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合影里,汉族是如何失去自己的民族服饰?

大家很喜欢刷类似“56个民族只有汉族没有民族服饰/节日服饰”,却很少思考为什么在多民族其乐融融的画面里汉族是如何失去鲜明的民族形象

本文就是来讨论这个问题。

且不论汉族的民族形象究竟应该是哪种,至少汉族应该有一个鲜明的有识别度的形象,这点很多人不会反对。这个形象,按照一般来说需要在穿着、打扮以及行为上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或“标签化”,比如著名的英国人嫌弃美国人喝茶的段子。

△ 溢出画面的嫌弃 / 网络

但你非要抬杠的话,英国也一定有牛饮的人,美国也会有精致讲究的。

这种“刻板印象”在提供我们快速识别以外,也造成了一些偏见,比如一直被贴上“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会给人五大三粗的错觉,事实上他们的艺术成就非常高,注意,是非常。

△ “战斗民族”的网络形象 / 网络

前面这些废话是想告诉大家,组成“民族形象”的不仅仅只有很多人以为的服饰,还会有许多我们可以看到、想到、感受到的部分

而且,当一个民族单一出现的时候,是不需要突出其“民族形象”的,只有多民族或其他需要识别区分的情况下才需要这个。比如,人类是不需要跟另一个人类声明自己是个人,除非你们当中有一个不是人。

从“五族”到“五族”

民国建立之初,曾经提出“五族共和”,所以当时的国旗是“五色旗”。指的汉、满、蒙、回、藏,其中回的概念比现在更大。这个“五族”是非常粗浅的民族区分,并且是基于政治目的的,既没有囊括很多人数也众多的民族,也没有对一些小的民族进行调查摸底。

“五族共和”的形象多用“五色旗”表示,以人物聚合的形式留下的并不多。中南银行曾经发行过“五女图”纸钞,采用的便是五族女性的形象。

△ 中南银行发行的“五女图”纸钞 / 网络

满女形象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慈禧的画像;蒙女和藏女应来自于照片,不过至今未考证出身份;回女的形象采用的是《香妃戎装像》,可惜此画香妃的身份存疑,穿着也是欧式甲胄;汉女采用的是古装仕女形象,并非古代写实服饰。

△ 凯瑟琳卡尔为慈禧所作油画 / 网络

△ 戎装油画屏 / 网络

该纸币是1927年发行的,包括来自照片的蒙藏在内,五族女性形象都不是取材当时当地,甚至还有虚拟形象和非民族形象的存在。可以这么说,五女图更像是凑了五个形象,而不是选了五个形象。

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又搞出了个“五族协和”,此时的五族指的是汉、满、蒙、朝、日。专注于宣传的日本人画了不少此时“五族”友好画面。

△ 伪满洲国“五族协和”宣传画 / 网络

这个时候中国地区旗袍自20年代萌芽已经发展成形了,毕竟成为华人女性的代表性服饰,汉满女性的着装已经很难区分了。

更重要的是,从老照片看,也没有刻意去区分着装上的差异,即为了表达我是汉人你是满人所以我俩必须得穿的不一样,这种情况并不存在。而是同时选择了普世着装

△ 1932年《良友》杂志封面 / 网络

△ 婉容和溥仪 / 台故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五族”开始,汉人的民族形象就并不十分特殊化,不如藏、蒙、朝、日这样具有强烈的着装特征。但它也依然保有一定的识别性,在同为黄种人的世界里,汉人是有一定的识别度的,至少也不会和越南人、苗人、泰雅人之类的搞混。

不管大家把旗袍当作传统服饰、民族服饰还是时装,它都至少是中式服饰,穿着出去即便不能识别为汉人,也是能识别为中国人的。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从“56个民族”到“工农兵”

什么时候中国把旗袍也脱下来了呢?是新中国建立后。其实新中国并没有完全易服,50年代还是有旗袍的,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亡了。

△ 50年代宣传画里的旗袍形象

旗袍消亡后,中国依然有中式服饰,大致可以分成立领大襟和立领对襟,以短衣为主,旗袍长衫(大褂)这些就基本不再穿着了,这些短衣是当时的“普世服装”。

△ 50年代宣传画里各种中式服装的形象

原因在《大侠魂与短装:一个宁要洋装不要长袍大褂的民国》里解释过了,而立领对襟而后发展成了“唐装”和“新中式”,这是后话了。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旗袍长衫(大褂)代表的民国中产阶级逐渐边缘化或接受了改造,更为便捷的短衣流行。

曾有学者分析这一百年中国服饰发展,认为“制服”在其中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山装是制服、军装是制服、职业装也是制服,这些属性在形象上的体现远远大于民族属性。换言之,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你当兵一定穿军装,当医生就穿白大褂,并不会因为民族区别而另外再设计一个X族军装或X族白大褂了。

