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西施 第17章 论剑·谈射

文种去吴国请籴未归之时,范蠡、徐喜凤和杨家老三赶回淮陽宫。

徐喜凤尽快赶往赤堇山,范蠡让杨来铜跟着陈音学射击之术。杨家兄妹,按金、 银、铜、铁、锡、锌依次排名,这老三自然是杨来铜。

范蠡返宫的第二天,越王勾践就急于召他。勾践先向他讲述了请籴之事。范蠡 不觉得吃惊,也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是文种、范蠡、计倪等事先议好的准备步骤。 他们知道勾践性急,但少于招数,一切都只能听凭几位朝廷重臣安排。这数名重臣 没有半点儿非分之想,只想振兴越国,辅佐勾践称霸华夏东南半壁河山。

当范蠡、文种、计倪刚从楚国来到越国时,勾践正在重用石买。石买心地偏狭, 且暴戾恣睢,范蠡、文种、计倪统统被冷落到一边。臣择明主而事,禽择高枝而栖。 范蠡等三人正想离城而去,另择明主时,石买被部卒刺死于军中,越军庶几乎全军 复没。这时候勾践才重用范蠡、文种、计倪。

经过臣吴三年生死与共的考验,勾践对范蠡等三人的计策才言听计从。

勾践虽复仇心切,但没有范蠡等大臣的认可,他再急也不敢轻易举兵。

勾践几次伐吴的动念,都被一一驳回,他虽性急、暴澡,但无话可说,因为大 臣所讲,句句在理上。

范蠡返回,勾践自然首先要道一路风尘辛苦。接着,他以质问口气问范蠡: “孤有报复之谋,水战则乘舟,陆行则乘舆,舆舟之利,钝于兵弩,今子之为寡人 谋事莫不谬者乎?”

范蠡心里明白,大王伐吴性急,无伎可施,这是故意找碴儿。范蠡不慌不忙地 胸有成竹地答道:“君闻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 在其工。今闻越有处女,生于山陰南林,国人皆知她善剑戟之术,愿大王请之。”

越王使使聘之。处女北上见越王。行之于途,偶遇一老者,自称袁公,问处女 曰:“吾闻汝善剑,当真否?”处女对曰:“然也。”可否一见之?”“安不敢在 所隐,惟公试之。”

袁公挽林中之竹,似枯槁腐松者,拆未坠地,处女则按其似坠未坠之未于手中。

袁公知道处女有真工夫,飞上树,化为白狼,送别处女去。

前去招聘处女的使者,看着刚才处女与白猫的一幕,膛目结舌。方知处女名不 虚传,非一般凡夫俗子可比。

处女至淮陽,面见越王。越王见处女,乃一弱不禁风的女子,以为范相国是故 意和他开玩笑,略显鄙夷之色。既然来了,不妨问她,看其是否有真本事。有其本 事,留在朝廷;没有真本事,徒有其名,就赶紧送她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别在 这儿瞎眈误工夫。于是,越王问道:“寡人闻汝善剑,真有其事?”

处女不卑不亢,言道:“回大王,此事不假。妾生深山老林之中,长一荒芜无 人之野,无所不学,但并不为人所知。窃好剑击之道,涌之不休,习之不歇。妾非 受教于人,而是无师自通,生而知之。”

越王听了处女之言,颇为惊异。此女言谈不凡,气质高傲,非一般女流之辈可 比。倒真想了解她的真本事,进一步问道:“其道如何?”

处女对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陰陽,开门闭户, 陰衰陽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 气,与神俱往;杏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闪电;听吸往来,不及法禁; 纵横道顺,直复不闻。斯道也,以一当十,以百当万。大王欲试,其验即见。”

越王闻言,喜出望外,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女非凡,重加犒偿。越 王高兴之余;赐处女名号曰:越女。越女叩首谢恩。

范蠡复见越王:“问曰:“处女剑戟之道如何?”

