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34】|鸣、柳
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根本。我们以5000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仓颉造字,以自然鸟迹象形,然而尴尬的是我们迄今并不知道我们每一个汉字的原型到底是怎样的?!甲骨文字的起源原型迄今未在中国境内找到,华夏的根本到底在哪?本连载系列将是一个关键转折,为大家奉献对众多汉字起源原型和形成过程的解读,让今天的汉字与5000年前的象形原型直接对话,感受真实的历史再现,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地理解汉字。以切实考古证据,还原华夏文明精神之根,再竖文化信心之本。
空当接龙,自动翻牌。在定位出共工国王之后,后土(句龙,术器)已被翻出,下一个自动翻出的又是谁呢?这种自动翻牌又意味着什么?
107. 鸣 míng
汉典: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鸣,鸟声也。——《说文》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象形字典:鸣,甲骨文=(口)+(鸟),造字本义:鸟叫。
古埃及原型:
接共工和后土。《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既后土有儿子叫噎鸣,有儿子叫信。这是两个人,还是如术器和后土为一个人呢?
再来看古埃及第二王朝拉内布(后土)继位者情况。拉内布(后土)继任者叫尼内特吉(Nynetjer),他是第二王朝的第三任国王,也是在考古学上得到最好证明的第二王朝国王之一。埃及古物学家认为他可信统治时间有43-45年,他们的估计是基于巴勒莫石碑和开罗石碑铭文。巴勒莫石碑记载了尼内特吉统治第7-21年的事件,开罗石碑记载了他统治36-44年的事件,事件行左上有他的荷鲁斯名字。在一个石像底座两侧有他的两女神名字,他两女神名字和荷鲁斯名字一样。他坐在王位上,头戴白冠,他胸前手执连枷和弯钩权杖,穿着一件紧身袍子,这样衣服通常在Sed节上穿。该石像可能是最早的第一个完整的有国王名字的立体国王塑像,但是其制造年代存在争议。
(尼内特吉雕像和巴勒莫石碑铭文)
尼内特吉的名字在他位于萨卡拉墓中的大量石器皿和印章上被发现。大量有他名字的手工制品在上埃及的阿拜多斯伯里布森(Peribsen)墓中和第三王朝左塞尔(Djoser)金字塔下方的地下走廊里被发现。一些铭文是用黑色墨汁写的。尼内特吉的名字也在下努比亚一块岩石铭文上被发现,这表示他可能对这一地区发动过军事扩张。曼涅托记载在他统治时期内,妇女获得了一项权利,可以获得皇室尊严,即女人允许做国王。
尼内特吉毫无疑问是第二王朝第三位国王的证据还来自于一个开罗石像(Cairo CG 1),石像用粉红花岗岩制成,是一个叫Hotepdief祭司像,但这个人名字在同时期资料中还没有被发现。石像呈跽坐姿势,在他的右肩膀后方,尼内特吉的荷鲁斯名字与霍特普塞海姆威(共)和拉内布(后土)名字并列。
(跽坐祭司像,右肩膀上有三位国王的名字)
尼内特吉的荷鲁斯名字和两女神名字符号一样,都是一个旗帜符号
和一个水波纹符号组成。旗帜符号在古埃及符号系统里代表神祗。比如古埃及的九柱神就是用九个旗帜符号表示。水波纹符号用作介词,表示给、为了、时间、属于等意义。尼内特吉的荷鲁斯名字和两女神名字在他墓葬中发现的一些器皿铭文上发现。在后世的阿拜多斯王表、萨卡拉王表和都灵莎草纸卷上,他的王位名除了继续含有旗帜和水波纹符号之外,还多了一些其他符号。
(尼内特吉的名字)
与共工和后土的印章一样,尼内特吉的印章中,他的名字旁边也经常出现有“工”、“融”等符号。
(噎鸣)
注意萨卡拉王表中尼内特吉名有两个符号组合,一个符号是装香的碗
或与灵魂巴(Ba)有关的锅符号
、一个是罐鸟符号
