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娘
程孝思,四川成都人。从小就很聪明,会写文章。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家中一贫如洗,请求在胡银台家里做文书。
胡银台让他写一篇完整,看完之后很满意,对周围人说:“凭程先生的才气,必然不会长久受穷,可把女儿嫁给他。”
胡银台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还在襁褓中就已经和世家大族结为姻缘;只有最小的一个小女儿胡四娘,是庶出还未定亲。胡四娘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四娘已到及笄之年,还待字闺中,想着让程孝思入赘胡家。有人取笑胡银台,认为他真是年老糊涂,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胡银台却不管别人怎么说。
整理馆舍,让程孝思居住,供给十分丰厚。胡银台几个儿子都看不起程孝思,不和他一起吃饭。连胡银台家里的婢女,仆人都取笑他做上门女婿。
程孝思终日沉默不言,不和他们争辩,更加刻苦读书。众人在旁边讥讽他,程孝思不理会,还是读书不辍;众人又在程孝思旁边敲锣打鼓,试图干扰他。程孝思就带着书离开,在自己房间里读书。
最初,四娘还没出嫁的时候,有一巫婆能根据人的面相判断人的贵贱,在胡家看了一圈,都没有称誉之词;只有四娘来,巫婆道:“这位娘子才是真正的贵人!”
等到程孝思入赘胡家,四娘的姐妹们都喊四娘作“贵人”,用以取笑她;然而四娘端庄少言,就好像没听到一般。
渐渐的连家中的婢女也喊四娘为“贵人”取笑她。
四娘有个婢女叫桂儿,听到家里人都在欺负四娘,心中忿忿不平,大声道:“你们怎么知道程相公就不能做大官呢?”
胡二姐听到之后,嗤笑道:“程相公要是能做大官,你来把我一只眼珠挖去。”
桂儿大怒道:“恐怕到了那时,你舍不得自己眼睛。”
胡二姐婢女春香说:“二娘要是食言了,我挖出自己两只眼珠代替。”
桂儿更加生气,和春香击掌为誓道:“一定让你们主仆二人都变成瞎子。”
胡二姐听到桂儿话语责辱自己,打了桂儿一耳光。桂儿大哭大闹。胡夫人听到之后,也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
桂儿大哭着将此事告诉四娘;四娘此时正在织布,听完桂儿哭诉,不生气,也不说话,神情自若的继续织布。
适逢胡银台过生日,四个女婿都来了,祝寿的礼物堆满了院子。大姐嘲笑四娘道:“你们家的祝寿礼物是什么啊?”
二姐接口道:“还能有什么礼物,只送来一张嘴,白吃白喝罢了。”四娘坦然受之,一点惭愧的脸色都没有。
人们看四娘做事有些傻里傻气,更加欺辱她。
只有胡银台的爱妾李夫人,是三姐的亲生母亲,很是敬重四娘,对四娘照顾有加。
李氏经常对女儿三娘说:“四娘外表朴钝,实则内心很聪明。聪明浑厚而不露锋芒。家中的婢女都在四娘掌控中,自己却还不知道。况且程相公昼夜苦读,岂会是久居人下之人?你不要学你大姐,二姐去欺负四娘,好好对她。他日也好和四娘相见。”
所以三娘每次回娘家,都有意和四娘好好相处。
这年,程孝思凭着岳父的关系,入了县学。
第二年,学使大人举行科考,然而刚好胡银台去世了。程孝思如亲儿子一般为胡银台披麻戴孝,没能参加这次考试。
丧期满之后,四娘拿出银两,让程孝思去参加补考。嘱咐他道:“我们夫妇二人之所以能长久住在这里,只是因为父亲还在;如今父亲已经去世,我们万万不能再住在这里。如果你这次能金榜题名,回来时候,我们才能继续住在这里。”
程孝思参加考试,认真写文章,以求能金榜题名。
无何,放榜之时,竟然名落孙山。心中苦恼,没脸回家,幸好盘缠还很多,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到了北京。
此时四娘家很多亲戚都在北京做官,害怕被这些亲戚识破自己身份,反而嘲笑自己。于是换了个名字,编了个假的籍贯,请求悄悄托身在大官家里。
李御史看到程孝思之后,很是器重他,将他收入幕僚,帮他出学习费用,帮他出钱捐了一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让他就在北京参加乡试;程孝思此次接着考中举人,进士。入翰林院,做庶吉士。