越王曰:“寡人赐处女号谓越女。此女真神女也。其剑戟之道,乃神道也。”

越子满意,范蠡放心了。命五百军士,受教于越女剑戟之术。范蠡特别交待越 女,收陈虎为徒。陈虎者,陈娟之兄,屠户陈大嘴之子也。先于范蠡、阿凤来到宫 中的陈龙兄弟二人,依范蠡书信之言,陈龙已到孙武门下习练阵法,陈虎没有安排, 原来就准备让他跟随处女习练剑戟。对此二人,叮嘱孙武,越女要特别加以教习。

范蠡在军事上有一整套方略,要逐步付诸施实。请出苕溪孙武,教习战略、战 术,阵法。范蠡请出山陰雨林之处女,其用意在于教习剑戟之道。

孙武和越女之事已得到越王认可,开始了正常的训练,弓箭射击之术尚未安排, 范蠡伺机而见越王曰:“大王,依你之见,举兵伐吴的准备工作,还什么安排不到, 考虑不周之处吗?”

“以寡人之见,及早举兵为妥,没有什么再准备的了。”

“果真如此?”

“果真如此。”

“敢问大王,攻城之具备否?”

“这……”

“夺地之器呢?”

“……”

“大王!兵者,凶事。你胜我败,你生我死。只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亦可百战不殆。倘若用而不备,十战九败。”

“以汝之见,何如?”

“有善射者,楚人陈音也。请大王聘之,教习射击之术。”

越王使使聘陈音入见。

勾践问陈音:“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

陈音答曰:“臣楚天凡夫俗子,虽常属于射术,但未能悉知其道也。”

越王想,这个人比越女谦虚点,是虚怀若谷,还是谦谦君子,不知其底里,须 待进一步试探,于是问道:“能否略述一二?”

陈音道:“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手。”

越王问曰:“孝子弹者奈何?”

陈音答道:“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 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食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 竹,飞上逐害之谓也。于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孤,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 帝之后,楚有弧父。弧父者。生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 所射无脱,百发百中,以其道传于羿,始有羿射九日之说。羿传逢蒙,逢蒙传于楚 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攻战不止,兵刃交错, 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①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 之大魏,大魏传之楚王侯:熊渠三子,长子康为旬囗王,号为麋侯;次子红为鄂王, 号为翼侯;幼子执疵为越章王,号为魏侯。自楚之侯传至灵王,自称楚之轻世,盖 从桃弓棘矢而备邻国也。自灵王之后,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人受 之于楚,五世于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王试之。”

①古之《释名》曰:弩柄曰臂,钩统曰牙,牙外曰郭,郭下有悬,刀合而名之 日机。言机功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

陈音滔滔不绝地把弓箭射术的发展历史从到尾历述一遍,把越王得晕头转向, 正摸不着北。不过,从陈音陈述中感觉到了,陈音亦非等闲之辈,小视不得。于是 勾践又问:“弩之状何法焉?”

陈音答道:“郭为方城,守臣子也;教为人君,命所起也;牙为执法,守吏卒 也;牛为中将;主内裹也;关为守御,检去止也;为侍从,听人主也;臂为道路, 通所使也;弓为将军,主重负也;弦为军师,御战士也。矢为飞客,主教使也;金 为实敌,往不止也;衔为副使,正道里也;又为受教,知可否也;缥为都尉,执左 右也;敌为百死,不得骇也;鸟不及飞,兽之暇走,弩之所向,无不死也。臣之愚 劣,道悉如此。”

陈音洋洋洒洒的弓弩之论,乃兵法大道。令越王勾践听若梵佛之音,是那样入 耳,那样清晰,又那样多而不杂,繁而不乱。其思路之严密,道理之明确,用语之 精炼,都使越王折服。越王由此而想到,范蠡真是个称职之国相,他能网罗这么多 有志之士,有识之人,有术之才,堪谓天下第一伯乐!勾践又想:这么多人才聚集 越王,越王岂有不胜之理!勾践听陈音讲射击这术入神上瘾,还想再继续听下去。 于是又说愿问正射之道。”

