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简介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和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实验室以高温工业为背景,以耐火材料与冶金为特色,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重大和共性问题,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自“六五”以来的国家科技攻关(支撑)、国家“973”、国家“863”等项目,形成了耐火材料设计理论与制备技术、耐火材料高温服役行为及功能化、冶金过程理论与高性能钢铁材料、耐火材料与特色冶金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方向,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

图片来源:湖北省科技厅

实验室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武钢、宝钢、攀钢、濮耐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法国、奥地利、巴西、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公司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二、研究方向

1

实验室研究方向

针对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综合国内外耐火材料与钢铁冶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结合湖北经济建设发展规划,为了突破本学科领域现有耐火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解决钢铁工业的节能降耗、钢液的低成本大批量超洁净化冶炼、高品质钢铁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耐火材料与特色冶金资源的高效利用等突出问题,确定主要研究方向为:

a

●耐火材料设计理论与制备技术;

b

●耐火材料高温服役行为及功能化;

c

●冶金过程理论与高性能钢铁材料;

d

●特色冶金资源高效利用。

2

实验室研究单元及学术带头人

三、科研成果

实验室通过耐火材料在微纳米尺度非均一化设计和控制新理论,创新性地提出耐火烤料微结构的分步控制技术、原位控制技术和隔热控制技术,自主研发了方镁石-复合尖晶石材料、TiN/Sialon 复合耐火材料、低导热微孔莫来石质材料、方镁石-尖晶石多孔材料等新产品,并在武钢、首钢等 30 余家大中型钢铁、水泥企业广泛应用。

实验室全面深入研究炉衬材料微结构、炉衬材料服役过程中热机械应力与温度场之间的关系、耐火材料与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耐火材料的直接—间接侵蚀理论,提出了耐火材料中连续颗粒分形维数与颗粒紧密堆积之间的关系,开发了微孔致密高强、结构设计与优化、低碳化制备关键技术, 解决了国内外传统钢铁冶金专用储存、运输与精炼设备中耐火材料氧化严重、易受侵蚀且易受热冲击损坏问题,实现了长寿化。相关技术已在濮耐等耐火材料企业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了系列产品,已用于武钢、宝钢等56家钢铁企业,提高了设备寿命和钢质量。

实验室研究耐火材料与钢水作用机理、含碳材料对钢水增碳过程、钢中微小夹杂物的去除机理,首次发现耐火材料与钢水之间存在液相隔离层,提出了耐火材料可参与冶金过程并对钢水的净化起到促进作用的理论,开发了钢包炉衬无碳长寿化、中间包炉衬全碱性化、中间包气幕挡墙冶金技术,研发了相关新产品,在武钢、宝钢、新冶钢等国内企业推广应用,提高了钢的洁净度,防止了钢水在精炼和连铸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为洁净钢冶炼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实验室提出了利用钢中的微纳米级氧化物和氮化物粒子钉扎晶界、形成晶内铁素体细化晶粒,从而控制焊接接头的强韧性和可靠性的理论,研发了高熔点微米级复合氧化物粒子技术和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成技术,实现了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产品的主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了中国中厚板产品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实验室基于对含钒页岩转价动力学及氧化反应进程控制研究,建立了石煤自催化-高效解离理论,首创了自催化-高效解离-循环氧化提钒新方法,获得99级高纯V2O5 ,回收率高(ε<75%),钠盐用量小于6% ,远低于国家11%的低钠标准,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提钒生产节能减排、在线循环和降耗增效。

四、获奖记录

根据官网数据统计,近年实验室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等。

2012年被科技部评为“优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3 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

资料来源:中国冶金报、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