程孝思这才把自己真实的籍贯告知李御史。
李御史借给程孝思一千两银子,先派家中仆人到成都,帮程孝思买宅子。
此时胡银台大儿子,胡大郎因为父亲去世,家中经济紧张,正要卖一座好宅子,仆人于是买了下来。
事成之后,仆人又去租来车马,去接四娘到新买的宅子。
之前,程孝思高中之后,有送喜报之人来,整个胡家都不相信;又看报喜之人说的名字对不上,将之大骂一顿,送走了。
刚好胡银台三儿子,胡三郎成亲,女方送来很多礼物,一家人都在,只是没有去喊四娘来参加婚礼。
忽然一人骑马进来,送来程孝思给四娘的书信,两位哥哥接过书信,知道程孝思果然高中。相顾失色。这才去请四娘来参加三郎婚礼。大姐,二姐心中惴惴,都害怕四娘怀恨不来。
无何,四娘翩然而至。道贺者,拉着四娘坐下者,与四娘寒暄者,将四娘围成一圈。只听四娘的话,只看四娘的脸色,只说四娘的好话。四娘却还是像平时一样端庄。
众人看四娘没有计较往日恩怨,这才放心下来,于是争着向四娘敬酒。正在宴席谈笑间,门外传来大声嚎哭之声,众人觉得很奇怪,都在询问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俄而,看到春香跑进来,脸上沾满血。众人问春香发生什么事,春香这才哭着说:“桂儿逼着要挖我双眼,要不是我用力挣脱,眼睛就被她挖去了!”二娘羞愧万分,汗水涔涔而下。
四娘却若无其事;满座宾客都不敢说话,这才渐渐道别走了。
四娘盛装打扮,唯独去拜访李氏和三姐,出门,登上马车离开了。众人这才知道买宅子的就是程孝思。
四娘刚到新宅子,很缺日用品。胡夫人和各位哥哥各自把自己的婢女,仆人以及生活用具都送来许多给四娘,四娘却一样都不接受;只有李夫人送来一婢女,四娘接受了。
居无何,程孝思请假,回来扫墓,车马仆从如云而至。到岳父家,在岳父灵柩前祭拜,接着去参拜李夫人。
胡家几位公子换上正装,正要出来迎接,程孝思已经坐上马车离开。胡银台去世之后,几位公子都在忙着争夺家产,父亲的灵柩一直没有下葬。
灵柩一放就是几年,停放灵柩的房间败坏,逐渐房屋开始倒塌,快要就在原地变成埋葬胡银台的坟墓。
程孝思看见,于心不忍,竟然不和胡银台的几个儿子商量,选好日子,选好坟地,将岳父埋葬。都是按照礼仪埋葬,不缺礼数。
下葬那天,来吊唁胡银台的官员接连不断,乡里人都很赞赏程孝思。
程孝思十多年都身居要职,只要遇到乡里人求自己办事,没有不尽力的。胡二郎犯了人命案子,被抓了。抓二郎的巡按御史正是和程孝思同一年考中进士的好友。
此巡按御史执法很严格。大郎请求岳父王观察使写一封书信到观察使那里通融一番,却连回信都没有,这下大郎更加害怕。
大郎打算去求妹妹四娘,但是自己觉得没有脸去见四娘,于是拿着李夫人写的书信前去。
到北京之后,不敢冒然造访,偷看到程孝思上朝之后,才去拜见。希望四娘念着手足之情,能忘掉之前的嫌隙。
门卫通报之后,马上就有老婆婆走出来,带着大郎到客厅,准备好酒食给大郎吃,也是草草了事。
大郎吃完之后,四娘从里面走出来,脸色温和,问道:“大哥一向事多人忙,怎么有空万里迢迢屈尊下顾寒舍?”
大郎跪趴在地上,哭着诉说此次前来目的。
四娘将大郎扶起来,笑道:“大哥堂堂好男儿,这算什么大事,值得你下跪?妹妹我不过是一介女流,大哥几时看到我向别人哭哭啼啼,求别人办事?”
大郎这才拿出李夫人的书信。四娘道:“几位嫂嫂都是天人,各自求自己的父亲,哥哥,自然就能办成此事。何劳哥哥万里奔波至此?”
大郎无言以对,只是一直跪在地上哀求四娘。
四娘脸色大变,道:“我还以为哥哥千里跋涉到此,是来看望妹妹我的。没想到不过是吃了大官司,才想起我这贵人!”佛袖离开。
大郎又是惭愧,又是愤怒,无可奈何离开了。
回家之后,将在北京的经历告诉家人,家中大大小小没有不骂四娘的;李夫人也说四娘真是太忍心了。
过几天二郎无罪释放回家,众人大喜。正在嘲笑四娘白白被自己骂了,早知如此,何必千里迢迢到北京自取其辱。
俄而,四娘派的仆人在外面等李夫人。将仆人喊进来,仆人拿出许多银两,说:“我家夫人为了二郎之事,着急去找人帮忙,一直没来得及回信。先派我拿来这些银两,就当是书信了。”
众人这才知道二郎之所以能被无罪释放回家,都是程孝思在出力帮忙。
后来三娘家里越来越穷,程孝思超出常情的给予帮助。又因为李夫人没有儿子,程孝思将李夫人接到北京,当成自己母亲一般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