陈音也觉得越王求知欲如此旺盛,也想多讲一些给大王:“臣闻正射之道,道 众而微。古之圣人,射弩未发而前命其所中,臣未能如古之圣人,请悉其要。夫射 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 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 身异教,岂况雌雄。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勾践听之,此乃弯弓射箭的真知卓见之论,其要领显而易见。此人道理懂的如 此之多,而态度又如此谦虚,真乃马中良驹,人中雄杰。于是又道:“愿闻望敌仪 表,投分飞矢之道。”

陈音不厌其烦地答道:“夫射之道,从分望敌,合以参连①,弩有斗石,矢有 轻重,石取一刀,其数乃平,远近高下,求之铢分。道要在斯,无有遗言。”

①《周礼》五射二曰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也。配合默契。

越王非常高兴,连连称赞:“讲得好,太好了。望你把这些精妙技术都教给吾 国之人。”

陈音道:“道出于天,事在人为。人之所习,无有不神。”

勾践使陈音教习军士于淮陽北郊之外。

范蠡特意让杨来铜拜陈音为师,叮嘱要特别加以教习,实际是当作陈音的接班 人来培养,如陈龙之于孙武子,陈虎之于越女,杨来金之于风胡子。

到此为止,范蠡在军事上的组织安排已经基本就序,但不知教习过程中还会发 生什么意外。要求要严格,时间要抓紧。尤其这四路人马中后继之人的培养,从难 从严从苦,丝毫不能放松。

陈音受范相国之托,收杨来铜为徒。

杨来铜自幼从父狩猎,练得一副好身板:身不甚高而结实,体不太重而有力。 攀树如猿,登山如履平地,过涧像猴子一样轻捷,上悬岸绝壁与壁虎无异。他弯弓 有力,出箭飞疾,箭不虚发。尤其是他那一双锐利无比的眼睛,飞鸟躲不过,飞蛾 都休想逃脱。陈音喜欢他,日夜教习不辍。一个愿学,一个愿教,师徒亲密合作,

陈音终生从事射道与射术,看破红尘,淡泊名利。要不是范蠡多次恳请出山, 他宁愿在深山老林中了却此生。在山中,与虎豹共舞,与狼狐为伴,渴饮山泉水, 饥食蘑菇野果,年属六旬,鹤发童颜,精壮如中年。只是离开山林,改变生活环境 和饮食习惯,有些不太适应。

陈音教习军士,十分严格,宁缺勿滥。宁肯教成一个,决不让十个滥竿充数。 他特别喜欢杨来铜,因为来铜有狩猎素养,有弯弓射箭的实践,他接受快,又勤奋, 是个好苗子。

陈音认为,射道和射术有千条万条,最关键、最要害处,就那么几句话:

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右手 发机,左手不知。

这些要领,说着容易,做着实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得其要者,知其神; 不得要者,掠其皮毛。

陈音在教习诸军士结束后,把来铜特意叫到自己卧室,要检验一下他领会到什 么程度。

“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如何理解?”

“这身、头,非指其局部,而是代指全身。戴板、激卵,皆为譬喻之词。比两 句话的含义是:全身从上到下,纹丝不动,如钉在那里,这是出箭之前的形体准备。 若身体东倒西歪,或前仰后合;头部东张西望,回顾左右,都是违反要领。身体不 稳,出箭不准。此射术之大忌。”

“右手若附枝,左手若抱儿,做何解释?”

“这是出箭之前的准备。射击之术固然要全身配合,但最直接的部位还是双臂, 左臂弯弓,右臂射箭。弯弓者,要有力而安稳;射箭者,谨慎而小心。二者配合, 箭箭有准。”

“翕心咽烟,与气俱发,有什么含义?”

