四声”、“上口字”、“尖团字”已初步确立。但除“十三辙”外,涉及京剧音韵的“四声”、“上口字”和“尖团字”还保留着安徽、湖北等不同的地方语言及语音特色,甚至有些还保留着中古音的痕迹。尽管这也是徽、汉融合的结果,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来自不同地域字音与字韵的融合成就了京剧独特而又系统、完备的音韵结构。因而,有人把京剧简单地归纳为京字、京音和京韵并不准确。

这些演出的剧目可以反映出,当时“二簧”和“西皮”不仅已经成为徽班演出中的主要声腔构成,“皮簧合奏”已将“二簧”和“西皮”有机地融合在了一个剧目当中(如《文昭关》、《捉放曹》等)。

此外这一时期,“二簧”和“西皮”的曲调在板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如“二簧”中的倒(导)板、慢板、原板、散板以及“反二簧”(如《碰碑》)和“西皮”中的倒(导)板、慢板、原板、二六、快板、散板等板式均已出现。声腔的统一与确立成为京剧作为一个独立剧种产生的标志。

此外,通过上述剧目还可以看出,在七个戏班所演出的七十余个剧目中(重复者不计),已经出现了老生、小生、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净丑和丑旦等行当,并且随着行当的确立,也出现了第一代京剧演员。

京剧小百科

十三辙:辙也可以理解为韵,在北方说唱中,把字音的韵母按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原则归纳出的分类,将每一辙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字命名为该辙的名称,以便演唱、念白时在韵脚上合辙押韵,易读易听,并富于音乐的美感。十三辙包括“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为便于记忆,前人曾把十三辙简化归纳为十三个字的一句话“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南西北坐”,后人也有将其改为“要学会唱念做打基础功才有根”或其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