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现代哲学之一:陈独秀和李大钊
中国现代哲学之一:陈独秀和李大钊
1.时代背景
中国原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封建王国。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把一切民族强行拉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于是,西方资本主义以大炮轰开了中国封闭严实、铜墙铁壁般的国门,把中国纳入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社会性质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在各种矛盾的夹缝中生存的中国人民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力图改变这种国格遭侮辱、人民遭蹂躏的状况。早有魏源、龚自珍,他们揭露封建社会,反对侵略,主张改革;稍后有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以实际行动同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作斗争,建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绝对平等的社会。然而,他们都失败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不到中国的出路,之后,一批激进分子转向西方,寻求真理。如康有为、严复。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建立" 大同世界" ;严复也主张效法西方,向国人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提出社会改良论思想。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享有" 国父" 之尊称的孙中山也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杰出代表,主张以"三民主义" 救中国,然而,他们也失败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救不了中国。
正当人们被" 中国出路何在" 这一现实问题烧灼得痛苦不堪之际,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给生活在资本主义统治和殖民统治下、寻求本国出路而又不得其解的人民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答案。
人们纷纷把眼光转向俄国,转向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就是中国最早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
2.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陈独秀(1880-1942)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同李大钊共同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12月,为《新青年》杂志撰写《本志宣言》,确定了本志宣传社会主义的方向。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与其他同志一起创立中国共产党,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他同李大钊相互配合,在南方大力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故有" 南陈北李" 之称。陈独秀的主要哲学著作有:《敬告青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马克思学说》、《" 科学与人生观" 序》、《答张君劢及梁任公》、《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
同李大钊一样,陈独秀以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见长。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陈独秀认为唯物史观主要内容有两个:其一,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政治法律都建筑在这个基础上面。一切制度、文化时代精神都是随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生活,而是人的生活决定人的意识;其二,社会制度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生产力变动而变动。一种生产力所造出的社会制度,起初是助长生产力发展的,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与该社会制度不相容时,旧制度就要被新制度代替,这就是社会革命。他指出,社会革命来自于生产力内部发展的要求,因而创造历史、改造社会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即经济制度的革命。
陈独秀还强调历史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认为唯物史观强调客观的物质原因,是指物质的本因而言,但不能由此而否认有心的现象即精神现象这种事实,亦不能否认人的努力和天才活动,此乃社会进步所必需。
这里,陈独秀不仅较全面地论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也辩证地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动因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第二、论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家等原理。
陈独秀认为,一切过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例如古代有贵族与平民、自由民与奴隶;中世纪有封建主与农奴;近代有有产者与无产者,他们都处于相对立的地位,不断的明争暗斗。他还进一步指出,这些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
陈独秀阐述了国家的实质和作用。他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压迫的机关。资产阶级就是利用国家机器压迫、剥削广大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获得解放,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机器。
陈独秀还总结了历史经验,并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防止资产阶级复辟,就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并且这种制度是完成阶段斗争,消灭有产阶级、废除一切阶级所必经的道路。他强调,必须使无产阶级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方可实行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而做到这一切又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政党,有一个做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与指导者的强大的共产党。
陈独秀的思想和活动积极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中国的前途和道路。
3.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李大钊(1889-1927)是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者。1918年冬,他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马克思研究会,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5 月,他在轮值主编《新青年》时编辑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同时,《晨报》副刊在他的具体帮助下,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1920年3 月,他又领导组织了中国第一个"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翻译和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同年,他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等五所院校,分别讲授" 唯物史观" 、"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 、" 史学思想史" 等课程,向学生宣传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思想。李大钊的主要哲学著作有:《青春》、《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
李大钊在理论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李大钊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通过对社会形态的剖析,阐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的现实。
李大钊说:" 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氏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氏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 (《李大钊选集》,第293 页)
他还说:" 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 (《李大钊选集》,第185-186 页)而基础构造的变动的最高动因是生产力。李大钊指出,生产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随着变动。尽管社会组织最初是适合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但当它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同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发生冲突,这就是社会革命。
李大钊以此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社会。他说,中国传统的基础结构是封建的农业经济和大家庭制度,与此相适应的上层政治思想是孔子学说。而现在经济上产生了变动,形成了现代的经济组织,孔子学说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必为"'劳工神圣' 的新伦理" 所代替。
这一切说明,李大钊已经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李大钊非常重视阶级斗争,揭示阶级的实质、作用及消灭的途径。
李大钊坚信" 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他认为,阶级就是" 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 ,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而划分的各个社会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他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说:" 社会组织固然可以说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但是社会组织的改造,必须假手于其社会内的多数人" ," 阶级竞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 (《李大钊选集》,第223 页)。
他还明确指出阶级存在的历史性,认为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时候,最后的阶级斗争,就会成为改造社会消灭阶级的最后手段,也是阶级社会自灭的" 途辙"。不难看出,李大钊对阶级及阶级斗争的论述也是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来进行的。
第三,李大钊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他指出:" 有些人误解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进步只靠物质上自然的变动,勿须人类的活动,而坐待新境遇的到来。……这是大错特错。唯物史观及于人生的影响乃适居其反。" (《李大钊选集》,第339 页)
他认为,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的历史乃人在社会上的历史,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因此,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李大钊在强调人力的同时亦反对英雄史观。
他认为,我们过去的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也不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李大钊的群众观点彻底贯彻了唯物史观中的群众史观。
李大钊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传播唯物史观所做的努力,为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时代,奠定了最初的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