“这是出箭时煞那间的呼吸配合。出箭时,要屏住一口气,最好心脏也暂时停 止跳动,意思是保持瞬间的绝对静止,以达到发箭不受任何干扰。”

“右手发机,左手不知,又为何意?”

“一是指右手发机之稳,二是指左手弯弓之力,右发机,左知,表面看起来是 矛盾的;实际上则是最好的配合。”

“理解得不错。”陈音决不轻易夸徒弟,更不会有过誉之词,以免徒弟自我满 足,不求上进。这“不错”二字,从陈音口中说出,己属不易。

陈音携弓带箭出屋,天色已暗,百步之外有一棵大叶杨树,其左枝有三叶突出 树冠之外,陈音指着中间一叶,对杨来铜讲:“你试一试。”

杨来铜从师傅手中接过弓和箭,依照师父教习的要领,一一施实,一箭既出, 正穿中叶。

师父问道。“感觉如何?”

“还可以。”

“有何不足?”

“还没有感觉到。”

“下叶为何晃动?”

“中叶震动所致。”

“非也。是箭尾触动下叶。何因铸成?”

“不知道。”

“发机匆忙所致。这与你常在山中狩猎有关。飞禽走兽,稍纵即逝,往往养成 出箭匆忙的习惯。当然,战场上的敌人,活动的多,固定不动者少。射击活动目标, 从实战出发,是很需要的;但要在练习好射击固定目标的基础上,再练习射击活动 目标。”

“射击固定目标和射击活动目标的区别在哪里?”

“射击固定目标,没有时间限制,可以从容准备,从容射击;活动目标的特点 是活动,要快而准地射击,才能不失时机。慢了,目标消失,快而不准,也是白费。 射击活动目标,既快且准,缺一不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瞄准活动目标的提前 量,要根据活动目标活动的速度,还要加上自然条件,包括风力、冷热明暗等因素 的综合测试,而且这一切,都是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需要眼力和果敢的判断力。 因为你以前常在山中打猎,可能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不少,但又不能靠经验吃饭,要 随时随地对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做出恰当估计。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师父所言极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是。一定牢记师父教诲。”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对你十分重要。教与学,不是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的关系,而应该是二二得四、二四得八,甚至是二二得十、得百。”

“师父所讲,乃至理名言也。我从师父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射道和射术,而且 也有学道和学法。”

“这样想就对了。”

陈音对杨来铜很满意,但他从来不讲满意的话。他恨不得把自己几十年的积累, 全部都教给来铜,也希望来用尽快掌握自己所有知识和经验。因为他几十年来,还 没有遇到这样一个得意的门生,另外,他似乎有一种预感,好像自己来日无多,有 一种尽快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徒弟,免得带进棺材里去的感觉。

杨来铜能够理解师父的第一种心情而没有想到师父的第二种心情。但无论如何, 杨来铜没有懈怠,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尽快吸收,废寝忘食,不舍昼夜。

风胡子从赤堇山送来了新铸宝剑。范蠡在剑戟场上,将新剑抽出剑鞘,寒光闪 烁,弹之铮铮有音。

越女接剑在手,周围剑戟军卒围成一圈,显然要欣赏越女的剑术表演。越女脱 去外妆,身穿紧身内衣,腰扎丝带,下着紧口肥腿裤,足登轻便布履。

越女站如桩,亭亭玉立。眼睛左右扫视,提气下蹲,舞剑开始。砍、刺、劈、 挑、挡,腾挪跌宕,瞬息万变。守如处女,出似脱忠;急如疾风,缓似绣花。如忽 雷,如闪电,如长江大河,滔滔滚滚,如万马奔腾,纵横驰骋……

周围人目不暇观,双目随越女的流动而转动。范蠡这个久战沙场的人,都看呆 了。在楚国、吴国和越国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精采绝伦的剑术。越女停下了,范蠡带 头鼓起掌来,接着,周围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越女退出场地,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她把她的得意门生陈虎叫到一边,耳语 数句,二人舞剑妆束,一起进场。二人对剑开始。