,这个罐鸟符号通常也是与灵魂巴(Ba)有关。而这两个符号组合在甲骨文中就是“鸣”字。汉字“噎(yē)”或者“壹”与“壶”的字形相近,未发现它们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只看到小篆字形,很难说“壹”是怎么演化的。阿拉伯数字或者说古印度数字实际都是来自于古埃及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1”与旗帜符号很相似。古埃及数字“1”是用一短竖表示,其与旗帜符号或存在关联。如果旗帜符号可能就是阿拉伯数字“1”的原型,那么旗帜符号加上口符号就是汉字“噎”,只是从小写“1”到大写“壹”的演化过程未能发现。纵然未能发现从旗帜符号到大写汉字“壹”的中间演化环节,但也已经基本可以断定这几个符号组合就是“噎”字,因此尼内特吉的萨卡拉王表名就是“噎鸣”二字,尼内特吉就是噎鸣!他是后土(拉内布)的儿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古发现的一个石碗背面有“共祝”和“噎”的荷鲁斯名字并列。其中“共”和“祝”放在一个长方形框中,隼鹰也放在长方形框内,长方形框的右下角也有一个小长方形框,其代表含义还不清楚。
(石碗与铭文)
108. 柳 liǔ
汉典:形声。从木,丣( 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象形字典:柳,甲骨文=(木,树)+(卯,“留”的省略,积水池),表示长在池边的、喜湿的树木。造字本义:种在池塘边、喜阴耐湿的落叶树种,叶子狭长,枝条柔韧,柔荑花序内有雌雄同蕊的花,木质结实且轻。古人称喜阳耐旱的树为“杨”,常喻男子;称喜阴耐湿的树为“柳”,常喻女子。
古埃及原型:
《山海经·海内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jué)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之臣名曰相繇(yáo),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山]。其所歍(wū)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大致意思,有一个九头蛇身的怪物名叫相柳,是共工的臣子。它贪婪无厌,所经过的地方会陷为沼泽,而且这些沼泽中的水不是辛辣便是苦涩,成为人畜无法生存的荒地。禹在治理洪水、驱逐共工的同时也斩杀了相柳,结果相柳之血腥臭无比,被它渍过的土地不生五谷,又低洼潮湿;禹用土壤填塞这些土地,三次填塞而三次塌陷。最后禹只能把这块土地辟作池塘,建造众天帝的神坛,以镇压妖魔。传说经过神话后,人物、时代、故事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形,如果作为共工的臣子,人不也可能是九头蛇身,古埃及确实存在大量人头蛇身的艺术绘画雕刻等,但我们且不能真的认为人长有九头蛇身,这都是古埃及艺术化产物。
就是说,共工时有个大臣叫相柳,他可能做过共工的丞相,噎鸣时可能主持过他的葬礼。可能后来抄字错误,在《大荒北经》中相柳被抄写成了相繇(yáo)。
相柳对应的古埃及人物以判断出。北萨卡拉S2302玛斯塔巴大墓是第二王朝时期的墓葬,曾经被怀疑为是尼内特吉(噎鸣)的墓,是北萨卡拉古墓区最大的私人墓葬之一,规模甚至比伯益和后稷的墓还要大。实际上该墓是噎鸣统治时期一位高官Ruaben的墓葬。墓葬用泥砖砌成,内部墙体之间有狭窄走廊。从东边入口有向下的台阶。从该墓中发现了8个有尼内特吉(噎鸣)和Ruaben名字的铭文。
对比“柳”的甲骨文字形,可以确认Ruaben的名字就是“柳”,从铭文上看,上面的狮子前身符号代表头衔,在古埃及符号里有“首要的”的意思,大概是指首相。然后有个类似“比”的符号,一个凿子符号,一个足符号和一个水符号。在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中,可以看到甲骨文“柳”显然是取了Ruaben名牌铭文中的类“比”、凿子和足三个符号。前面在论证“鲧”名字时,可以看到凿子符号是怎么流变成后来“系”字符号,而“繇”字中有与“鲧”一样的“系”字符号,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柳”字被抄写错“繇”字。在“柳”甲骨文中,显然凿子符合和足符号组合流变成后来“木”符号,而类“比”符号演变成“卯”符号,最后形成了“柳”字,因为他做过首相,所以称之为相柳!
(柳字原型和相柳墓葬)
版权声明:本文系文明基因(ID:bcrj-wmjy)原创。《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为 兵策儒剑 著作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授权、版权合作、读者投稿等事宜请发邮件至:13523439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