△ 宣传画上的服装用于表达职业

很多人谈56民族中汉族没有鲜明形象,主要是针对宣传画或宣传照里。这里就要首先考虑宣传画表达的意图是什么,绝大多数的宣传画有一定的故事性。为了让观者第一眼识别出画中人的身份,人物的职业、年龄、地域及当下状态才是优先考虑的。

▲ 相关书籍推荐

比如为了表达两岸守望的主题,就会出现惠安与蟳埔女性的传统妆扮。她们穿着的当然是汉人服饰,只不过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就比其他中式服装合适。

△ 宣传画《每逢佳节倍思亲》

从新中国建立前期社会现实穿着习惯来看,劳动妇女和中老年妇女更偏爱中式服装,在宣传画中就用体现出来。

△ 穿着中式服装的劳动女性和中老年妇女形象

与此对比的就是,城镇女性、青年女性偏爱衬衫、连衣裙、两用衫之类服饰,并且一般爱留短发。(关于短发的意义在《厉害了我的短发女神!让传统服饰又时髦又美丽,就全靠你啦~》里聊过)

当这一批女性成长起来,中式服装在现实中穿着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出于刻板印象的表达,依然会在宣传画或服装设计上让这类女性穿着中式服装

△  年轻一代的女性将衬衫穿在中式服装里

△ 工农女性在宣传画上的表达

这些惯性表达,造成了现在很多人看到中式服装就只能联想到穷酸、操劳、农民等等印象。我之前《大襟衣:无论“外婆”还是“姥姥”,都曾穿过的衣服 | 传统的服饰》写了以后,不少汉服圈人士就攻击“爱美是人之天性,华服不让穿非要人穿旧社会的‘劳保服’”,还特别委屈的表示“凭什么中国的传统服装爱好者就只能穿古代农村服饰呢”。这就是典型的既不了解新中国的服饰发展,也无法保有独立的审美思考,在刻板印象和阶层歧视里打转

在一些表达团结主题的宣传画面里,由于历史原因“工农兵”是非常重要表达中心,所以他们往往出现在画面的最中间,周围才是各个少数民族。

△ 以工农兵为主体表达的宣传画

后来人物主次逐渐被调整,工农兵开始和少数民族差不多大,但是依然是很核心的表达。

△ 表达民族团结的宣传画

△ 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孙振宇摄 / 网络

很多人觉得这些画面里没有汉族,其实工农兵表达的就是主体民族,里面表示农民的人物也往往会穿着中式服装。如果非要杠,汉族有一些鲜明表达的话,有些民族的不同支系服装是不是也要杠一杠?画家或摄影师是简化表达的,所以刻板形象在所难免,而不是用来接受杠精检查的。

工农兵的服饰并不固定,但是可以明显识别,尤其在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时候,人物的一些动作、装饰、道具甚至是肤色,都是表达的一部分,也就是形象的一部分。就如同,为了刻板少数民族的形象,有的出场动作会甩袖,有的要拿民族乐器,是开篇提过的形象塑造的组成部分。

在汉服和少数民族的同框里,选用场景里人物角色的适用服装是很重要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工和兵的服装形象相对固定,民族属性趋近于无,所以很多农业畜牧相关的场景里,汉族穿着的就是中式服装。

△ 宣传画里汉族和少数民族同框的画面

前面提到过,在真正的现实中随着时间推移,传统服装穿着人群是越来越少。汉族由于经济文化上的优势,穿着各类现代服装是比较早的,所以也逐渐开始用现代服装表达汉族,现代服装成了当时的普世服装。

△ 身着裙装的汉族形象

此时拥有刻板形象的是少数民族,因为事实上他们也开始穿现代服装了,除了景区、表演之类需要。

话说回来,之所以汉族一直没有被明确标识,是因为所占的人口比例极大。我国前两次(1953年和1964年)人口普查汉族占比都在98%以上,第三次1982年也在97%以上。前面提到过,单一民族是不需要额外做区分的,汉族比例之高,在各种文学影视的表达里,除非特别设定我们都不会去认为那个人是少数民族的。

这个时期,也正好是多民族团结宣传程式形成的时期。这个的服饰特点就是,中式服装依然保有可观的穿着群体,虽然是在下降的,人民群众对现代服饰的向往是基于生活改善的向往,是逐年上升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如今普世服装的现代服饰才代表着最广大群众的服饰需求,越来越多的穿着现代服饰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我们现在躺在前辈奠基的物质基础之上,可以搞搞服饰亚文化,但是因此去质问过去的人为什么不为汉族树立一个通过服饰来表达的鲜明的形象,是不是有点喘得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