陈虎当然还远远不是越女的对手。陈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功。几个回 合下来,陈虎汗水淋漓,气喘不盈。再看越女,依然威风凛凛,气力不减。

越女之所以有此硬功夫,不光在于练剑,她还自幼习练童女功。越女年属十八, 从未来潮,气血充裕,力壮如牛。

陈虎十六岁,性已成熟两年,在家之时,已有造精历史。越女授教童子功法, 尚未掌握,仍挂不住心猿意马。因此,陈虎气力欠佳。

范蠡将陈虎唤至一旁,让他与风胡子认识。陈虎知道了风胡子与郑旦的关系, 又知道郑旦与妹妹陈娟在一起。

风胡子拍着陈虎肩膀说:“老弟、好好练,你练得越快越好,你妹妹就能早一 天回到越国。”

“大哥放心,小弟不会辜负大哥一片赤心。”

“我铸出好剑,你练出好剑术,夫差的脑袋不搬家才怪!”

“为夫差脑袋搬家,同力合作,义无返顾!”

阵法操练场上,孙武子高占擂台,红、黄、蓝、白四色旗握在手中,前进、后 退,转换队形,青龙阵、白虎阵、天门阵、八卦阵、驱豹入井阵,蚊龙探爪阵。卧 虎掏心阵,千变万化,无所不具。陈龙待立孙武身旁,让他学着阵法如何变换。

阵法练习结束,孙武对陈龙单独教授。

“小龙,你学阵法,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师父请讲。”

“这其一其二,是指每一阵法中又包含着若干种阵法,现在所教,只是其中最 典型、最主要的一种。比如,青龙阵、前有驱龙阵、后有避龙阵,左有换龙阵,右 有阻龙阵,前后左右,稍加变化即可。其他阵法也是如此。这叫知其一,又知其二。”

“知其然,还要其知所以然。意思就是说,你要知道于什么,又要知道为什么 这么干。学而不思则殆。要开动脑筋,不能当思想懒汉。”

“请师父举例说明。”

“两军对垒,形势千变万化。指挥要针锋相对,又要机动灵活,不可呆板,不 可教条。兵来将档,水来土偃。你有来阵,我有对阵。你有攻阵,我有防阵。攻中 有防,防中有攻。这些都是转瞬之间的变换。阵法是死的,指挥是活的。要动脑子, 要随机应变。”

“师父,徒弟记下了。”

“再者,阵无定法,己有的阵法,是古人发明的,我们要学习古人,继承古人; 但又不能循规蹈矩,墨守陈规,要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这就是尊重古人 又不迷信古人的道理。我的兵法十三篇,就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没有继承,就不 能发展。继承是基础,发展是目标。只有继承,没有发展,等于简单地重复前人, 是没有出息的;不继承而谈发展,是空里空地幻想。”

“师父所讲,弟子闻所未闻。师父一讲,弟子茅塞顿开。”

“还有,你学习时,要不耻下问,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来。问,是求知欲, 问,说明你在学习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和老师一起进行主动地积极地思考, 思而不得其解的地方,就是问题,提出来,解决了,就是进步。有问题而不提出来, 就留下一个空当儿,就是一个损失。”

“师父所教,不仅是阵法、兵法,而且是学法,为人处世的原则。这是弟子由 生以来未曾领略过的教诲。弟子受益非浅。”

“小龙,光陰如箭,日月如梭,时光流去不流回,要珍惜光陰,万万不要跟蹉 跎岁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啊!”

“弟子知悉,我会争分夺秒,进取不息。只是弟子出身屠户之家,自幼虽读之 乎者也,但认字不多,学识甚少,弟子尚须一边习练兵法,一边读出。”

“书出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0)

相关推荐

  • 公元前473年一个夜晚,范蠡刚和勾践喝完...

