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第五十七章 混乱的社会,就是因为你的那点小忌讳

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昨天讲了李世民在虎牢关以3500人大破10万人之后,有网友留言说“罗博士,你有说评书的潜质啊。”我确实有说评书的潜质吗?这个我以后好好发掘发掘。但是这古代的事,其实特别精彩,不是我讲得有意思,如果真的把战役的整个过程给大家讲出来的话,那太精彩了,因为时间有限,我只是简略地把这些过程点了一下,其实真正的历史特别精彩。

我总是觉得其实历史就是反复给我们演示“道”是怎么应用的,你没用“道”、背离“道”怎么倒霉的,你顺应了“道”的原则,你是怎么越做人生越顺利的,好像就是演示。各位有时间,我们历史一点点讲,但是现在是把《道德经》的经文给讲一遍,以后有空了我们再慢慢讲历史故事。

昨天讲“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历史上的讲法非常多,对这三句话的含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其实这里边我觉得老子有一个伏笔,我觉得他讲了一个打天下和坐天下的区别,这个我们不多讲,但是我们稍微聊那么两句。您看老子为什么说“以正治邦”?这个是“邦”,“以无事取天下”,最后是“天下”,“邦”和“天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邦”是城邦,当年的小诸侯国等等,“天下”是整个天下、整个国家,两者是有区别的,如果用李世民的人生经历来看,“以正治邦”的“邦”是他们家李渊,他爸爸刚在太原建立起政权,这时候还不是特别大,就太原附近的这些地区,边上还有王世充,那边还有窦建德等等,还有各种各样其他势力,你的小政权叫“邦”。

通过不断打仗,最后把整个天下统一了,这时候您仔细想想您就治理太原方圆多少里的小政权,和您最后治理天下政策能够完全一样吗?不一样。这里边就有这么一个过程,就“以正治邦,以奇用兵”,最终真的夺取天下是“以无事取天下”,真正治理天下的时候,跟您治理原来那小政权是稍微有点差别的,本质上没区别,但是在形式上、手法上可能会有差别的,所以老子最后讲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境界,就是“以无事取天下”,前边老子是点到而已,后边最终讲的是“以无事取天下”。

所以我这儿再重复一遍,您说《道德经》是给谁写的?我一直坚持认为《道德经》是给领导者写的,从里边写的字句来看,老子所讲的都是管理法则,老子是把“天之道”和管理结合起来,如何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在一起生活,讲了这些法则。如果我们从中悟出来了我们为人处事之道,我们把我们身体也当做一个系统,运用“天之道”的法则来管理我们身体,那是我们多余悟出来的,我们叫额外的,但是老子本身讲的是治国之道,从这些话里边,“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一看一目了然。

老子今天接着讲,为什么我知道要“以无事取天下”呢?老子说“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什么意思?我怎么知道它会这样呢?就是要“以无事取天下”,“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为什么呢?老子接着讲了,老子接下来的论述很重要的,他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我们一句句来讲,说天下如果忌讳特别多的话,老百姓会越来越贫困,“弥贫”就是越来越贫困,这是帛书乙本的版本,郭店楚简的版本最后一个字是“畔”,河畔的“畔”,怎么回事呢?实际古代读音“贫”和“畔”非常接近,现在如果大家用粤语来读的话,“贫”的读音和“畔”是很接近的,所以当时用“畔”字来借字,实际是“贫”的意思。

这句话“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社会上、这天下如果到处都是忌讳,不允许你做这个,不允许你做那个,都是禁止、各种忌讳的话,老百姓一定会贫穷的,因为社会运行一定会很缓慢,一定会进入效率低下、停滞不前的这种状态。为什么会多忌讳呢?是因为领导者多事。老子讲是“以无事取天下”,那领导者多事是怎么回事?就是领导者为了自己的形象、地位和利益等等管理方便,他要设各种忌讳。