    公元前473年一个夜晚,范蠡刚和勾践喝完...

  • 月圆之夜,终会相见(八)

    28 公元前478年的笠泽大战,对越国和吴国来说,无疑是一道分水岭. 那次大战后,吴军一蹶不振,吴国江河日下:越军斗志昂扬,越国蒸蒸日上. 时光一晃便又是五年. 公元前473年,经过"十年生 ...

  • 范蠡与西施第06章 情意绵绵

    勾践卧薪尝胆,度日如年,总想尽快伐吴.他与相国商议此事,似乎相国不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讲,不宜草率从事:他与文种议论此事,文种也不替他着急,四平八稳地说,欲速则不达,时机不成熟,不能轻易举兵.急如焚, ...

  • 范蠡与西施第10章 风雨同舟

    越王勾践自获悉齐王女死于吴.筑姑苏之台庶几致于民变,他又坐不住了,心急火燎要伐吴.于是又召来五大夫而言曰:"往昔,越国背井离家,身为穷虏,耻闻天下,辱流诸候:时至今日,寡人心有余悸,犹辟者不 ...

  • 范蠡与西施第11章 芙蓉帐暖度春宵

    这天,大夫文种见勾践惶惶不可终日之状,献计道:"臣闻夫差极为好一哦色一哦,荒一哦婬一哦无度.前者因强一哦奸一哦齐王之女阿一哦娇,轰动朝纲,结怨于齐.近因乏女接纳,喜怒无常,如热锅蚂蚁.若越乘 ...

  • 范蠡与西施 第12章 恸哭三江口

    范蠡送西施.郑旦.陈娟之吴而返,至三江口,涕泪纵横,号啕大哭.男儿有 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范蠡,越国相国,铁骨铮铮的硬汉子,杀代征战于缰 场,人死如麻,他没掉过一滴眼泪:入吴称臣三年,干的是牛马 ...

  • 范蠡与西施 第15章 曹娥江柳翠莺语

    范蠡回到若耶村,徐喜凤的妊娠反应已经过去,一路同行,前往曹娥江--徐 喜凤的故乡. 徐喜凤的故乡,在曹娥江边仙岩村.因为家中贫寒,东拼西凑买了条旧船,终 年在曹娥江打渔为生,家中的几间房早已坍塌.自阿 ...

  • 范蠡与西施 第16章 文种请籴

    第16章 文种请籴 在范蠡跋涉于赤堇山.若耶村.仙岩村,西柳坪期间,越王勾践又急于伐吴. 在勾践看来,他终生最大的事,就是伐吴灭吴.只要这件事大告成功,他就可以高 枕无忧,坐享太平.他心急,就在于不愿 ...

  • 范蠡与西施第21章 越灭吴

    越王勾践乘吴国结黄池之盟而国一哦内一哦空虚,袭击吴国,杀死太子友,焚烧姑苏台之后,一直闷闷不乐.按照他的想法,将吴国一举荡平,截杀黄池归来的吴军,一一聚歼之.范蠡.孙武则认为,三余万越兵难抵10万多吴 ...

  • 范蠡与西施第24章 五里湖风光

    第24章 五里湖风光 范蠡和西施骑马来到徐喜凤一哦娘一哦家,两匹马交给阿凤父母,让他们再转交阿凤,并叮嘱,让阿凤把几匹马都喂养起来,以后能排上用场.因为西柳坪有山坡,家中人口又多,养马比较方便. 范蠡 ...

  • 范蠡与西施第27章 定陶立足

    范蠡.西施.风胡子上路之后,风胡子一五一十告诉了范蠡和西施:风胡子与杨来银.杨来锡与陈龙.梁天顺与陈娟已经按大哥原来计划完婚,杨来铜与郑零的婚事正在筹办之中,想借贺喜之机,五个据点.十大姓氏集合一次, ...