我给大家举例子,比如说忌讳不允许人家说他。比如说唐太宗他就“无事”,放下自己,我不追求我的名誉、地位,无所谓,我想看史官记载我的起居录,就秘书写我开会的记录,每天言行的记录,我想看,秘书说不行,不给你看,那唐太宗不给看就不给看,一辈子居然就没看成,他就绝对没有动用行政力量,“不行,我把你杀了,你不给我看”,他并没有这么做,他觉得我放低自己,我的权威没有那么大,所以他没有什么忌讳。您想大臣魏征能够在朝堂之上几百次的当众指出唐太宗的缺点,这是没有忌讳。人家是皇帝高高在上,但是因为唐太宗并没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所以能让一个大臣这么当众指责你的缺点,这是没有忌讳,因为没有了这些忌讳,所以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能够当众指责你的错误。他及时修改,这样使得整个社会步上了有序的轨道,所以开了贞观之治的一代盛世。

忌讳多了会怎么样?忌讳多了就有问题了。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公司去,我经常有这种感觉,到有的公司,这样公司的文化非常有意思。你一进去介绍你去的人要先跟你讲,“我们公司里边你要注意,当着A部门的经理,你不要说B部门,你一说了他不高兴,他们之间不和;办公室里边,你看见那个没有,那是小王,你当着小王不要说小张,当着小张不要提小李,他们之间很复杂;我们公司开会你注意,公司开会的时候不要讲我们公司业绩在下滑,不要讲,因为董事长不愿意听,你要讲哪个部门,你们哪个部门这小伙子不错,业绩提升很快,他拿了一大单业务,讲这样的单个的好事,但是整体下滑不要讲,这个董事长不开心的。”

有的时候甚至要介绍“我们领导喜欢什么?我们领导最讨厌穿皮鞋的人,穿尖皮鞋的人,你不要穿尖皮鞋去谈事,我们领导喜欢绿色,不喜欢黄色的衣服,所以你千万不要……”这就是忌讳多了。所以这种公司您说它能做好吗?我这个人是搞中医诊断的,中医诊断有什么特点呢?就是通过收集外部的信息来判断里边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中医的特点。我上一个单位去,其实我很快就能判断出来这个单位有没有前途,真的说实话,有的单位你一去了,一进里边你问一个员工问题,这员工回答问题都闪烁其辞,眼睛不断看着边上的领导,说话吞吞吐吐,说一半不敢说了,他们员工之间互相地默默不语,不说话,生怕哪句话说错了,这样的企业我一进去我就会判断这个企业没戏。

我记得当年我考博士的时候,考完博士要等着发榜,在等着发榜这几个月里边我要生活,所以我就到了电视台一个著名的节目组去应聘,我想当一个编导。但是我在节目组坐了20分钟我就决定退出了,因为我发现他们员工之间不怎么说话,而且一说话眼神都非常谨慎,尽量保持沉默不言,这同事之间关系我一看这是有问题,所以我坐了20分钟我就决定退出,我就说告辞告辞,出来我打一电话,我说我不去了,对不起,我做不了这个工作。当时领导说没事,你来吧,没事,我需要你这样人,提条件,开条件吧。我说对不起,我真干不了。

结果我跟大家讲,也就是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吧,好像没有更长的时间,这个节目就消失了,所以老子这讲的“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忌讳”二字一般学者都给讲成法制、规则等等这些管理措施,其实不是的。什么是忌讳?什么是规则?规则是让大家运行的一些条文,而忌讳是因为怕冒犯了某些人的尊严而采取的禁止性措施,这叫忌讳。所以当一个系统里边,当你公司里边,你发现这忌讳很多的时候,一定是这领导者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地位等等,只有领导者重视了这些事,这公司里边忌讳才会多。因为公司里边忌讳特别多,人们不敢畅所欲言,不敢当众指责领导的错误,沟通成本极高,大家都讲好话,不讲坏话,结果公司整个系统即使是遇到了重大的风险都没人提出,这样公司会运行效率极其低下的,会出问题的,所以老子讲了叫“民弥贫”,也就是公司的效益一定会低下的。

老子又讲,老子说“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什么意思?什么叫“利器”?就是老百姓“利器”多,“利器”就是锐利之器,武器之类的东西,是互相攻击用的。老子这虽然讲的是“利器”,锐利之器,这种武器,但是实际讲的是争斗之心,如果老百姓的争斗之心多了,整个社会一定会混乱的。有的古代学者给“利器”讲成说精良之器,就做得特别好的这种东西,这些特别精良的器具,我觉得还是当做武器来讲好,“利器”锐利之器,还是这么讲合适一些。

为什么老百姓之间会有这么多争斗之心呢?老子写的表面是“民多利器”,实际讲的是为什么老百姓之间有这么多的争斗之心,是因为你整个社会缺乏一个好的文化,这个文化从何而来?还是你的领导者没有把一个正确的理念传送给老百姓。所以“天下多忌讳”和“民多利器”都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一个根源,但是同时我们必须也要意识到为什么“天下多忌讳”、老百姓有那么多争斗之心?一定是领导者他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没有传递好的理念。

所以,当您看您的小区里边大家都上网,每天晚上在网络上互相攻击,这种“利器”就不是锐利的武器,而且体现为这种网络上的言语之间互相锐利的攻击,所以“利器”在现代有新的形式,当您看到在大家在网上社区里边A楼骂B楼,B楼骂C楼,C楼骂……人们争斗之心很足的时候,您就知道这个小区里边的社区文化没有做好,缺乏足够的凝聚力,所以这个小区往往会一片混乱的。老子讲“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是讲的这个道理,老子讲的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里边含义很深,都是在讲领导者的。

今天我们《道德经》就聊到这儿,今天讲的内容有点深,没有给大家讲古代故事,以后有时间一定给大家讲,我们明天再见,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七

    高恒解<老子>之五十七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 ...

  • 道德经日课057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

  • 《道德经》:无事取天下

    第七课 悟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

  •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

  • 《道德经》五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于后面二章贯穿一条主 ...

  • 谈合法性

    哈喽各位,<道德经>读书系列好久不见了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60;《以正治国》悟读述杂【57】

  • 阴魂不散●第五十七章 石棺消失

    (朗读者:自洽) 欢迎关注佳丽世界,以方便<阴魂不散>小说阅读收听. 或许是他们的激情感动了上苍.一阵激情长吻后,顾维之发现一直湍急的水声没有了.他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搂紧韩冰激动地说: ...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老子在这一章节,继续很明显的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即以无事取天下,即无为. 先贴下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 ...

  • 刀神传说第五十七章沐诗瑶篇(4)

    [作者:高依弟] 李广田捡起雨伞递给沐诗瑶,吩咐道:"小春!把雨衣脱下来,给沐记者." 欧阳春赶紧脱下雨衣递给沐诗瑶. "谢谢欧阳捕头!"沐诗瑶接过雨衣. 欧阳 ...

  • 《女娲图的秘密》第五十七章:翠鸟

    女娲图的秘密 长篇奇幻小说 <女娲图的秘密> 即将出版 免费抢先看 连载中-- 第五十七章 翠鸟 第五十七章 天微微亮,云层很厚,清晨的太阳还很柔弱,刺不透厚厚的云层,轻风也吹不动厚重的云 ...

  • 《广州棋坛六十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四十年代后期国内棋坛概貌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四十年代后期国内棋坛概貌 四十年代后期,广州和上海又成为国内象棋活动的两个主要地区,拥有的名手足可以互相抗衡.在全国范围内,象棋活动有历史传统的地区,棋坛也日趋活跃.各地健在老国手,相 ...

  • 《孙大圣之东海荡寇》第五十七章,三个孙大圣?!

    上回书说到孙大圣从天而降突袭倭寇巢穴,元海京面对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元海京万万没想到,孙大圣就这么突袭过来了,但他也没有害怕慌张,毕竟他苦苦寻觅和等待的猎物出现在眼前,他已经开始暗自庆幸了. 元 ...

  • 长篇小说《瞒天诀》连载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三老反目秦刻钟辞客卿  四方联合查五爷扛凤家 此后,秦刻钟又去了几次炼丹师公会,凤迷梁都避而不见,最后连侍丹都拒他于大长老殿外. 虽然那个低阶迷阵此时对秦刻钟已经无用,秦刻钟要是硬闯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